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铰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282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铰链机构,属于车辆领域。该车门铰链机构用于连接车辆的车门与车身,包括:车身铰链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处;弯臂,其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车身铰链座处;和车门铰链座,其一端通过转销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弯臂远离所述车身铰链座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门处;其中,通过所述车门铰链座与所述弯臂的固定与拆卸,以实现所述车门与所述车身的连接与拆卸,通过所述弯臂与所述车身铰链座的旋转连接,以实现所述车门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开启与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拆卸部位设置于车门铰链座和弯臂之间,且通过转销来进行固定和拆卸,由于转销的装配精度较高,因此再装配时不需要进行二次调试,有效地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铰链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门铰链机构。
技术介绍
车门铰链机构作车辆的车门与车身之间的连接件,在车门开关运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车门铰链机构有合页式车门铰链和复合式车门铰链等。车门铰链机构在装配时需要进行两次装调,即车身拼装和总装装配。现有技术的车门铰链机构与车身端大多采用螺栓连接,在一次装调拆除后再进行第二次装配时,由于其位置精度不高往往需要二次装调,因此其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装配效率较高的车门铰链机构。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得车门获得更大的车门开闭角度,以方便乘员进出。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铰链机构,用于连接车辆的车门与车身,包括:车身铰链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处;弯臂,其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车身铰链座处;和车门铰链座,其一端通过转销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弯臂远离所述车身铰链座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门处;其中,通过所述车门铰链座与所述弯臂的固定与拆卸,以实现所述车门与所述车身的连接与拆卸,通过所述弯臂与所述车身铰链座的旋转连接,以实现所述车门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开启与关闭。可选地,还包括:相配合的限位螺栓和螺母和卡锁垫片,所述卡锁垫片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弯臂与所述车门铰链座相连的一端设有平行布置的转销孔和限位螺栓孔;所述车门铰链座与所述弯臂相连处分别设有与所述转销孔和所述限位螺栓孔相配合的转销配合孔和限位螺栓配合孔;所述转销穿过所述转销孔、所述转销配合孔,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限位螺栓穿过所述限位螺栓孔、所述限位螺栓配合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螺母相配合并锁紧,以将所述车门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可选地,所述转销为带头的圆柱销,包括圆柱形的本体和端帽,所述端帽位于所述本体的一端且凸起于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端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本体同轴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以使得所述转销能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可选地,所述转销孔内设有轴套。可选地,还包括限位螺栓垫片,安装于所述限位螺栓远离所述卡锁垫片的一端。可选地,所述车身铰链座包括:镜像布置的两个第一基座,第一基座具有呈直角布置的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所述两个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平板部相对镜像布置,所述第一平板部设有转轴配合孔,所述第二平板部设有车身安装孔,以通过穿过所述车身安装孔的紧固件将所述车身铰链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处;和薄板状的第一连接部,其两端分别跨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基座的第一平板部的一侧。可选地,还包括转轴;所述弯臂为直角弯折件,具有呈直角布置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转销孔和所述限位螺栓孔位于所述第一臂的端部,所述第二臂的端部设有转轴孔,所述第二臂的端部伸入所述所述两个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之间的空间,且所述转轴孔与所述转轴配合孔对齐;所述转轴穿过所述两个第一基座的所述转轴配合孔和所述转轴孔,以将所述弯臂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车身铰链座。可选地,所述弯臂在所述第一臂处设有限位块,通过所述限位块阻挡所述第一连接部,以限制所述弯臂相对于所述车身铰链座的旋转范围。可选地,所述弯臂为铸造件。可选地,所述车门铰链座包括:镜像布置的两个第二基座,第二基座具有呈直角布置的第三平板部和第四平板部,所述两个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三平板部相对镜像布置,所述第三平板部设有所述转销配合孔和所述限位螺栓配合孔,所述第四平板部设有车门安装孔,以通过穿过所述车门安装孔的紧固件将所述车门铰链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门处;和薄板状的第二连接部,其两端分别跨接于所述两个第二基座的第三平板部的一侧。本技术的可拆卸部位设置于车门铰链机构自身的构件之间,即车门铰链座和弯臂之间,而不再采用现有技术中在车门铰链机构与车身之间进行螺栓拆卸的方法,并且通过转销来进行固定和拆卸,由于转销的装配精度较高,因此在拆卸后进行二次装配时,不需要进行二次调试,有效地提高了装配效率。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门铰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门铰链机构的结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门铰链机构拆卸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门铰链机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门铰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铰链机构,用于连接车辆的车门与车身,如图1所示,该车门铰链机构一般性地可以包括车身铰链座1、弯臂2和车门铰链座3。车身铰链座1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处。弯臂2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车身铰链座1处。车门铰链座3的一端通过转销4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弯臂2远离所述车身铰链座1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门处。其中,通过所述车门铰链座3与所述弯臂2的固定与拆卸,以实现所述车门与所述车身的连接与拆卸。通过所述弯臂2与所述车身铰链座1的旋转连接,以实现所述车门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开启与关闭。本技术的车门铰链机构为三段式结构,包括车身铰链座1、弯臂2和车门铰链座3,其中所述车身铰链座1固定于车身,车门铰链座3固定于车门,车门铰链座3与弯臂2为固定连接,即车身及车身铰链座1装配为一体,车门、车门铰链座3以及弯臂2装配为一体,其中,所述弯臂2与所述车身铰链座1之间为可旋转连接,以实现车门相对于车身的开闭。本技术的可拆卸部位设置于车门铰链机构自身的构件之间,即车门铰链座3和弯臂2之间,而不再采用现有技术中在车门铰链机构与车身之间进行螺栓拆卸的方法,并且通过转销4来进行固定和拆卸,由于转销4的装配精度较高,因此在拆卸后进行二次装配时,不需要进行二次调试,有效地提高了装配效率。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门铰链机构的结构爆炸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车门铰链机构还包括相配合的限位螺栓5和螺母6和卡锁垫片7。所述卡锁垫片7设有第一安装孔701和第二安装孔702。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701可以为花式开孔,如花瓣状。所述弯臂2与所述车门铰链座3相连的一端设有平行布置的转销孔201和限位螺栓孔202。相应地,所述车门铰链座3与所述弯臂2相连处分别设有与所述转销孔201和所述限位螺栓孔202相配合的转销配合孔301和限位螺栓配合孔302。所述转销4穿过所述转销孔201、所述转销配合孔301,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701处。所述限位螺栓5穿过所述限位螺栓孔202、所述限位螺栓配合孔30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702后与所述螺母6相配合并锁紧,以将所述车门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转销4为带头的圆柱销,包括圆柱形的本体401和端帽402,所述端帽402位于所述本体401的一端且凸起于所述本体401的侧面,所述本体401远离所述端帽40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本体401同轴的环形凹槽403。所述第一安装孔701的一侧设有开口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门铰链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铰链机构,用于连接车辆的车门与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铰链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处;弯臂,其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车身铰链座处;和车门铰链座,其一端通过转销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弯臂远离所述车身铰链座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门处;其中,通过所述车门铰链座与所述弯臂的固定与拆卸,以实现所述车门与所述车身的连接与拆卸,通过所述弯臂与所述车身铰链座的旋转连接,以实现所述车门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开启与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铰链机构,用于连接车辆的车门与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铰链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处;弯臂,其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车身铰链座处;和车门铰链座,其一端通过转销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弯臂远离所述车身铰链座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门处;其中,通过所述车门铰链座与所述弯臂的固定与拆卸,以实现所述车门与所述车身的连接与拆卸,通过所述弯臂与所述车身铰链座的旋转连接,以实现所述车门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开启与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配合的限位螺栓和螺母和卡锁垫片,所述卡锁垫片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弯臂与所述车门铰链座相连的一端设有平行布置的转销孔和限位螺栓孔;所述车门铰链座与所述弯臂相连处分别设有与所述转销孔和所述限位螺栓孔相配合的转销配合孔和限位螺栓配合孔;所述转销穿过所述转销孔、所述转销配合孔,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限位螺栓穿过所述限位螺栓孔、所述限位螺栓配合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螺母相配合并锁紧,以将所述车门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销为带头的圆柱销,包括圆柱形的本体和端帽,所述端帽位于所述本体的一端且凸起于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端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本体同轴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以使得所述转销能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第一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销孔内设有轴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螺栓垫片,安装于所述限位螺栓远离所述卡锁垫片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达王清仙张之好林明世李寅蔡伟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