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骑行设备及其车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57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骑行设备及其车胎结构,该车胎结构包括缓冲层、包覆于所述缓冲层外表面的耐磨层、和嵌入于所述缓冲层内的加强结构,所述耐磨层的材料密度高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密度,所述耐磨层热熔或胶合于所述缓冲层的表面、并与所述缓冲层形成一体式结构;该车胎通过拼接式的结构组成,在保证车胎具有较高耐磨性和防扎防穿刺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车胎的缓冲能力和回弹性,从而提高了骑行舒适性。

A kind of riding equipment and its tir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iding device and tire structure, the tire structure comprises a buffer layer and cladding wear-resisting layer, the buffer layer on the outer surface and embedded in the buffer layer in the reinforcing structure, the wear-resistant layer material dens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uffer layer material density, wear-resistant layer of hot melt or glued on the buffer layer, the surface and the buffer layer to form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the tire structure by splicing, the tire has high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anti prick puncture proof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buffering capacity of tire and elastic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riding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车胎结构
本技术涉及骑行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骑行设备的车胎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胎结构的骑行设备。
技术介绍
共享单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出行工具,其在城市中解决了通勤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环保,近年来备受推崇。目前,共享单车上所采用的车胎多为充气胎或单一密度的实心胎,而充气胎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充气,且破损率较高,单一密度的实心胎若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则会降低耐磨性和防扎防穿刺能力,而采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则会降低缓冲和回弹性,降低骑行舒适性。因此,提供一种用于骑行设备的车胎结构,以期通过改善车胎结构组成,在保证车胎具有较高耐磨性和防扎防穿刺能力的同时,提高车胎的缓冲能力和回弹性,从而提高骑行舒适性,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骑行设备的车胎结构,以期通过改善车胎结构组成,在保证车胎具有较高耐磨性和防扎防穿刺能力的同时,提高车胎的缓冲能力和回弹性,从而提高骑行舒适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该车胎结构的骑行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骑行设备的车胎结构,包括缓冲层、包覆于所述缓冲层外表面的耐磨层、和嵌入于所述缓冲层内的加强结构,所述耐磨层的材料密度高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密度,所述耐磨层热熔或胶合于所述缓冲层的表面、并与所述缓冲层形成一体式结构。可选地,所述耐磨层为聚氨酯弹性体,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密度为1-1.3g/cm3。可选地,所述缓冲层为发泡聚氨酯,所述发泡聚氨酯的密度为0.2-0.5g/cm3。可选地,所述耐磨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为嵌设于所述缓冲层内的若干刚性结构。可选地,所述刚性结构为尼龙绳。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骑行设备,包括车架和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车胎,所述车胎为如上所述的车胎结构。可选地,具体为自行车或共享单车。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胎结构用于骑行设备,该车胎结构包括缓冲层、包覆于所述缓冲层外表面的耐磨层、和嵌入于所述缓冲层内的加强结构,所述耐磨层的材料密度高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密度,所述耐磨层热熔或胶合于所述缓冲层的表面、并与所述缓冲层形成一体式结构;在行驶过程中,处于外层的耐磨层的密度较高,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防扎防穿刺的能力,通过耐磨层与地面接触,保证了耐磨性能;同时,当遇到颠簸路面时,由于耐磨层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的密度较小,使其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提高了缓冲能力。这样,该车胎通过拼接式的结构组成,在保证车胎具有较高耐磨性和防扎防穿刺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车胎的缓冲能力和回弹性,从而提高了骑行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胎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缓冲层2-耐磨层3-加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胎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胎结构用于骑行设备,该车胎结构包括缓冲层1、包覆于所述缓冲层1外表面的耐磨层2、和嵌入于所述缓冲层1内的加强结构3,所述耐磨层2的材料密度高于所述缓冲层1的材料密度,所述耐磨层2热熔或胶合于所述缓冲层1的表面、并与所述缓冲层1形成一体式结构。耐磨层2通过热熔或胶合等方式与缓冲层1形成一体式结构,以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时出现轮胎分层,保证轮胎的整体性能。具体地,上述耐磨层2为聚氨酯弹性体,且该聚氨酯弹性体的密度为1-1.3g/cm3;缓冲层1为发泡聚氨酯,该发泡聚氨酯的密度为0.2-0.5g/cm3。聚氨酯弹性体的密度较高,具有卓越的耐磨性能,其耐磨性能是所有橡胶中最高的;实验室测定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磨性是天然橡胶的3~5倍,实际应用中往往高达10倍左右;而在相同的硬度范围下,发泡聚氨酯的强度高且弹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减震性;将具有卓越耐磨性与较好减震性的材料相拼接和融合,能够实现较优的综合性能。理论上,缓冲层1也可以使用密度稍小的其他橡胶材料,耐磨层2可使用密度稍大的其他橡胶材料。为了保证轮胎的回弹性,提高缓冲性能,耐磨层2的厚度可小于所述缓冲层1的厚度,即轮胎的大部分为缓冲层1,只在缓冲层1的外部包覆一定厚度的耐磨层2。上述加强结构3为嵌设于所述缓冲层1内的若干刚性结构,例如尼龙绳或钢丝等,以便提高轮胎的强度。在行驶过程中,处于外层的耐磨层2的密度较高,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防扎防穿刺的能力,通过耐磨层2与地面接触,保证了耐磨性能;同时,当遇到颠簸路面时,由于耐磨层2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1,缓冲层1的密度较小,使其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提高了缓冲能力。这样,该车胎通过拼接式的结构组成,在保证车胎具有较高耐磨性和防扎防穿刺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车胎的缓冲能力和回弹性,从而提高了骑行舒适性。除了上述车胎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该车胎结构的骑行设备,该骑行设备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地,该骑行设备可以为自行车或共享单车。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车胎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骑行设备的车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层(1)、包覆于所述缓冲层(1)外表面的耐磨层(2)、和嵌入于所述缓冲层(1)内的加强结构(3),所述耐磨层(2)的材料密度高于所述缓冲层(1)的材料密度,所述耐磨层(2)热熔或胶合于所述缓冲层(1)的表面、并与所述缓冲层(1)形成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骑行设备的车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层(1)、包覆于所述缓冲层(1)外表面的耐磨层(2)、和嵌入于所述缓冲层(1)内的加强结构(3),所述耐磨层(2)的材料密度高于所述缓冲层(1)的材料密度,所述耐磨层(2)热熔或胶合于所述缓冲层(1)的表面、并与所述缓冲层(1)形成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2)为聚氨酯弹性体,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密度为1-1.3g/cm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为发泡聚氨酯,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