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512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包括机架(1)、凹模(2)与凸模(3),凹模上设置有与3D面板A面匹配的型腔,凸模上凸设有与3D面板B面部分匹配或完全匹配的凸块(31),所述凸块与B面接触部位的面积至少等于菲林片的面积,凹模模体内设有发热元件一(23),凸模模体内设有发热元件二(32),所述凹模和/或凸模连接有模压机构,模压机构用于驱动凹模和/或凸模升降而使两者结合,模压机构还用于在3D面板与菲林片被加热的过程中始终压紧凹模和/或凸模,从而实现菲林片的热压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3D面板与菲林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A kind of 3D panel hot press bo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3D panel hot pressing film stic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1), (2) die and punch (3), the di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matching surface and the 3D panel A, the punch is convexly provided with a convex block and the 3D panel of the B section or exact matching the (31), the bump and B surface contact area is at least equal to the film area of the di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element (23), a convex di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element (two, 32) of the die and / or punch connected with the molding mechanism, molding mechanism for drive the die and / or punch lifting and combination molding mechanism is also used in the 3D panel and the film is heated constantly in the process of pressing die and / or punch, so as to realize hot laminating film.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nection reliability between the 3D panel and the field, and the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3D面板菲林贴合技术,特别的,涉及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3D面板一般为曲面玻璃,3D面板B面的四条侧边一般设置为弧边,很多情况下需要在B面(即凹面)弧边处印制LOGO或装饰线条(如具有金属效果的框线),现有的丝印设备主要针对平面玻璃设计,若采用现有的平面玻璃丝印设备对3D面板的B面弧边印制LOGO或装饰线条,其刮墨刀会与弧边处发生干涉与卡阻而无法完成印制。目前,针对3D面板弧边处的LOGO或装饰线条的制作方法为:先制作与LOGO或装饰线条图案相同的菲林片,再将菲林片预贴至设定的位置,再利用简单的凹凸模具人工手动压合后放至烤箱内一定的时间后再拿取产品,此种方式会存在人工压合力度不够而造成菲林片与3D面板贴合不严,使菲林片因粘接不牢而出现脱落或错位的现象,造成产品的返工,可靠性低,另一方面误工费时,影响生产效率,且增加成本。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可靠性高、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方案来解决3D面板B面弧边处的菲林贴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包括机架1、凹模2与凸模3,凹模上设置有与3D面板A面(即与B面相反的一面)匹配的型腔,凸模上凸设有与3D面板B面部分匹配或完全匹配的凸块31,所述凸块与B面接触部位的面积至少等于菲林片的面积,凹模模体内设有发热元件一23,凸模模体内设有发热元件二32,所述凹模和/或凸模连接有模压机构,模压机构用于驱动凹模和/或凸模升降而使两者结合,模压机构还用于在3D面板与菲林片被加热的过程中始终压紧凹模和/或凸模,从而实现菲林片的热压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模压机构包括升降驱动装置4与导向装置5,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与凹模或凸模连接并可带动凹模或凸模升降而使凹模与凸模结合或分离,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51与导向套52,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机架上且导向杆长度方向沿菲林片与3D面板的压合方向设置,导向套套设在导向杆外并可沿导向杆滑动,所述凹模或凸模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的同时与导向套连接,导向装置用于对凹模或凸模的升降进行导向;凸块与B面接触部位的面积不大于B面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模压机构还包括分别用于定位并固定凹模和凸模的模具安装座一61和模具安装座二62,导向套及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分别与模具安装座固连,凹模和凸模分别可拆卸的与模具安装座一和模具安装座二固定在一起,导向套及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分别通过模具安装座一或模具安装座二与凹模或凸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固连有用于放置配重块9的承载盘7。进一步的,所述凸模与模具安装座二之间及凹模与模具安装座一之间均隔设有隔热板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气缸41及用于使气缸对凹模及凸模提供恒定压力的供气回路。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为可调行程气缸,具体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411的第一端伸出气缸缸体外与凹模或凸模连接,另一端伸出气缸缸体外并连接有调整部件8,所述调整部件上设置有用于在活塞杆的所述另一端向缸体方向移动至行程末端时被气缸缸体端部挡住的阻挡部件81,从而限制活塞杆的所述第一端的伸出长度,所述阻挡部件沿活塞杆轴向方向的位置可调,使得活塞杆的所述第一端的伸出长度可调节,进而便于调整凹模与凸模之间的压合间隙。优选的,所述发热元件一均匀分布于凹模模体内,所述发热元件二均匀分布于凸模模体内。进一步的,所述调整部件采用千分尺,千分尺的微分筒82固定在气缸活塞杆411的末端,所述阻挡部件由千分尺的测微螺杆构成,。进一步的,所述气缸活塞杆的末端还设有用于缓冲阻挡部件与气缸缸体端部之间冲击力的油压缓冲器84。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本技术可以有效提高3D面板与菲林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凹模与凸模内均设置有发热元件,且凹模或凸模连接有模压机构,使得本技术的菲林贴合装置可在菲林片在贴合过程中同时受热并受压,压力稳定可靠,可有效避免菲林片粘接不牢而出现的脱落与错位现象,降低返工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凹模与凸模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隔热板,12-模具固定板,2-凹模,21-型腔,23-发热元件一,3-凸模,31-凸块,32-发热元件二,4-升降驱动装置,41-气缸,411-活塞杆,5-导向装置,51-导向杆,52-导向套,61-模具安装座一,62-模具安装座二,7-承载盘,8-调整部件,81-阻挡部件(测微螺杆),82-微分筒,83-安装板,84-油压缓冲器,9-配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图4的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包括机架1、凹模2与凸模3,凹模通过模具安装座一61设置在机架上,凸模设置在凹模上方,凹模顶部设置有与3D面板A面匹配的型腔21,本实施例中,凸模底部凸设有与3D面板B面完全匹配的凸块31,凸块可将3D面板的B面(包括贴菲林片的区域)全部覆盖压住,参见图2,凹模模体内设有用于加热3D面板的发热元件一发热元件一23,凸模模体内设有用于加热菲林片的发热元件二32,凸模连接有模压机构,模压机构用于驱动凸模下降而使凹模与凸模结合,模压机构还用于在3D面板与菲林片被加热的过程中始终压紧凸模与凹模,从而实现菲林片的热压贴合。本实施例中,模压机构包括升降驱动装置4与导向装置5,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与凸模连接并可带动凸模升降而使凹模与凸模结合或分离,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51与导向套52,导向杆固定在机架上且导向杆长度方向沿菲林片与3D面板的压合方向设置,导向套套设在导向杆外并可沿导向杆滑动,凸模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的同时与导向套连接,导向装置用于对凸模的升降进行导向。本实施例中,导向套及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分别与模具安装座二62固连,模具安装座二62的底部开设有与凸模外壁匹配的槽,凸模可拆卸的安装在模具安装座二底部的槽内,导向套及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通过模具安装座二与凸模连接,同时,凹模通过模具安装座一固定在机架上并位于凸模正下方。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固连有用于放置配重块9的承载盘7,配重块用于根据需要对菲林片提供的压力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气缸41及用于使气缸对菲林片与提供恒定压力的供气回路(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气缸为可调行程气缸,具体的,气缸41的活塞杆411的下端伸出气缸缸体外与模具安装座二连接,气缸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凹模(2)与凸模(3),凹模上设置有与3D面板A面匹配的型腔,凸模上凸设有与3D面板B面部分匹配或完全匹配的凸块(31),所述凸块与B面接触部位的面积至少等于菲林片的面积,凹模模体内设有发热元件一(23),凸模模体内设有发热元件二(32),所述凹模和/或凸模连接有模压机构,模压机构用于驱动凹模和/或凸模升降而使两者结合,模压机构还用于在3D面板与菲林片被加热的过程中始终压紧凹模和/或凸模,从而实现菲林片的热压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凹模(2)与凸模(3),凹模上设置有与3D面板A面匹配的型腔,凸模上凸设有与3D面板B面部分匹配或完全匹配的凸块(31),所述凸块与B面接触部位的面积至少等于菲林片的面积,凹模模体内设有发热元件一(23),凸模模体内设有发热元件二(32),所述凹模和/或凸模连接有模压机构,模压机构用于驱动凹模和/或凸模升降而使两者结合,模压机构还用于在3D面板与菲林片被加热的过程中始终压紧凹模和/或凸模,从而实现菲林片的热压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机构包括升降驱动装置(4)与导向装置(5),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与凹模或凸模连接并可带动凹模或凸模升降而使凹模与凸模结合或分离,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51)与导向套(52),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机架上且导向杆长度方向沿菲林片与3D面板的压合方向设置,导向套套设在导向杆外并可沿导向杆滑动,所述凹模或凸模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的同时与导向套连接,导向装置用于对凹模或凸模的升降进行导向;凸块与B面接触部位的面积不大于B面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面板菲林热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机构还包括分别用于定位并固定凹模和凸模的模具安装座一(61)和模具安装座二(62),导向套及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末端分别与模具安装座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桥兵黄雄兵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