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其乘坐系统及其鞍管夹紧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390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其乘坐系统及其鞍管夹紧结构,该鞍管夹紧结构包括与立管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沿立管轴向与所述固定部可滑动配合的束缚件,和驱动所述束缚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轴向滑动的驱动手柄;其中,所述固定部为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外周与所述立管贴合固定,其内周壁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锥度沿所述立管的轴向自上而下逐渐缩小;这样,由于束缚件具有弹性,且在周向抱紧以夹紧鞍管,使得鞍管周向受力均匀,避免了鞍管处发生应力集中,从而避免了鞍管损伤,延长了鞍管使用寿命;且通过锥形斜面配合的形式实现锁紧,保证了鞍管的锁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其乘坐系统及其鞍管夹紧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乘坐系统的鞍管夹紧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鞍管夹紧结构的乘坐系统,以及包括该乘坐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骑行车辆(如自行车或电助力车等)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环保的出行工具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重要工具,共享单车作为一种骑行设备在城市中解决了通勤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环保,近年来备受推崇。众所周知,乘坐系统是自行车等车辆上的重要部件,直接承载骑行者,其性能直接影响骑行舒适性。目前,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用户的使用,乘坐系统的鞍管多为可升降调整的结构,即鞍管能够相对于立管升降,并通过夹紧结构保持在适当的高度固定。目前,可升降调节的鞍座系统多应用快拆锁紧,但是常用的偏心凸轮快拆结构在锁紧时局部受力很大,局部具有应力集中,极易损伤鞍管结构。因此,提供一种用于乘坐系统的鞍管夹紧结构,以期在保证鞍管锁紧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或避免出现应力集中,以避免鞍管损伤,延长鞍管使用寿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乘坐系统的鞍管夹紧结构,以期在保证鞍管锁紧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或避免出现应力集中,以避免鞍管损伤,延长鞍管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该鞍管夹紧结构的乘坐系统,以及包括该乘坐系统的车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鞍管夹紧结构,包括与立管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沿立管轴向与所述固定部可滑动配合的束缚件,和驱动所述束缚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轴向滑动的驱动手柄;所述束缚件套设于鞍管外,且其内径能够在所述固定部的作用下缩小或扩大,以抱紧或释放所述鞍管。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为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外周与所述立管贴合固定,其内周壁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锥度沿所述立管的轴向自上而下逐渐缩小;所述束缚件为锥形弹性管件,所述锥形弹性管件的外壁与所述锥形面贴合,且通过沿所述锥形面运动缩小或扩大其内径,以抱紧或释放鞍管。进一步地,所述束缚件的上部还固接有限位盖,所述限位盖轴向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鞍管;所述限位盖与所述驱动手柄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盖的外侧壁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手柄铰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铰接于所述限位盖一侧的第一连杆,和铰接于所述限位盖另一侧的第二连杆;所述手柄为U型手柄,所述U型手柄的第一安装臂铰接于所述立管的一侧,所述U型手柄的第二安装臂铰接于所述立管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臂上,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臂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两安装臂形成四连杆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四连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四连杆机构处于自由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束缚件为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周壁开设有若干减重槽。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乘坐系统,包括套接于立管内的鞍管、安装于所述鞍管的鞍座,和将所述鞍管锁紧于所述立管的鞍管夹紧结构,所述鞍管夹紧结构为如上所述的鞍管夹紧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立管沿其轴向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内设置有轴向限位件。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限位件为安装于所述凹槽结构内的限位螺钉。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乘坐系统,所述车辆具体为自行车、电动车或电助力自行车。本技术所提供的鞍管夹紧结构包括与立管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沿立管轴向与所述固定部可滑动配合的束缚件,和驱动所述束缚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轴向滑动的驱动手柄;其中,所述固定部为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外周与所述立管贴合固定,其内周壁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锥度沿所述立管的轴向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在装配完成后,束缚件套设在鞍管外,固定部套设在束缚件外,所述束缚件为锥形弹性管件,所述锥形弹性管件的外壁与所述锥形面贴合,且通过沿所述锥形面运动抱紧或释放鞍管。在夹紧过程中,手柄带动束缚件沿固定部的锥形面滑动,自锥度逐渐缩小的方向,束缚件的外壁与锥形面贴合并滑动时,推动束缚件向抱紧鞍管的方向缩紧,以夹紧鞍管;反之,解锁鞍管时,向相反方向驱动手柄,手柄带动束缚件沿锥形面锥度逐渐增大的方向滑动,由于束缚件为锥形弹性管件,在外力消失后,可在弹力作用下回弹至初始状态,从而释放鞍管。这样,由于束缚件具有弹性,且在周向抱紧以夹紧鞍管,使得鞍管周向受力均匀,避免了鞍管处发生应力集中,从而避免了鞍管损伤,延长了鞍管使用寿命;且通过锥形斜面配合的形式实现锁紧,保证了鞍管的锁紧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鞍管夹紧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鞍管夹紧结构的处于非夹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鞍管夹紧结构的处于夹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鞍管夹紧结构中限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鞍管夹紧结构中束缚件的零件图;图6为图1所示鞍管夹紧结构中固定部的零件图;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乘坐系统处于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乘坐系统处于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立管200-鞍管300-鞍座400-鞍管夹紧结构1-固定部2-束缚件3-驱动手柄4-限位盖5-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鞍管夹紧结构400用于骑行车辆的可调高度的乘坐系统上,该骑行车辆可以为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或摩托车等。本实施例以用于共享单车的鞍座300夹紧结构为例,请参考图1-图8,该鞍管夹紧结构400包括与立管100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沿立管100轴向与所述固定部1可滑动配合的束缚件2,和驱动所述束缚件2相对于所述固定部1轴向滑动的驱动手柄3;所述束缚件套设于鞍管外,且其内径能够在所述固定部的作用下缩小或扩大,以抱紧或释放所述鞍管。其中,所述固定部1为套筒结构,该套筒结构的外周为圆柱形,内周为圆锥台形,所述套筒结构的外周与所述立管100贴合固定,其内周壁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锥度沿所述立管100的轴向自上而下逐渐缩小,该锥形面为环形面;在装配完成后,束缚件2套设在鞍管200外,固定部1套设在束缚件2外,所述束缚件2为锥形弹性管件,所述锥形弹性管件的外壁与所述锥形面贴合,且通过沿所述锥形面运动抱紧或释放鞍管200。具体地,上述锥形面的锥度可根据锁紧需要确定,当所需抱紧力较大时,可适当增大锥度,但锥度不可过大,以避免锁死,该锥度优选为5°-20°之间。上述束缚件2可以为橡胶管或聚氨酯管等具有适当弹性的管件,且在束缚件2的周壁还可以开设有若干减重槽。在夹紧过程中,手柄带动束缚件2沿固定部1的锥形面滑动,自锥度逐渐缩小的方向,束缚件2的外壁与锥形面贴合并滑动时,推动束缚件2向抱紧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鞍管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立管(100)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沿立管(100)轴向与所述固定部(1)可滑动配合的束缚件(2),和驱动所述束缚件(2)相对于所述固定部(1)轴向滑动的驱动手柄(3);所述束缚件(2)套设于鞍管外,且其内径能够在所述固定部(1)的作用下缩小或扩大,以抱紧或释放所述鞍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管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立管(100)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沿立管(100)轴向与所述固定部(1)可滑动配合的束缚件(2),和驱动所述束缚件(2)相对于所述固定部(1)轴向滑动的驱动手柄(3);所述束缚件(2)套设于鞍管外,且其内径能够在所述固定部(1)的作用下缩小或扩大,以抱紧或释放所述鞍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管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为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外周与所述立管(100)贴合固定,其内周壁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锥度沿所述立管(100)的轴向自上而下逐渐缩小;所述束缚件(2)为锥形弹性管件,所述锥形弹性管件的外壁与所述锥形面贴合,且通过沿所述锥形面运动缩小或扩大其内径,以抱紧或释放鞍管(2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管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件(2)的上部还固接有限位盖(4),所述限位盖(4)轴向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鞍管(200);所述限位盖(4)与所述驱动手柄(3)之间设置有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盖(4)的外侧壁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手柄(3)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管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包括铰接于所述限位盖(4)一侧的第一连杆,和铰接于所述限位盖另一侧的第二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绯虎
申请(专利权)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