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开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29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开料斗,料斗由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前挡板、后挡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构成,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互对开,并且分别与前挡板和后挡板的下沿通过铰链连接,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分别设有一个腰型孔,料斗上还设有上横杆和下横杆,下横杆穿过两个腰型孔,下横杆的两端分别套有两个驱动臂,每侧的两个驱动臂下端分别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外侧活动连接,下横杆上下移动时,驱动臂带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开合,下横杆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个吊耳,上横杆上固定设有升降导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料斗可以对开,不需要翻转出料,使用方便。

An open hopp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open hopper, hopper by the left baffle, a right baffle plate, a front baffle, a rear baffle plate, the first floor and the second floor, the first floor and the second floor are off, an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baffle and the rear baffle under the edge connected through the hinge, the left baffle and a right baffle plate respectively. A waist shaped hole, the hopper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verse rod and the lower transverse rod, the lower transverse rod through the two waist shaped hole, lower ends of the cross rod are respectively sheathed with two driving arm, two driving arm at the lower end of each side of the outer activities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floor and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connecting bar moves up and down, the driving arm drives the first floor and the second floor opening, both ends of the lower transverse ro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ug on the transverse rod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lifting guide.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compact,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the hopper can be open, and the material is not flipped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开料斗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锻件存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开料斗。
技术介绍
目前,热处理设备的零件落料通常是直接从输送带装置上落入料框内,而通常输送带装置是设在机架上,因此零件落下时落差较大,同时料框通常为金属制成,零件落入料框后难免会与料框发生磕碰,容易造成零件磕碰伤,影响零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不需要翻转出料,方便使用的对开料斗。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开料斗,所述料斗由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前挡板、后挡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构成,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互对开,并且分别与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的下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分别设有一个腰型孔,所述料斗上还设有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下横杆穿过两个腰型孔,所述下横杆的两端分别套有两个驱动臂,每侧的两个驱动臂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横杆上下移动时,所述驱动臂带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开合,所述下横杆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个吊耳,所述上横杆上固定设有升降导轮。进一步地,同侧的两个驱动臂之间的最小夹角为30度,最大夹角为90度。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一体制成。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开料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料斗可以开合,不需要翻转出料,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开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左侧挡板,2-右侧挡板,3-前挡板,4-第一底板,5-第二底板,6-下横杆,7-上横杆,8-升降导轮,9-吊耳,10-限位块,11-腰型孔,12-驱动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合的料斗,料斗由左侧挡板1、右侧挡板2、前挡板3、后挡板、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5构成,左侧挡板1、右侧挡板2、前挡板3和后挡板一体制成,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5相互对开,并且分别与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的下沿通过铰链连接,左侧挡板1和右侧挡板2上分别设有一个腰型孔11,料斗上还设有上横杆7和下横杆6,下横杆6穿过两个腰型孔11,下横杆6的两端分别套有两个驱动臂12,下横杆6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10,每侧的两个驱动臂12下端分别与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5的外侧活动连接,同侧的两个驱动臂12之间的最小夹角为30度,最大夹角为90度,下横杆6上下移动时,驱动臂12带动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5开合,下横杆6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个吊耳9,上横杆7上固定设有升降导轮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开合的料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料斗可以开合,不需要翻转出料,方便使用。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该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对开料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开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由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前挡板、后挡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构成,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互对开,并且分别与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的下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分别设有一个腰型孔,所述料斗上还设有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下横杆穿过两个腰型孔,所述下横杆的两端分别套有两个驱动臂,每侧的两个驱动臂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横杆上下移动时,所述驱动臂带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开合,所述下横杆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个吊耳,所述上横杆上固定设有升降导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由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前挡板、后挡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构成,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互对开,并且分别与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的下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分别设有一个腰型孔,所述料斗上还设有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下横杆穿过两个腰型孔,所述下横杆的两端分别套有两个驱动臂,每侧的两个驱动臂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横杆上下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左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田字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