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防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0856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1:49
一种主动型防振装置,在由变速档检测功能(60)检测到变速档的切换的同时或者检测到变速档的切换之后,ACM‑ECU(40)执行从相位固定控制向相位可调控制切换的第1切换控制、或者从相位可调控制向相位固定控制切换的第2切换控制。在执行相位可调控制时使用电流波形映射图(68M),在执行相位固定控制时使用校正映射图(70M)。据此,能够削减为了控制ACM而预先设定的数据。

Active anti vibration device

Anti vibration device of an active type, by the gear detection function (60) after the switch to the gear de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or detect switching gear, ACM ECU (40)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to control fixed phase adjustable control switch first switch control, or from phase adjustable control to second fixed phase switching control switch. The current waveform map (68M) is used when the phase adjustable control is executed, and the correction mapping graph (70M) is used in the execution of phase fixed control. Accordingly, 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pre set data to control the A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型防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型防振装置(activeanti-vibrationdevice),该主动型防振装置具有位于车辆所搭载的多缸(multicylinder)的内燃机与车身之间的发动机悬置(enginemount),通过发动机悬置的致动器所产生的主动性振动(activevibration)来抑制从内燃机侧向车身侧的振动传递。
技术介绍
在内燃机(以下还称为“发动机”。)产生的振动经由车身(副车架(subframe)和/或主车架(mainframe))而向车厢传播。振动从发动机向车厢传播的路径大致包括从发动机经由发动机悬置而向车身传播的路径(以下称为“悬置系统路径”。)、和从发动机的输出轴经由悬架等而向车身传播的路径(以下称为“驱动系统路径”。)。在车辆上为了抑制在悬置系统路径中传播的振动而设有防振装置。作为防振装置,公知有液封悬置和主动控制悬置(activecontrolmount)(以下称为“ACM”。)等,其中,所述液封悬置具有封入有液体的液体腔,所述主动控制悬置通过使液封悬置和致动器形成为一体而成。在本说明书中,将ACM和其控制装置(ACM-ECU)等与防振有关的设备统称为主动型防振装置。另外,从发动机向车身传播的振动的特性按照在变速机中设定的变速档(gearstage)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9-025984号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按照每一变速档而具有施加给ACM的电压的振幅和相位控制所使用的映射图,通过按照变速档的切换而切换所使用的映射图,来略微修正电压的振幅和相位控制。为了提高ACM的控制精度,尝试根据反映出发动机状态的各种信息、例如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全部汽缸运转状态(allcylinderoperationstate)、汽缸停止运转状态(cylinderrestingoperationstate))等来控制施加给ACM的电压的振幅、相位。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9-025984号所示的技术那样,当按照每个变速档设定有映射图时,随着反映发动机状态的信息的增加,映射图的数量呈指数函数式增加。这样一来,需要设置容量大的存储装置才能够应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为了控制ACM而预先设定的数据的主动型防振装置。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型防振装置,其具有位于车辆所搭载的多缸的内燃机与车身之间的发动机悬置,通过所述发动机悬置的致动器所产生的主动性振动来抑制从所述内燃机侧向所述车身侧的振动传递,其特征在于,具有振动控制部,所述振动控制部根据所述内燃机的旋转信息来控制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所述振动控制部具有变速档检测部,所述变速档检测部检测搭载于所述车辆的变速机的变速档,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或者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其中,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是指,按照所述旋转信息来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振幅进行可调控制,并且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相位进行固定控制,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是指按照所述旋转信息来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振幅和相位进行可调控制,在由所述变速档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变速档的切换的同时或者在检测到所述变速档的切换之后,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从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向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切换的第1切换控制,或者执行从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向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切换的第2切换控制。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变速档被切换的同时或者变速档被切换后,从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向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切换,或者从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向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切换。根据第1技术方案,预先设定执行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时所使用的映射图和执行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时所使用的映射图即可,因此,能够减少预先设定的数据。也可以为:所述变速档包括所述车辆泊车时所使用的泊车档和所述车辆行驶时所使用的行驶档,在由所述变速档检测部检测到从所述泊车档向所述行驶档的切换的同时或者检测到从所述泊车档向所述行驶档的切换之后,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所述第1切换控制,在由所述变速档检测部检测到从所述行驶档向所述泊车档的切换的同时或者检测到从所述行驶档向所述泊车档的切换之后,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所述第2切换控制,所述振动控制部使所述第1切换控制所需的第1时间间隔比所述第2切换控制所需的第2时间间隔长。当设定振动比设定泊车档时增大的行驶档时,执行振动抑制效果大的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据此,能够良好地抑制从内燃机向车厢传播的振动。另外,当比较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和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时,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更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若迅速地进行从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向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切换的第1切换控制,存在控制变得不稳定的担忧。因此,通过使第1时间间隔比第2时间间隔长,逐渐地切换控制,能够抑制控制变得不稳定的情况。另外,通过使第2时间间隔比第1时间间隔短,能够迅速地切换控制。也可以为:所述振动控制部具有运转状态检测部,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对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处于汽缸停止运转状态的情况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汽缸停止运转状态是使一部分汽缸停止燃烧的状态,在由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汽缸停止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当处于振动比全部汽缸运转状态增大的汽缸停止运转状态时,执行振动抑制效果大的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据此能够良好地抑制从内燃机向车厢传播的振动。也可以为: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还检测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处于使所有汽缸燃烧的全部汽缸运转状态的情况,在由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全部汽缸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也可以为:所述车身包括主车架和副车架而构成,所述发动机悬置被固定于所述副车架,在进行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时,所述振动控制部使所述发动机悬置进行动作,以抑制在所述发动机悬置与所述副车架的连接点的振动,在进行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时,所述振动控制部使所述发动机悬置进行动作,以抑制在所述副车架与所述主车架的连接点的振动或者在所述车辆的悬架与所述主车架的连接点的振动。第2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型防振装置,其具有位于车辆所搭载的多缸的内燃机与车身之间的发动机悬置,通过所述发动机悬置的致动器所产生的主动性振动来抑制从所述内燃机侧向所述车身侧的振动传递,其特征在于,具有振动控制部,所述振动控制部根据所述内燃机的旋转信息来控制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所述振动控制部具有档位(shiftrange)检测部,所述档位检测部检测换档杆的档位,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或者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其中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是指按照所述旋转信息来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振幅进行可调控制,并且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相位进行固定控制,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是指,按照所述旋转信息来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振幅和相位进行可调控制,在由所述档位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档位的切换的同时或者检测到所述档位的切换之后,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从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向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切换的第1切换控制,或者执行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主动型防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型防振装置,其具有位于车辆所搭载的多缸的内燃机与车身之间的发动机悬置,通过所述发动机悬置的致动器所产生的主动性振动来抑制从所述内燃机侧向所述车身侧的振动传递,其特征在于,具有振动控制部,该振动控制部根据所述内燃机的旋转信息来控制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所述振动控制部具有变速档检测部,该变速档检测部检测搭载于所述车辆的变速机的变速档,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或者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其中: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是指按照所述旋转信息来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振幅进行可调控制,并且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相位进行固定控制;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是指按照所述旋转信息来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振幅和相位进行可调控制,在由所述变速档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变速档的切换的同时或者在检测到所述变速档的切换之后,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从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向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切换的第1切换控制,或者执行从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向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切换的第2切换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8 JP 2016-1890621.一种主动型防振装置,其具有位于车辆所搭载的多缸的内燃机与车身之间的发动机悬置,通过所述发动机悬置的致动器所产生的主动性振动来抑制从所述内燃机侧向所述车身侧的振动传递,其特征在于,具有振动控制部,该振动控制部根据所述内燃机的旋转信息来控制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所述振动控制部具有变速档检测部,该变速档检测部检测搭载于所述车辆的变速机的变速档,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或者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其中: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是指按照所述旋转信息来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振幅进行可调控制,并且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相位进行固定控制;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是指按照所述旋转信息来对所述致动器所产生的所述主动性振动的振幅和相位进行可调控制,在由所述变速档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变速档的切换的同时或者在检测到所述变速档的切换之后,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从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向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切换的第1切换控制,或者执行从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向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切换的第2切换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型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档包括所述车辆泊车时所使用的泊车档和所述车辆行驶时所使用的行驶档,在由所述变速档检测部检测到从所述泊车档向所述行驶档的切换的同时或者检测到从所述泊车档向所述行驶档的切换之后,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所述第1切换控制,在由所述变速档检测部检测到从所述行驶档向所述泊车档的切换的同时或者检测到从所述行驶档向所述泊车档的切换之后,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所述第2切换控制,所述振动控制部使所述第1切换控制所需的第1时间间隔比所述第2切换控制所需的第2时间间隔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型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控制部具有运转状态检测部,该运转状态检测部对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处于汽缸停止运转状态的情况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汽缸停止运转状态是指使一部分汽缸停止燃烧的状态,在由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汽缸停止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振动控制部执行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可调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型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还检测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处于使所有汽缸燃烧的全部汽缸运转状态的情况,在由所述运转状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全部汽缸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振幅可调相位固定控制。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部文隆河野悟司山口贵司远山崇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