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1214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焦炉上升管蒸发器,所述上升管蒸发器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内部为荒煤气通道;所述内管外壁上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为螺旋状凸台,所述导热板自内管外侧底部至内管外侧顶部呈螺旋排列,所述导热板之间设有导热水管,所述导热水管自内管外侧底部至内管外侧顶部呈螺旋排列在所述导热板形成的螺旋间隙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换热效率高、安全性能好,在有效回收荒煤气显热的同时,可减缓或解决石墨化以及焦油粘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焦炉在炼焦过程中,炭化室逸出大量的荒煤气,经过焦炉上升管、桥管、集气管冷却集合后送入化产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在一个结焦周期内,单孔炭化室产出的荒煤气约10000m3,荒煤气经过焦炉上升管时温度高达650~800℃,含有大量的显热。为了降低焦炉荒煤气温度便于后续焦化工艺处理,传统工艺采用喷循环氨水急速冷却高温荒煤气,使荒煤气急剧降温至80~85℃。该工艺流程不仅浪费了大量荒煤气余热,而且消耗大量的氨水、又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和电力,增加了污水排放量。焦炉荒煤气显热巨大且未被有效利用。当前炼焦工业积极寻找降本增效的新途径,节能——无疑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能源的供应却越来越紧张,各行各业必须挖潜革新,尽量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焦炉上升管内荒煤气量和该装置余热回收能力相匹配的装置,且避免回收装置荒煤气通道发生结焦、腐蚀等现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焦炉上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焦炉上升管蒸发器,所述上升管蒸发器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内部为荒煤气通道;所述内管外壁上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为螺旋状凸台,所述导热板自内管外侧底部至内管外侧顶部呈螺旋排列,所述导热板之间设有导热水管,所述导热水管自内管外侧底部至内管外侧顶部呈螺旋排列在所述导热板形成的螺旋间隙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焦炉上升管蒸发器,所述上升管蒸发器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内部为荒煤气通道;所述内管外壁上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为螺旋状凸台,所述导热板自内管外侧底部至内管外侧顶部呈螺旋排列,所述导热板之间设有导热水管,所述导热水管自内管外侧底部至内管外侧顶部呈螺旋排列在所述导热板形成的螺旋间隙之间。2.一种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焦炉上升管蒸发器,所述上升管蒸发器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内套管,保温层和外套管,所述内管内部为荒煤气通道,所述内管外壁上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为螺旋状凸台,所述导热板自内管外侧底部至内管外侧顶部呈螺旋排列,所述导热板之间设有导热水管,所述导热水管自内管外侧底部至内管外侧顶部呈螺旋排列在所述导热板形成的螺旋间隙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内管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侧设有耐高温导热涂层。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余波王淦宗寒程寒飞詹茂华桂峰刘殿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