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042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3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原料选择:选择新鲜、无霉烂的玉米秸秆,于阳光下暴晒1‑2天,调配培养料,首先对进行全面杀虫处理,将调湿适度的培养料堆成底宽3米,高1.5米,长不限的梯行堆,堆表呈平面,料堆好后从料堆顶面向下打孔洞至地面,在步骤3)中的梯形堆内进行播种,将一半菌种通过顶部打好的孔洞播种至梯形堆内。该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玉米秸秆属于普通农作物,价格低廉,而且产量高,从而可以在对球盖菇进行培养时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将玉米秸秆进行暴晒然后与其他养料进行混合制成的培养料,对球盖菇进行培养时,能够给大大提高培养的质量和产量。

A method of cultivation of straw mushroom with straw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the choice of raw material: fresh, no mildew of corn straw, in the sun for 1 2 days, the deployment of culture medium, the comprehensive insecticidal treatment will adjust the training material wet moderate pile bottom width 3 meters, 1.5 meters high, not long the ladder pile, pile surface flat, pile after pile top to play from the hole to the ground, in step 3) in trapezoidal reactor seeding, will lay the strain through the top half hole seeding to trapezoidal reactor. The straw cultivation Stropharia, corn straw belong to ordinary crops, low price and high yield, which can reduce the cost of Stropharia were cultured, the corn straw and other nutrients and exposure to mixed culture material of Stropharia culture, can give greatly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and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具体为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
技术介绍
球盖菇的菇色呈葡萄酒红色,色泽艳丽,菇体清香味鲜,盖滑柄脆,口感十分美好,极具韧性,满口余香,不仅营养丰富,还能防治多种疾病,经常食用会有助于人体的健康。该菇类子实体内含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物质,有望成为未来生物制药的原料。而且球盖菇抗性强,适应性广,能在4-30℃范围出菇,且产量高(3~30kg/㎡),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城乡发展栽培。目前,市场上在对球盖菇进行培养时的方法会使用不同的养料,但是现有的养料需求过大,从而会对培育者带来经济的负担,而且培养的效果也不佳,从而影响球盖菇的质量和产量,因此需要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具备秸秆使用简单,方便,而且成本低,同时也能够提高对球盖菇培养的质量和产量等优点,解决了养料需求过大,从而会对培育者带来经济的负担,而且培养的效果也不佳,从而影响球盖菇的质量和产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备秸秆使用简单,方便,而且成本低,同时也能够提高对球盖菇培养的质量和产量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择:选择新鲜、无霉烂的玉米秸秆,于阳光下暴晒1-2天。2)培养料:调配培养料,调配培养料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原料:玉米秸秆10-30%、稻壳40-50%、木屑10-15%、麦草粉10-30%、石灰粉1-2%、石膏粉1-3%和营养土适量。(2)原料混合:首先选取暴晒过的玉米秸秆10-30%、稻壳40-50%、木屑10-15%和麦草粉10-30%混合搅拌,添加石灰粉1-2%、石膏粉1-3%和适量的水分搅拌,然后添加适量的营养土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可得培养料。3)铺培养料:首先对进行全面杀虫处理,将调湿适度的培养料堆成底宽3米,高1.5米,长不限的梯行堆,堆表呈平面,料堆好后从料堆顶面向下打孔洞至地面,孔距40厘米,粗度10里面以上,并在料堆两侧面间距40里面扎两排孔洞至料堆中心底部。4)播种:在步骤3)中的梯形堆内进行播种,将一半菌种通过顶部打好的孔洞播种至梯形堆内,然后通过两侧的孔洞将另一半播种到梯形堆内,播种完成菌种后对孔洞进行覆盖保湿。5)发菌:将料堆四周用草帘封围,顶部不封盖,大约3-4天堆内开始升温,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时,开始计时,保持48小时以上,当料内有白色粉末状高温放线菌出现,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内层温度较高的部位料翻到地面层,表层及地面领近的低温料翻到高温层位置,不能无规则的混翻,重新建堆后扎孔洞,当料温再现55℃以上时,再保持2-3天,检查培养料理化程度,当料呈茶褐色,料中有大量粉状白化物,无氨臭及料酸味,质地松软即为发酵好的标志,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温调水。6)出菇:当培养料表面见到大量子实体原基时,喷细水使菇床的空气湿度达到90%~95%,温度为15~18℃,防止出菇期害虫危害子实体,每天喷两次水,视覆土层湿润即可,常保持稻草湿润保湿,每次少喷,采用少量多次喷水的原则,可根据天气变化及料垄湿度情况灵活掌握,不能一律大水喷浇,移动覆盖稻草,让爬生稻草上的菌丝倒伏,迫使从营养阶段向生殖转化,菇蕾发生初期呈白色黄豆大小,子实体幼菇常有乳头状的小突起,丛生或群生,少量单生,随着菇体逐渐逐渐长大,菌盖逐渐变成红褐色或酒红色,菌盖有鳞片点缀,随着子实体长大逐渐消失。7)采收:菇体外层菌膜刚破裂、菌盖内卷不开伞时即可进行采收。优选的,所述在对步骤2)中进行调配培养料时,使用的混合装置型号为双螺旋混合机。优选的,通过所述双螺旋混合机对暴晒过的玉米秸秆10-30%、稻壳40-50%、木屑10-15%和麦草粉10-30%混合搅拌5-15分钟后,添加石灰粉1-2%、石膏粉1-3%和适量的水分搅拌3-5分钟,然后添加适量的营养土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4-6分钟。(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玉米秸秆属于普通农作物,价格低廉,而且产量高,从而可以在对球盖菇进行培养时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将玉米秸秆进行暴晒然后与其他养料进行混合制成的培养料,对球盖菇进行培养时,能够给大大提高培养的质量和产量,然后通过根据合理的培育方法对球盖菇进行播种和发菌,能够保证球盖菇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球盖菇的生长质量,让培育者进行栽培时更加方便,而且培养出来的球盖菇营养丰富、菌丝生长旺盛、浓白粗状、栽培出菇姑产量高、质量好,原料易取和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择:选择新鲜、无霉烂的玉米秸秆,于阳光下暴晒1-2天。2)培养料:调配培养料,调配培养料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原料:玉米秸秆10-30%、稻壳40-50%、木屑10-15%、麦草粉10-30%、石灰粉1-2%、石膏粉1-3%和营养土适量。(2)原料混合:首先选取暴晒过的玉米秸秆10%、稻壳50%、木屑10%和麦草粉10%混合搅拌,添加石灰粉1%、石膏粉1%和适量的水分搅拌,然后添加适量的营养土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可得培养料。3)铺培养料:首先对进行全面杀虫处理,将调湿适度的培养料堆成底宽3米,高1.5米,长不限的梯行堆,堆表呈平面,料堆好后从料堆顶面向下打孔洞至地面,孔距40厘米,粗度10里面以上,并在料堆两侧面间距40里面扎两排孔洞至料堆中心底部。4)播种:在步骤3)中的梯形堆内进行播种,将一半菌种通过顶部打好的孔洞播种至梯形堆内,然后通过两侧的孔洞将另一半播种到梯形堆内,播种完成菌种后对孔洞进行覆盖保湿。5)发菌:将料堆四周用草帘封围,顶部不封盖,大约3-4天堆内开始升温,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时,开始计时,保持48小时以上,当料内有白色粉末状高温放线菌出现,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内层温度较高的部位料翻到地面层,表层及地面领近的低温料翻到高温层位置,不能无规则的混翻,重新建堆后扎孔洞,当料温再现55℃以上时,再保持2-3天,检查培养料理化程度,当料呈茶褐色,料中有大量粉状白化物,无氨臭及料酸味,质地松软即为发酵好的标志,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温调水。6)出菇:当培养料表面见到大量子实体原基时,喷细水使菇床的空气湿度达到90%~95%,温度为15~18℃,防止出菇期害虫危害子实体,每天喷两次水,视覆土层湿润即可,常保持稻草湿润保湿,每次少喷,采用少量多次喷水的原则,可根据天气变化及料垄湿度情况灵活掌握,不能一律大水喷浇,移动覆盖稻草,让爬生稻草上的菌丝倒伏,迫使从营养阶段向生殖转化,菇蕾发生初期呈白色黄豆大小,子实体幼菇常有乳头状的小突起,丛生或群生,少量单生,随着菇体逐渐逐渐长大,菌盖逐渐变成红褐色或酒红色,菌盖有鳞片点缀,随着子实体长大逐渐消失。7)采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择:选择新鲜、无霉烂的玉米秸秆,于阳光下暴晒1‑2天;2)培养料:调配培养料,调配培养料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原料:玉米秸秆10‑30%、稻壳40‑50%、木屑10‑15%、麦草粉10‑30%、石灰粉1‑2%、石膏粉1‑3%和营养土适量;(2)原料混合:首先选取暴晒过的玉米秸秆10‑30%、稻壳40‑50%、木屑10‑15%和麦草粉10‑30%混合搅拌,添加石灰粉1‑2%、石膏粉1‑3%和适量的水分搅拌,然后添加适量的营养土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可得培养料;3)铺培养料:首先对进行全面杀虫处理,将调湿适度的培养料堆成底宽3米,高1.5米,长不限的梯行堆,堆表呈平面,料堆好后从料堆顶面向下打孔洞至地面,孔距40厘米,粗度10里面以上,并在料堆两侧面间距40里面扎两排孔洞至料堆中心底部;4)播种:在步骤3)中的梯形堆内进行播种,将一半菌种通过顶部打好的孔洞播种至梯形堆内,然后通过两侧的孔洞将另一半播种到梯形堆内,播种完成菌种后对孔洞进行覆盖保湿;5)发菌:将料堆四周用草帘封围,顶部不封盖,大约3‑4天堆内开始升温,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时,开始计时,保持48小时以上,当料内有白色粉末状高温放线菌出现,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内层温度较高的部位料翻到地面层,表层及地面领近的低温料翻到高温层位置,不能无规则的混翻,重新建堆后扎孔洞,当料温再现55℃以上时,再保持2‑3天,检查培养料理化程度,当料呈茶褐色,料中有大量粉状白化物,无氨臭及料酸味,质地松软即为发酵好的标志,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温调水;6)出菇:当培养料表面见到大量子实体原基时,喷细水使菇床的空气湿度达到90%~95%,温度为15~18℃,防止出菇期害虫危害子实体,每天喷两次水,视覆土层湿润即可,常保持稻草湿润保湿,每次少喷,采用少量多次喷水的原则,可根据天气变化及料垄湿度情况灵活掌握,不能一律大水喷浇,移动覆盖稻草,让爬生稻草上的菌丝倒伏,迫使从营养阶段向生殖转化,菇蕾发生初期呈白色黄豆大小,子实体幼菇常有乳头状的小突起,丛生或群生,少量单生,随着菇体逐渐逐渐长大,菌盖逐渐变成红褐色或酒红色,菌盖有鳞片点缀,随着子实体长大逐渐消失;7)采收:菇体外层菌膜刚破裂、菌盖内卷不开伞时即可进行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栽培球盖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择:选择新鲜、无霉烂的玉米秸秆,于阳光下暴晒1-2天;2)培养料:调配培养料,调配培养料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原料:玉米秸秆10-30%、稻壳40-50%、木屑10-15%、麦草粉10-30%、石灰粉1-2%、石膏粉1-3%和营养土适量;(2)原料混合:首先选取暴晒过的玉米秸秆10-30%、稻壳40-50%、木屑10-15%和麦草粉10-30%混合搅拌,添加石灰粉1-2%、石膏粉1-3%和适量的水分搅拌,然后添加适量的营养土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可得培养料;3)铺培养料:首先对进行全面杀虫处理,将调湿适度的培养料堆成底宽3米,高1.5米,长不限的梯行堆,堆表呈平面,料堆好后从料堆顶面向下打孔洞至地面,孔距40厘米,粗度10里面以上,并在料堆两侧面间距40里面扎两排孔洞至料堆中心底部;4)播种:在步骤3)中的梯形堆内进行播种,将一半菌种通过顶部打好的孔洞播种至梯形堆内,然后通过两侧的孔洞将另一半播种到梯形堆内,播种完成菌种后对孔洞进行覆盖保湿;5)发菌:将料堆四周用草帘封围,顶部不封盖,大约3-4天堆内开始升温,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时,开始计时,保持48小时以上,当料内有白色粉末状高温放线菌出现,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内层温度较高的部位料翻到地面层,表层及地面领近的低温料翻到高温层位置,不能无规则的混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茂源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