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0483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3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补水装置,公开了一种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其包括位于中部的盛水段(1)分别设置于盛水段(1)两端的挡水段(2);盛水段(1)为两端开口的长条形槽状且盛水端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挡水段(2)呈方形槽状,挡水段(2)的一端套设在盛水段(1)端部且与盛水段(1)外壁密封配合连接,挡水段(2)内固定有板面垂直于盛水段(1)轴线且能够调节盛水段(1)内水位高低的挡水板(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菌棒置于补水装置内,无需将菌棒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是在菌棒需要时持续给出菇香菇菌棒补水,同时出菇阶段在盛水装置内留存有一定水分,使得菌棒底部与水接触,隔绝氧气,减少光线,能够控制底部出菇,方便采收。

Water replenishing device for letinous edodes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补水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
技术介绍
香菇,又名花菇、冬菇、香蕈,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内含丰富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品,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与营养功效的食品。香菇的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菌种的优劣、灭菌是否彻底,配料是否合理。现有的香菇种植补水方法较多采用“浸水法”与“注水法”,其中现有的浸水法一般采用的是将菌棒长时间(24小时)浸泡在水中来实现,该种方式容易出现散棒的现象,且菌棒容易交叉感染杂菌如而发霉,会降低后期香菇的出菇率;而注水法则是通过管道将水加压注入菌棒,不仅费力,浪费水,而且注水效果并不稳定,注水容易过多或不足。从而导致出菇的品质不稳定,比较差。同时,香菇栽培无论常规季节还是工厂化反季节生产,由于菌棒养菌时间长,菌棒失水严重,需要进行间歇性补水,而现有的常规的补水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操作不当对菌棒伤害大,容易造成菌棒早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香菇种植时补水时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包括盛水装置,盛水装置包括呈两端开口的长条形槽状且内轮廓与香菇菌棒的外轮廓相配合的盛水段,还包括能够调节盛水段内水位高低的挡水板。通过将该槽沟型补水装置的内轮廓设计成与香菇菌棒外轮廓相配合的形状,能够使得不同形状的菌棒放置在不同内轮廓的补水装置内,一方面能够对菌棒充分补水,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菌棒下部与补水装置内的水充分接触,使菌棒底部隔绝氧气,减少光线,能有效控制底部出菇,方便采收。作为优选,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盛水段两端的挡水段,挡水板板面垂直于盛水段轴线且设置于挡水段内部;盛水段为横截面呈圆弧形,使其与圆柱形的香菇菌棒相配合;挡水段呈方形槽状,挡水段的一端套设在盛水段端部且与盛水段外壁密封配合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分别置于盛水段两端且与盛水段一体成型的挡水段,挡水段和盛水段均呈方槽状,挡水板板面垂直于盛水段轴线且设置于挡水段内部。方槽状的盛水装置能够与方形的香菇菌棒配合。作为优选,挡水板中部设有自挡水板上端面向下开始的两端开口的插槽,插槽内插接有两侧伸出插槽两端的插板,挡水段的左右侧壁上设有与插槽的两端相对应的导槽,插板的两端分别插入挡水段两侧的导槽内且可沿导槽上下滑动。通过插板插入挡板内的深度来调节挡板的挡水位,从而根据需要合理调节盛水装置内水位高低。作为优选,挡水段上与盛水段连接的端部设有与盛水段外壁相配合的弧形凹肩,弧形凹肩与盛水端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筋。通过该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挡水段与盛水段之间密封连接,避免水从两者的连接处流出。作为优选,挡板的高度为盛水段深度的1/5-1/3。使得在插板完全插入挡板内时,只有少量的水留存在盛水段内。作为优选,挡水板上固定有调节盛水端内部水位的水龙头。使得该补水装置内的水位除了采用插槽来实现调节外,还可以采用水龙头放水的形式来调节水位,水龙头与插槽两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能够结合起来使用,能够能够充分的根据菌棒的实际需要调节补水装置内水位高低,无需将菌棒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是在菌棒需要时持续给出菇香菇菌棒补水。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将菌棒置于槽沟型补水装置内,无需将菌棒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是在菌棒需要时持续给出菇香菇菌棒补水,同时出菇阶段在盛水装置内留存有一定水分,使得菌棒底部与水接触,隔绝氧气,减少光线,能够控制底部出菇,方便采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挡水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挡水段插入插板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盛水段、2—挡水段、3—挡水板、21—导槽、22—弧形凹肩、31—插槽、32—插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盛水装置,盛水装置包括位于中部的盛水段1分别设置于盛水段1两端的挡水段2;盛水段1为两端开口的长条形槽状且盛水端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挡水段2呈方形槽状,挡水段2的一端套设在盛水段1端部且与盛水段1外壁密封配合连接。本实施例中挡水段2上与盛水段1连接的端部设有与盛水段1外壁相配合的弧形凹肩22,弧形凹肩22与盛水端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筋,通过该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挡水段2与盛水段1之间密封连接,避免水从两者的连接处流出,同时将挡水段2与盛水段1分开设计,能够使得整个盛水装置的使用灵活度更好,可以在盛水段1安装不同的挡水段2,以得到盛水段1内不同的最低水位,适用于不同需求的香菇。挡水段2内固定有板面垂直于盛水段1轴线且能够调节盛水段1内水位高低的挡水板3。挡板的高度不宜过高,避免盛水装置内有水积留,本实施例中挡板的高度为盛水段1深度的1/4,因而使得在插板32完全插入挡板内时,只有少量的水留存在盛水段1内;挡水板3中部设有自挡水板3上端面向下开始的两端开口的插槽31,插槽31内插接有两侧伸出插槽31两端的插板32,挡水段2的左右侧壁上设有与插槽31的两端相对应的导槽21,插板32的两端分别插入挡水段2两侧的导槽21内且可沿导槽21上下滑动。通过调节插板32在插槽31内插入的深度来调节挡水板3的实际挡水高度,如当需要盛水装置内水位下降时,将插板32更多的插入到插槽31内以使得盛水装置内的水从两端流出;当需要盛水装置内水位较高时,将插板32拉出插槽31,使得盛水装置两端封水,保证盛水装置内有足够的水位。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盛水装置上养菌出菇,在养菌期间通过挡水板3适当流水保湿;在催蕾期间,通过挡水板3与插板32的配合使得盛水装置内有足够的水位,使菌棒浮在水面上;在出菇期每天灌水,调节插板32的位置无需将菌棒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是在菌棒需要时持续给出菇香菇菌棒补水,通过该种方法能够使得出菇产量增加15%,单朵重量增加20%,底面出菇少,每棒出菇朵数可减少18%。同时出菇阶段在盛水装置内留存有一定水分,使得菌棒底部与水接触,隔绝氧气,减少光线,能够控制底部出菇,方便采收。实施例2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挡水板3的高度为盛水段1深度的1/5。实施例3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挡水板3上设有水龙头,本实施例中部包括插板32,挡水板3内也不设有插槽31,挡水段2侧壁上也不设有导槽21,仅仅是通过设置在挡水板3上的水龙头来调节盛水段1内水位高低。实施例4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在挡水板3上设有水龙头,通过插槽31与水龙头的双重调节,能够更加合理的调节盛水段1内水位高低。实施例5同实施例1-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不同的本实施例中盛水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盛水段1和挡水段2,其中盛水段1和挡水段2的内壁的横截面均呈方槽形,挡水板3设置与方槽内,方槽状的盛水段1能够与外轮廓呈方形的香菇菌棒配合。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包括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盛水装置包括呈两端开口的长条形槽状且内轮廓与香菇菌棒的外轮廓相配合的盛水段(1),还包括能够调节盛水段(1)内水位高低的挡水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包括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盛水装置包括呈两端开口的长条形槽状且内轮廓与香菇菌棒的外轮廓相配合的盛水段(1),还包括能够调节盛水段(1)内水位高低的挡水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盛水段(1)两端的挡水段(2),挡水板(3)板面垂直于盛水段(1)轴线且设置于挡水段内部;盛水段(1)为横截面呈圆弧形;挡水段(2)呈方形槽状,挡水段(2)的一端套设在盛水段(1)端部且与盛水段(1)外壁密封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水上出菇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置于盛水段(1)两端且与盛水段一体成型的挡水段(2),挡水段(2)和盛水段(1)均呈方槽状,挡水板(3)板面垂直于盛水段(1)轴线且设置于挡水段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群力施礼蔡为明潘祖华范丽军邹玉亮冯伟林陈礼威周海涌李国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