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22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包括机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右侧均贯穿机架连接有刀体,所述滑块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三转轴外侧的下部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支撑柱右侧的下部贯穿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左侧贯穿支撑柱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顶部的左侧与从动齿轮右侧的底部啮合,所述支撑底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固定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固定台、连接体和第二固定台的使用,使得刀体可同时对第一固定台与第二固定台上的泵壳进行加工,从而实现了本用于泵壳加工的卧式铣床可同时加工两个泵壳的功能。

A horizontal milling machine used to process the pump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milling machine for processing the pump shell comprises a frame,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shaf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rough the right knife body, the top of the slide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fixed station, the first station on the right side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supporting column,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third shaft the lower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driven gear,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colum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ourth through the connection shaft, the fourth rotating shaft is sheathed with a supporting column left through the driving gear and the driven gear mesh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ttom left of the driving gear of the top, the top end of the support is connected with second fixed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shaft, the first fixed station, connecting body and second fixed platform, the knife body can be proce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ump shell first fixed station and second fixed on the table, so as to realize the horizontal milling machine for processing the pump case can simultaneously with two pump shell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
本技术涉及机床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
技术介绍
泵是输送流体或者使流体增压的器械,在化工和石油生产中,泵起到了输送原材料或增压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泵主要作为排灌机械,而在矿业和冶金业中,泵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泵已经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且根据泵用途的不同,泵的外观和结构也不相同。泵在生产的过程中,泵壳的生产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泵壳的生产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铣床,在工厂中,一般卧式铣床都包括床体、铣头部分和工件的往复平台,其中一般一个卧式铣床的铣头部分只有一个,一次只能加工一个泵壳,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具备双铣头结构一次可加工两个泵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卧式铣床一次只能加工一个泵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部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中部的外侧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外侧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内侧贯穿连接有机轴,所述机轴的左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与机架内腔的左侧连接,所述机轴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右侧均贯穿机架连接有刀体,所述机架右侧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枕,所述滑枕顶部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三滑道,所述第三滑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三转轴外侧的下部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支撑柱右侧的下部贯穿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左侧贯穿支撑柱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顶部的左侧与从动齿轮右侧的底部啮合,所述支撑柱的右侧面等距离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柱的左侧面与右侧面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中部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体的内侧通过内螺纹与第三转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右侧贯穿滑槽通过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左侧贯穿支撑柱连接有支撑底,所述支撑底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固定台。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连接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底部连接有液压座,所述液压座的底部连接有机座。优选的,所述第四转轴的右侧贯穿支撑柱连接有手柄。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台位于第一固定台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螺纹孔位于滑槽的两侧且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连接体的左侧与右侧均贯穿支撑柱并延伸至机架的外侧,所述机架的底部与机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固定台、连接体和第二固定台的使用,使得正向或者反向转动手柄,手柄通过第四转轴和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在正转货反转时通过第三转轴和外螺纹可以带动连接体上下产生位移,连接体则通过支撑底带动第二固定台升降,然后利用螺栓与螺纹孔固定连接柱就能固定第二固定台,再启动电机,电机通过机轴同时带动主动轮和第二转轴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而从动轮则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这样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同时带动刀体转动,这样可同时对第一固定台与第二固定台上的泵壳进行加工,从而实现了本用于泵壳加工的卧式铣床可同时加工两个泵壳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体的剖视图。图中:1机架、2第一转轴、3从动轮、4皮带、5主动轮、6机轴、7电机、8第二转轴、9刀体、10第一滑道、11工作台、12第二滑道、13滑枕、14第三滑道、15滑块、16第一固定台、17支撑柱、18第三转轴、19外螺纹、20从动齿轮、21第四转轴、22主动齿轮、23螺纹孔、24滑槽、25连接体、26内螺纹、27螺栓、28支撑底、29第二固定台、30液压柱、31液压座、32机座、33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包括机架1,机架1的底部与机座32连接,机架1内部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中部的外侧套接有从动轮3,从动轮3的外侧通过皮带4传动连接有主动轮5,主动轮5的内侧贯穿连接有机轴6,机轴6的左侧连接有电机7,启动电机7,电机7通过机轴6同时带动主动轮5和第二转轴8转动,主动轮5通过皮带4带动从动轮3转动,而从动轮3则带动第一转轴2转动,这样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8可同时带动刀体9转动,电机7的左侧与机架1内腔的左侧连接,机轴6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转轴8,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8的右侧均贯穿机架1连接有刀体9,机架1右侧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滑道10,第一滑道1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工作台11,通过第一滑道10的使用,可让工作台11实现垂直方向的移动,工作台11的底部连接有液压柱30,液压柱30的底部连接有液压座31,液压座的底部连接有机座32,工作台11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滑道12,第二滑道1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枕13,通过第二滑道12和滑枕13的使用,可以让滑枕13通过第三滑道14和滑块15带动第一固定台16实现X轴方向的位移,滑枕13顶部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三滑道14,第三滑道1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台16,通过第三滑道14和滑块15的使用,可以让第一固定台16实现Y轴方向的位移,第一固定台16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柱17,通过支撑柱17的使用,可以让第一固定台16在移动时,第二固定台29会跟随第一固定台16同步移动,支撑柱17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转轴18,第三转轴18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19,第三转轴18外侧的下部套接有从动齿轮20,从动齿轮20在正转货反转时通过第三转轴18和外螺纹19可以带动连接体25上下产生位移,支撑柱17右侧的下部贯穿连接有第四转轴21,第四转轴21的右侧贯穿支撑柱17连接有手柄33,正向或者反向转动手柄33,手柄33通过第四转轴21和主动齿轮22带动从动齿轮20转动,第四转轴21的左侧贯穿支撑柱17套接有主动齿轮22,主动齿轮22顶部的左侧与从动齿轮20右侧的底部啮合,支撑柱17的右侧面等距离开设有螺纹孔23,螺纹孔23位于滑槽24的两侧且呈对称分布,支撑柱17的左侧面与右侧面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24,两个滑槽24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接体25,连接体25则通过支撑底28带动第二固定台29升降,连接体25的左侧与右侧均贯穿支撑柱17并延伸至机架1的外侧,连接体25中部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26,连接体25的内侧通过内螺纹26与第三转轴18螺纹连接,连接体25的右侧贯穿滑槽24通过螺栓27与螺纹孔23螺纹连接,利用螺栓27与螺纹孔23固定连接柱就能固定第二固定台29,通过螺纹孔23和螺栓27的使用,使得当第二固定台29上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部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中部的外侧套接有从动轮(3),所述从动轮(3)的外侧通过皮带(4)传动连接有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的内侧贯穿连接有机轴(6),所述机轴(6)的左侧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左侧与机架(1)内腔的左侧连接,所述机轴(6)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8)的右侧均贯穿机架(1)连接有刀体(9),所述机架(1)右侧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滑道(10),所述第一滑道(1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滑道(12),所述第二滑道(1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枕(13),所述滑枕(13)顶部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三滑道(14),所述第三滑道(1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台(16),所述第一固定台(16)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转轴(18),所述第三转轴(18)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19),所述第三转轴(18)外侧的下部套接有从动齿轮(20),所述支撑柱(17)右侧的下部贯穿连接有第四转轴(21),所述第四转轴(21)的左侧贯穿支撑柱(17)套接有主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2)顶部的左侧与从动齿轮(20)右侧的底部啮合,所述支撑柱(17)的右侧面等距离开设有螺纹孔(23),所述支撑柱(17)的左侧面与右侧面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24),两个所述滑槽(24)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接体(25),所述连接体(25)中部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26),所述连接体(25)的内侧通过内螺纹(26)与第三转轴(18)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体(25)的右侧贯穿滑槽(24)通过螺栓(27)与螺纹孔(23)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体(25)的左侧贯穿滑槽(24)连接有支撑底(28),所述支撑底(28)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固定台(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卧式铣床,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部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中部的外侧套接有从动轮(3),所述从动轮(3)的外侧通过皮带(4)传动连接有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的内侧贯穿连接有机轴(6),所述机轴(6)的左侧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左侧与机架(1)内腔的左侧连接,所述机轴(6)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8)的右侧均贯穿机架(1)连接有刀体(9),所述机架(1)右侧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滑道(10),所述第一滑道(1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滑道(12),所述第二滑道(1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枕(13),所述滑枕(13)顶部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三滑道(14),所述第三滑道(1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台(16),所述第一固定台(16)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转轴(18),所述第三转轴(18)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19),所述第三转轴(18)外侧的下部套接有从动齿轮(20),所述支撑柱(17)右侧的下部贯穿连接有第四转轴(21),所述第四转轴(21)的左侧贯穿支撑柱(17)套接有主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2)顶部的左侧与从动齿轮(20)右侧的底部啮合,所述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同起陈贺东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津丰泓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