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39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包括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装饰条,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的顶部对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由铝衬、微发泡层和硬质塑料结皮层组成,所述铝衬的外部包裹有微发泡层,所述微发泡层的外部包裹有硬质塑料结皮层,所述铝衬由X型支撑架、螺钉固定槽、第一卡齿、连接件固定腔、燕尾卡扣、第一支撑条、上铝衬、第二支撑条、下铝衬、第二卡齿和燕尾槽组成,所述下铝衬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卡齿,该铝塑共挤型材结构,结构稳定、美观,整体的角部外力承受能力强,进一步保证了该结构使用中的坚固性、耐久性及抗风压性能。

A kind of aluminum plastic co extrusion profi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stic profile coextrus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luminum extrusion section body, a first groove, a second groove and trim, the top of the aluminum extrusion profile body corresponding to both sides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the aluminum extrusion profile body made of aluminum liner, micro foaming layer and hard plastic crust composition of the aluminum lining the outside package of the micro foam layer, the micro foam layer wrapped outside the hard plastic crust, the aluminum lining by X type supporting frame, screw groove, the first clamping teeth and fixed cavity, dovetail buckle, first support bar, aluminum liner, second support bar, aluminum liner, second clamping teeth and a dovetail groove, the bottom center of the aluminum lining is provided with a dovetail groove, two sid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ovetail grooves are equipped with second teeth, the aluminum extrusion profile structure, structural stability As a whole, the overall angle of the external force is strong, which further guarantees the strength, durability and anti wind pressure of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
技术介绍
铝塑共挤型材,从外到内分别为硬质塑料结皮、微发泡塑料、铝衬,即以铝合金作为型材骨架在内层铝衬的外层包覆了一层4mm的发泡塑料作为保温层,在铝衬挤出的同时,将受热融化的塑料均匀的通过模具发泡包覆在铝衬上。目前市场最常见以及常用的门窗用型材分为塑料型材、铝合金型材、断桥铝合金型材等。现有的铝塑共挤型材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寿命短,且机械强度不高,因此,设计一种新型铝塑共挤型材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包括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装饰条,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的底部对应两侧均安装有装饰条,所述装饰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的顶部对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由铝衬、微发泡层和硬质塑料结皮层组成,所述铝衬的外部包裹有微发泡层,所述微发泡层的外部包裹有硬质塑料结皮层,所述铝衬由X型支撑架、螺钉固定槽、第一卡齿、连接件固定腔、燕尾卡扣、第一支撑条、上铝衬、第二支撑条、下铝衬、第二卡齿和燕尾槽组成,所述下铝衬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卡齿,所述下铝衬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上铝衬,所述上铝衬的顶部和对应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燕尾卡扣,所述上铝衬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形成连接件固定腔,所述连接件固定腔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第一卡齿,所述第二支撑条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之间且在第二支撑条上开设有螺钉固定槽,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一侧与上铝衬内壁焊接固定有X型支撑架。进一步的,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的外壁喷涂有氟碳涂料。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条为一种铝合金材料构件。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条与铝塑共挤型材本体通过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铝塑共挤型材结构,通过在铝衬的四周设有的燕尾卡扣、第二卡齿和燕尾槽,可以有效提高铝衬的表面积,便于使铝衬与微发泡层连接的更加紧密,可以有效提升该结构的使用寿命;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的外壁喷涂有氟碳涂料,氟碳涂料具有极好的耐酸、耐碱、耐盐雾腐蚀、耐热、耐紫外线和抗老化的优异性能,能有效提升该结构的使用寿命;铝塑共挤型材本体的底部对应两侧均安装有装饰条,装饰条为一种铝合金材料构件,便于改变形状,结构美观;连接件固定腔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第一卡齿,便于连接件连接的更加紧密,保证整体连接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条的一侧与上铝衬内壁焊接固定有X型支撑架,便于提升该结构整体的角部外力承受能力,进一步保证了该结构使用中的坚固性、耐久性及抗风压性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区域剖视图;图中:1-铝塑共挤型材本体;2-铝衬;3-X型支撑架;4-螺钉固定槽;5-第一卡齿;6-连接件固定腔;7-燕尾卡扣;8-第一卡槽;9-第一支撑条;10-上铝衬;11-第二支撑条;12-第二卡槽;13-下铝衬;14-第二卡齿;15-微发泡层;16-装饰条;17-硬质塑料结皮层;18-燕尾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包括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第一卡槽8、第二卡槽12和装饰条16,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的底部对应两侧均安装有装饰条16,装饰条1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12,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的顶部对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8,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由铝衬2、微发泡层15和硬质塑料结皮层17组成,铝衬2的外部包裹有微发泡层15,微发泡层15的外部包裹有硬质塑料结皮层17,铝衬2由X型支撑架3、螺钉固定槽4、第一卡齿5、连接件固定腔6、燕尾卡扣7、第一支撑条9、上铝衬10、第二支撑条11、下铝衬13、第二卡齿14和燕尾槽18组成,下铝衬13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燕尾槽18,燕尾槽18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卡齿14,下铝衬13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上铝衬10,上铝衬10的顶部和对应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燕尾卡扣7,上铝衬10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条11,第二支撑条11之间形成连接件固定腔6,连接件固定腔6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第一卡齿5,第二支撑条11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条9,第一支撑条9和第二支撑条11之间且在第二支撑条11上开设有螺钉固定槽4,第一支撑条9的一侧与上铝衬10内壁焊接固定有X型支撑架3。进一步的,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的外壁喷涂有氟碳涂料,氟碳涂料具有极好的耐酸、耐碱、耐盐雾腐蚀、耐热、耐紫外线和抗老化的优异性能。进一步的,装饰条16为一种铝合金材料构件,便于改变形状,结构美观。进一步的,装饰条16与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通过焊接固定,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工作原理:通过在铝衬2的四周设有的燕尾卡扣7、第二卡齿14和燕尾槽18,可以有效提高铝衬2的表面积,便于使铝衬2与微发泡层15连接的更加紧密,可以有效提升该结构的使用寿命;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的外壁喷涂有氟碳涂料,氟碳涂料具有极好的耐酸、耐碱、耐盐雾腐蚀、耐热、耐紫外线和抗老化的优异性能,能有效提升该结构的使用寿命;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的底部对应两侧均安装有装饰条16,装饰条16为一种铝合金材料构件,便于改变形状,结构美观;连接件固定腔6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第一卡齿5,便于连接件连接的更加紧密,保证整体连接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条9的一侧与上铝衬10内壁焊接固定有X型支撑架3,便于提升该结构整体的角部外力承受能力,进一步保证了该结构使用中的坚固性、耐久性及抗风压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包括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第一卡槽(8)、第二卡槽(12)和装饰条(16),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的底部对应两侧均安装有装饰条(16),所述装饰条(1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12),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的顶部对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8),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由铝衬(2)、微发泡层(15)和硬质塑料结皮层(17)组成,所述铝衬(2)的外部包裹有微发泡层(15),所述微发泡层(15)的外部包裹有硬质塑料结皮层(17),所述铝衬(2)由X型支撑架(3)、螺钉固定槽(4)、第一卡齿(5)、连接件固定腔(6)、燕尾卡扣(7)、第一支撑条(9)、上铝衬(10)、第二支撑条(11)、下铝衬(13)、第二卡齿(14)和燕尾槽(18)组成,所述下铝衬(13)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燕尾槽(18),所述燕尾槽(18)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卡齿(14),所述下铝衬(13)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上铝衬(10),所述上铝衬(10)的顶部和对应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燕尾卡扣(7),所述上铝衬(10)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条(11),所述第二支撑条(11)之间形成连接件固定腔(6),所述连接件固定腔(6)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第一卡齿(5),所述第二支撑条(11)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条(9),所述第一支撑条(9)和第二支撑条(11)之间且在第二支撑条(11)上开设有螺钉固定槽(4),所述第一支撑条(9)的一侧与上铝衬(10)内壁焊接固定有X型支撑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结构,包括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第一卡槽(8)、第二卡槽(12)和装饰条(16),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的底部对应两侧均安装有装饰条(16),所述装饰条(1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12),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的顶部对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8),所述铝塑共挤型材本体(1)由铝衬(2)、微发泡层(15)和硬质塑料结皮层(17)组成,所述铝衬(2)的外部包裹有微发泡层(15),所述微发泡层(15)的外部包裹有硬质塑料结皮层(17),所述铝衬(2)由X型支撑架(3)、螺钉固定槽(4)、第一卡齿(5)、连接件固定腔(6)、燕尾卡扣(7)、第一支撑条(9)、上铝衬(10)、第二支撑条(11)、下铝衬(13)、第二卡齿(14)和燕尾槽(18)组成,所述下铝衬(13)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燕尾槽(18),所述燕尾槽(18)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卡齿(14),所述下铝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寒宋进沪陈万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晨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