一种制作SIGMA型锗硅的沟槽及器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5784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晶化离子注入制作SIGMA型锗硅沟槽及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在硅衬底上形成有源层;S202,在有源层上形成晶硅栅极;S203,形成晶硅栅极侧墙;S204,形成锗硅硬掩化膜;S205,锗硅光刻;S206,锗硅干法刻蚀形成U型浅沟槽;S207,对U型浅沟槽在常温下进行非晶化离子注入,使所述浅沟槽底部形成非晶化层;S208,光刻胶干法剥离;S209,TMAH处理形成SIGMA型锗硅沟槽;S210,锗硅外延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SIGMA型锗硅中部尖端与栅极边缘垂直的情况下,栅极底部到SIGMA型锗硅中部尖端的深度的缩小,最大化锗硅对栅极沟道的压应力,提高了栅极沟道载流子迁移率,改善了PMOS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SIGMA型锗硅的沟槽及器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制作SIGMA型锗硅的沟槽及器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为提高PMOS器件载流子迁移率,业界普通采用锗硅沉积技术,在应力作用下,轻空穴带与重空穴带在布里渊区中心(价带顶)递减并消失,自旋-轨道分裂能增大,价带曲率半径变小,从而使得空穴的有效质量和带间散射几率都大大减小,迁移率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当使用西格玛(SIGMA)型锗硅结构时,PMOS锗硅沟槽制作技术面临一种新的挑战,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中制作SIGMA型锗硅沟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衬底上形成有源层;S102,在有源层上形成晶硅栅极层;S103,形成晶硅栅极侧墙;S104,形成锗硅硬掩模层;S105,锗硅光刻;S106,锗硅干法刻蚀形成U型沟槽;S107,光刻胶干法剥离和湿法清洗;S108,TMAH处理形成SIGMA型锗硅沟槽;S109,锗硅外延沉积。如图2所示,即在保证SIGMA型锗硅中部尖端(Tip)与栅极边缘垂直的情况下,又要保证锗硅体结构深度达到要求时,如何实现PMOS区的栅极底部到SIGMA型锗硅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制作SIGMA型锗硅的沟槽及器件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晶化离子注入制作SIGMA型锗硅沟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201,在硅衬底上形成有源层;S202,在有源层上形成晶硅栅极;S203,形成晶硅栅极侧墙;S204,形成锗硅硬掩化膜;S205,锗硅光刻;S206,锗硅干法刻蚀形成U型浅沟槽;S207,对U型浅沟槽在常温下进行非晶化离子注入,使所述浅沟槽底部形成非晶化层;S208,光刻胶干法剥离;S209,TMAH处理形成SIGMA型锗硅沟槽;S210,锗硅外延生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化离子注入制作SIGMA型锗硅沟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201,在硅衬底上形成有源层;S202,在有源层上形成晶硅栅极;S203,形成晶硅栅极侧墙;S204,形成锗硅硬掩化膜;S205,锗硅光刻;S206,锗硅干法刻蚀形成U型浅沟槽;S207,对U型浅沟槽在常温下进行非晶化离子注入,使所述浅沟槽底部形成非晶化层;S208,光刻胶干法剥离;S209,TMAH处理形成SIGMA型锗硅沟槽;S210,锗硅外延生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化离子注入制作SIGMA型锗硅沟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6中,锗硅干法刻蚀形成U型浅沟槽的深度小于不采用非晶化离子注入形成的沟槽的深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化离子注入制作SIGMA型锗硅沟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7中,非晶化离子注入的离子为Ⅳ族元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晶化离子注入制作SIGMA型锗硅沟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Ⅳ族元素为硅元素或者锗元素。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晶化离子注入制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领李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