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296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料斗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料斗,该料斗包括底部设置有卸料口的斗本体、铰接在卸料口通过旋转打开及关闭卸料口的卸料门以及将卸料门栓锁和解锁的门栓锁机构,所述门栓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门上的栓锁柱以及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上与所述栓锁柱配合的栓锁件,栓锁件的一端设置有栓锁钩,栓锁件的另一端为操作端,通过操作操作端,栓锁件能够在栓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栓锁位置,栓锁钩钩住栓锁柱,防止卸料门旋转;在解锁位置,栓锁钩与栓锁柱脱钩,使得卸料门能够通过旋转而打开卸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料斗具有更高效率。

A hopp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and discloses a hopper hopper, the hopp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part of the bucket body, including the hinge unloading port by rotating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unloading hopper door and unloading door lock and unlock the door lock mechanism in the discharge port, the door lock mechanism comprises a set in the the discharging door latch and hinge bolt and the column in the hopper body with the lock cylinder latch member, one end of the bolt locking 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latch hook, the other end is a bolt lock operation end through the operation end, bolt lock can lock in position and unlock position between the rotating lock position in bolt, bolt lock hook bolt lock cylinder, the discharge gate to prevent rotation; in the unlocked position, the latch hook and the lock column makes the discharge gate can be decoupled, by rotating and open the discharge port. The hopper of the invention is more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斗
本专利技术涉及料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斗。
技术介绍
在围堰、地下通道等地下施工工程中,地下的渣土首先要装到渣斗中,然后将渣斗起吊到地面,接着将渣斗倾覆使得渣土堆放在地面,最后利用装载车将渣土装载到自卸车上,由此完成渣土的转运工作,这样的转运方式繁琐复杂且效率低下、不利于工地的整洁,而且装载车将渣土装载到自卸车上时将对自卸车产生较大冲击的同时产生大量扬灰,因此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更高的料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料斗,所述料斗包括底部设置有卸料口的料斗本体、铰接在所述卸料口通过旋转打开及关闭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门以及将所述卸料门栓锁和解锁的门栓锁机构,所述门栓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门上的栓锁柱以及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上与所述栓锁柱配合的栓锁件,其中,所述栓锁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住所述栓锁柱的栓锁钩,所述栓锁件的另一端为操作端,通过所述操作操作端,所述栓锁件能够在栓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钩住栓锁柱,防止所述卸料门旋转打开所述卸料口;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栓锁钩与所述栓锁柱脱钩,使得所述卸料门能够通过旋转而打开所述卸料口。优选地,所述门栓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栓锁柱的外表面的第一转动套,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钩在所述第一转动套的外表面上。优选地,所述门栓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栓锁柱的外表面的第二转动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套的外表面上的翻转块,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钩在所述翻转块的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套的一端。优选地,所述料斗还包括用于锁定及解锁所述操作端的保险机构。优选地,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上的第一保险杆,所述第一保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栓锁孔,所述操作端设置有第二栓锁孔,通过将第一保险销插入所述第一栓锁孔和所述第二栓锁孔中能够锁定所述操作端,通过将第一保险销从所述第一栓锁孔和所述第二栓锁孔中抽出能够解锁所述操作端。优选地,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上的第二保险杆,所述第二保险杆的另一端设有一弯头以及铰接在所述弯头上的压块,所述操作端铰接有承压杆且其端部设有承压块,当所述第二保险杆通过所述弯头扣在所述承压块上且将所述压块旋转为压在所述承压杆上时能够锁定所述操作端,通过将所述承压杆围绕承压杆与操作端之间的铰接点旋转,使得所述压块转动并迫使所述第二保险杆上的所述弯头与所述承压块分离而解锁所述操作端。优选地,所述压块设置有第三栓锁孔,所述操作端设置有第四栓锁孔,通过将第二保险销插入所述第三栓锁孔和所述第四栓锁孔中能够进一步锁定所述操作端,通过将第二保险销从所述第三栓锁孔和所述第四栓锁孔中抽出能够解锁所述操作端。优选地,所述操作端或者所述承压杆的自由端连接有操作绳索,以便于操作人员通过使用所述操作绳索而操作所述操作端。优选地,所述料斗还包括关门勾,所述关门勾用于钩住所述栓锁柱的最外端,以便于使所述卸料门旋转而关闭所述卸料口,所述关门勾通过关门绳索安装于安装基础。优选地,所述栓锁件围绕第一铰链中心轴线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上,所述操作端与所述第一铰链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栓锁钩与所述第一铰链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料斗可以通过操作操作端使得栓锁件旋转到解锁位置,在该解锁位置时,栓锁钩与栓锁柱脱钩,因此卸料门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旋转而打开卸料口,由此实现卸料,由于在卸料时无需将料斗倾覆使得物料堆放在地面而只需操作操作端使得栓锁件旋转到解锁位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料斗具有效率更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料斗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料斗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是图1中料斗的爆炸视图。图4是图3中料斗的局部放大视图。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至图8分别是保险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是图1中料斗在使用时的立体图。图10至图14以多个连续的步骤依次显示了图1中的料斗在使用时的视图。图15是图14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料斗本体,2、卸料门,3、关门勾,4、栓锁柱,5、栓锁件,6、栓锁钩,7、操作端,8、第二转动套,9、翻转块,10、第二保险杆,11、压块,12、承压杆,13、操作绳索,14、定滑轮,15、第三栓锁孔,16、第四栓锁孔,17、车厢,18、关门绳索,19、铰链一,20、铰链二,21、铰链三,22、铰链四,23、弯头,24、承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至图15中,为了清楚地显示栓锁柱4的具体结构形式,卸料门2的某些部件并未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料斗,如图1至图15所示,包括底部设置有卸料口的料斗本体1、铰接在卸料口的卸料门2以及将卸料门2栓锁和解锁的门栓锁机构,卸料门2铰接在料斗本体1下部的铰链二20上以能够通过旋转卸料门2而打开及关闭卸料口,门栓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卸料门2上的栓锁柱4以及铰接在料斗本体1上与栓锁柱4配合的栓锁件5,其中,栓锁件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住栓锁柱4的栓锁钩6,栓锁件5的另一端为操作端7,通过操作操作端7,栓锁件5能够在栓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栓锁位置,栓锁钩6钩住栓锁柱4,防止卸料门2旋转打开卸料口;在解锁位置,栓锁钩6与栓锁柱4脱钩,使得卸料门2能够通过旋转而打开卸料口。本专利技术的料斗可以通过操作操作端7使得栓锁件5旋转到解锁位置,在该解锁位置时,栓锁钩6与栓锁柱4脱钩,因此卸料门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例如在装在料斗中物料的重力作用下)旋转而打开卸料口,由此实现卸料,由于在卸料时无需将料斗倾覆使得物料堆放在地面再进行二次转运,而只需操作操作端7使得栓锁件5旋转到解锁位置,即能打开卸料门2将物料卸在运输设备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料斗具有效率更高的优点。需要说明的是,料斗本体1、卸料门2、栓锁柱4、栓锁件5和栓锁钩6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卸料口的大小和形状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之内。例如,料斗本体1可以为六面体形、梯形体形等等,优选为如图1至4中所示的梯形体形;卸料口的形状优选为与料斗本体1的底面相应,卸料口的大小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料斗本体1的底面的大小,且优选为等于料斗本体1的底面的大小;卸料门2的形状优选为与卸料口的形状相应。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料斗可以用来转运渣土、混凝土等等物料。以下将举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料斗中,由于当料斗本体1中装有物料时,物料的重力将压在卸料门2上,因此栓锁钩6与栓锁柱4之间的配合将承受很大力量,要使栓锁钩6与栓锁柱4脱钩需要耗费大量的功率或者力量,因此优选地,如图1至4所示,门栓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装在栓锁柱4外表面的第二转动套8以及设置在第二转动套8外表面上的翻转块9,在栓锁位置,栓锁钩6钩在翻转块9的远离第二转动套8的一端,从而在操作操作端7使得栓锁件5从栓锁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时,栓锁件5只需轻微旋转即可促使第二转动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料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底部设置有卸料口的斗本体(1)、铰接在卸料口通过旋转打开及关闭卸料口的卸料门(2)以及将卸料门(2)栓锁和解锁的门栓锁机构,所述门栓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门(2)上的栓锁柱(4)以及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1)上与所述栓锁柱(4)配合的栓锁件(5),其中,所述栓锁件(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住所述栓锁柱(4)的栓锁钩(6),所述栓锁件(5)的另一端为操作端(7),通过操作所述操作端(7),所述栓锁件(5)能够在栓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6)钩住所述栓锁柱(4),防止所述卸料门(2)旋转打开所述卸料口;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栓锁钩(6)与所述栓锁柱(4)脱钩,使得所述卸料门(2)能够通过旋转而打开所述卸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底部设置有卸料口的斗本体(1)、铰接在卸料口通过旋转打开及关闭卸料口的卸料门(2)以及将卸料门(2)栓锁和解锁的门栓锁机构,所述门栓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门(2)上的栓锁柱(4)以及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1)上与所述栓锁柱(4)配合的栓锁件(5),其中,所述栓锁件(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住所述栓锁柱(4)的栓锁钩(6),所述栓锁件(5)的另一端为操作端(7),通过操作所述操作端(7),所述栓锁件(5)能够在栓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6)钩住所述栓锁柱(4),防止所述卸料门(2)旋转打开所述卸料口;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栓锁钩(6)与所述栓锁柱(4)脱钩,使得所述卸料门(2)能够通过旋转而打开所述卸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栓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栓锁柱(4)的外表面的第一转动套,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6)钩在所述第一转动套的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栓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栓锁柱(4)的外表面的第二转动套(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套(8)的外表面上的翻转块(9),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6)钩在所述翻转块(9)的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套(8)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还包括用于锁定及解锁所述操作端(7)的保险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1)上的第一保险杆,所述第一保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栓锁孔,所述操作端(7)设置有第二栓锁孔,通过将第一保险销插入所述第一栓锁孔和所述第二栓锁孔中能够锁定所述操作端(7),通过将第一保险销从所述第一栓锁孔和所述第二栓锁孔中抽出能够解锁所述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胡建华朱立山石柱杨晓周杜徐旺杨新湘袁理杨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