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757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包括电阻R5、插头A、USB接口J1、MOS管Q1、电位器RP1和电容C2,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后组成阻容降压电路,阻容降压电路连接在插头A和整流桥的电压输入端口1之间,整流桥T的电压输出端口2连接USB接口J1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和MOS管Q1的漏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利用市电或者USB充电,具有不同的充电接口,并且通过三极管和晶体管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充满自停的功能,同时还具有防抖动的功能,因此具有节约电能、控制精准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A multi interface charging device for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bot interface charging device, including R5, A, USB electrical plug interface J1, MOS tube Q1, potentiometer RP1 and capacitor C2, a resistor R5 and capacitor C3 in parallel after the resistance capacitance step-down circuit, a resistance capacitance step-down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plug A and the rectifier bridge voltage input port 1, port T bridge rectifier voltage output end of the 2 connecting USB interface J1, R1 and MOS positive resistance Q1 tube drain. The utility model of robot multi interface charg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ess components, the use of electricity or USB charging, charging interface with different, an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transistor and transistor, to achieve full auto stop function, but also has anti shake function, so it can save electric energy and control precision and convenient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具体是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已经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例如最常见的扫地机器人、无人机、机器人玩具等,这类机器人都需要使用蓄电池供电,因此需要在电量耗尽时进行充电,现有的机器人充电技术较为落后,其充电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现有技术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包括电阻R5、插头A、USB接口J1、MOS管Q1、电位器RP1和电容C2,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后组成阻容降压电路,阻容降压电路连接在插头A和整流桥的电压输入端口1之间,整流桥T的电压输出端口2连接USB接口J1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和MOS管Q1的漏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MOS管Q1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3,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感L1和二极管D2的阴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4和蓄电池E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和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蓄电池E的负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整流桥T的端口4和USB接口J1的负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USB接口J1为USB2.0或USB3.0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利用市电或者USB充电,具有不同的充电接口,并且通过三极管和晶体管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充满自停的功能,同时还具有防抖动的功能,因此具有节约电能、控制精准和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包括电阻R5、插头A、USB接口J1、MOS管Q1、电位器RP1和电容C2,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后组成阻容降压电路,阻容降压电路连接在插头A和整流桥的电压输入端口1之间,整流桥T的电压输出端口2连接USB接口J1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和MOS管Q1的漏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MOS管Q1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3,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感L1和二极管D2的阴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4和蓄电池E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和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蓄电池E的负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整流桥T的端口4和USB接口J1的负极。USB接口J1为USB2.0或USB3.0接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插头A街上电源时,220V市电经过阻容降压电路后再经过整流桥T进行整流后输出,此电压通过电阻R1后加在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导通,经过电感L1、二极管D1后给蓄电池E进行充电,同时电路中的电阻R4和电位器RP1组成分压模块,从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引出的取样电压加在三极管V1的基极,充电时,取样电压较低,不足以使三极管V1导通,随着充电的进行,蓄电池E的电压不断升高,当充满电后,三极管V1基极电压达到临界值,三极管V1导通,从而旁路MOS管Q1的栅极电压,因此MOS管关闭,蓄电池停止充电,电容C2能够防止电压临界点附近的抖动。如果不方便接入市电时,还可以通过USB接口J1进行充电,USB接口输出电压从正极流出,其供电方式和市电供电方式相同,同上所述,满足其充电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包括电阻R5、插头A、USB接口J1、MOS管Q1、电位器RP1和电容C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后组成阻容降压电路,阻容降压电路连接在插头A和整流桥的电压输入端口1之间,整流桥T的电压输出端口2连接USB接口J1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和MOS管Q1的漏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MOS管Q1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3,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感L1和二极管D2的阴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4和蓄电池E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和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蓄电池E的负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整流桥T的端口4和USB接口J1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多接口充电装置,包括电阻R5、插头A、USB接口J1、MOS管Q1、电位器RP1和电容C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后组成阻容降压电路,阻容降压电路连接在插头A和整流桥的电压输入端口1之间,整流桥T的电压输出端口2连接USB接口J1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和MOS管Q1的漏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MOS管Q1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3,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感L1和二极管D2的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星鼎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