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87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温控装置上的检测线圈和电主轴,所述检测线圈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感温线与所述温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通过电控元件相互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发送实时命令地电性连接于所述电主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为:将温度传感器置于线圈内部实现准确的测温,并将配合温度控制器,使实时温度与预设的温度进行对比,有效快速地准确检测出线圈温度是否属于设定的温度上限内,线圈温度变化实时数显,监控及时,并配以PLC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线圈过热自动保护,提高电主轴工作安全性。

An overheating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high speed motorized spindle

Overheating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speed electric spindle; including the detection coil and the electric spind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the detection coil is arranged in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e temperature line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electric connection devic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system controller and PLC,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nd the PLC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electric control element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PLC control system to send real-time command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spind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sensor placed on the coil to achieve accura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with th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is compared with the preset temperature,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detec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upper temperature of the coil is set within the coil temperature Degree changes in real-time digital display, monitoring and timely, and with the PLC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he coil overheating automatic protection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spindle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结构,特指一种用于测量线圈工作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控制主轴运转的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高精机床加工的高速电主轴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磁作用会产生热量,一般通过强制循环水冷方式,将线圈、转子磁力件和轴承运转产生的热量带走,线圈作为高速电主轴内部的核心部件之一,是主轴运转过程中的主要热量产生源,其绝缘等级决定了其可承受的最高工作温度,如果冷却系统出现故障或线圈绝缘老化,均可能导致线圈工作温度急剧升高,甚至超过工艺许可温度,导致线圈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防护结构,特指一种用于测量线圈工作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控制主轴运转的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温控装置上的检测线圈和电主轴,所述检测线圈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感温线与所述温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通过电控元件相互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发送实时命令地电性连接于所述电主轴。其中,所述电控元件电性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系统设置有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可通讯地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互反馈电信号,使所述PLC控制系统发送适当的实时控制命令。其中,所述电控元件为继电器,所述温控装置设置有提供动力的电源组件。其中,所述温控装置设置有LED显示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将温度传感器置于线圈内部实现准确的测温,并将配合温度控制器,使实时温度与预设的温度进行对比,有效快速地准确检测出线圈温度是否属于设定的温度上限内,线圈温度变化实时数显,监控及时,并配以PLC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线圈过热自动保护,提高电主轴工作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温控装置;2-检测线圈;3-电主轴;4-温度传感器;5-温度控制器;6-PLC控制系统;7-电控元件;8-上位机;9-电源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温控装置1上的检测线圈2和电主轴3,所述检测线圈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通过感温线与所述温控装置1电性连接,所述温控装置1包括温度控制器5和PLC控制系统6,所述温度控制器5与所述PLC控制系统6通过电控元件7相互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6发送实时命令地电性连接于所述电主轴3。其中,所述电控元件7电性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6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系统6设置有上位机8,所述上位机8可通讯地与所述PLC控制系统6电性连接,所述上位机8与所述PLC控制系统6相互反馈电信号,使所述PLC控制系统6发送适当的实时控制命令。其中,所述电控元件7为继电器,所述温控装置1设置有提供动力的电源组件9。其中,所述温控装置1设置有LED显示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温控装置上的检测线圈和电主轴,所述检测线圈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感温线与所述温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通过电控元件相互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所述电主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电性连接于温控装置上的检测线圈和电主轴,所述检测线圈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感温线与所述温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通过电控元件相互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所述电主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电主轴的过热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元件电性连接于所述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华才黄作金刘海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显隆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