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6476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所述充电电路根据控制电路发送的信号择一地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装置具有多种可选的充电模式,满足不同的充电需求。

Charging method,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harging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charging interface and second charging interface,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storag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the external energy is converted to charging; charging circuit, charging the energy output of the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outputs a first charging charging the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interface, the charging circuit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charging modes; the first charging mode, the charging circuit and the charging interface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rging interface output charging energy; second charging mode, the charging circuit can charge to the first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interface output charging charging energy; the control circuit, charging circuit to selectively transmit the first signal or the second signal, the charging circuit according to the signal timing control circuit to send a It is in the first charge mode or second charging mode. The charg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a variety of optional charging modes to meet different charging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执行上述充电方法的充电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人们熟知的是,通过充电装置可以为储能装置进行充电。常规的一个充电装置仅有一个充电接口,仅能为一个储能装置充电。为使得一个充电装置可以同时为多个储能装置充电,现有技术对充电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充电装置上设置多个充电接口,多个充电接口可同时分别与储能装置配接,实现充电装置可同时为多个储能装置充电。现有技术中,具有多个充电接口的充电装置对储能装置充电时,只能按照一种预设的充电模式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直到其充满,不能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状态或操作者的特殊需求,提供不同的充电模式,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了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配接;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第一储能装置与第一充电接口配接的同时,第二充电接口可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二充电模式。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所述可调设定装置可操作地向控制电路发送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可调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向所述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检测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的第一特征参数,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结果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所述充电电路根据控制电路发送的信号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并在选定的充电模式下对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直到充满。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优先级设定模块,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设定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优选的,所述优先级设定模块检测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的第二特征参数,根据第二特征参数判断储能装置充满所需的时间,并根据判断结果向充电电路发送信号。优选的,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先向与充满所需的时间短的储能装置配接的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直到该储能装置充满后,再向与充满所需的时间长的储能装置配接的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优选的,所述第二特征参数为储能装置的输出电压,当储能装置的电压越高时,优先级设定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储能装置所需的充电时间越短。优选的,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先向第一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当控制电路检测到第一储能装置充满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向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优选的,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并联连接。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包括适配器壳体和充电座壳体,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设置在所述适配器壳体中,所述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充电座壳体中,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设置在充电座壳体上,所述适配器壳体和所述充电座壳体相互分离且通过电缆连接。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至少包括可拆卸地与充电装置配接的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配接;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第一储能装置与第一充电接口配接的同时,第二充电接口可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或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二充电模式。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所述可调设定装置可操作地向控制电路发送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可调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向所述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优先级设定模块,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设定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方法,能为至少两个储能装置充电,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认第一储能装置接入充电装置;S2,确认第二储能装置接入充电装置;S3,进入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下,同时给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充电;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下,择一地给第一储能装置或第二储能装置充电。优选的,所述充电方法还进一步包括位于步骤S3之前的以下步骤:S4,检测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的信号,根据可调设定装置的信号选择进入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优选的,进入第二充电模式后,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方法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5,检测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的第二特征参数,根据检测结果设定向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本专利技术实施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控制电路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所述充电电路根据控制电路发送的信号择一地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从而实现在不同需求下,提供不同的充电模式,满足多样化的充电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充电系统的整体图;图2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图3是充电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图4是充电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图5是充电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图6是充电装置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图7是充电装置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图8是充电装置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图9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10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图11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的子流程图;图12是充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的子流程图。100充电系统220第一单向电流阀200充电装置222第二单向电流阀202第一充电接口224优先级设定模块204第二充电接口230适配器壳体205电源转换电路240充电座壳体206充电电路242第一指示灯208控制电路244第二指示灯210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配接;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第一储能装置与第一充电接口配接的同时,第二充电接口可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二充电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一储能装置配接;第二充电接口,可拆卸地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第一储能装置与第一充电接口配接的同时,第二充电接口可与第二储能装置配接;电源转换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转换为充电能量;充电电路,将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充电能量输出给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同时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择一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控制电路,可选择地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一充电模式;当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二信号时,所述充电电路处于第二充电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由用户操控的可调设定装置,所述可调设定装置可操作地向控制电路发送不同的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可调设定装置发送的信号向所述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检测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的第一特征参数,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结果向充电电路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所述充电电路根据控制电路发送的信号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或第二充电模式,并在选定的充电模式下对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直到充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优先级设定模块,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顺序地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所述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设定向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的先后顺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设定模块检测与充电接口配接的储能装置的第二特征参数,根据第二特征参数判断储能装置充满所需的时间,并根据判断结果向充电电路发送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根据优先级设定模块发送的信号,先向与充满所需的时间短的储能装置配接的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直到该储能装置充满后,再向与充满所需的时间长的储能装置配接的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特征参数为储能装置的输出电压,当储能装置的电压越高时,优先级设定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储能装置所需的充电时间越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充电模式下,所述充电电路先向第一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当控制电路检测到第一储能装置充满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向第二充电接口输出充电能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充电模式下,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并联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东牟国良宋东京陈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