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20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铁,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筒,所述阻尼筒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上腔、下腔、隔板、活塞、密封块和活塞杆,活塞杆在上腔内挤压空气,下腔内的油液受活塞挤压而被迫经气孔高速向上流动,油平面逐渐升高,使冷气体积减小气压增大,冷气的压力通过油液作用在活塞上,从而减小活塞杆及工作台的震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保障人员的安全,提高加工的精确度,减少次品和废品的产生,节约资源和经济。

A single column vertical lathe for the processing of pump shel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the pump shell is single column vertical lath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damping cushio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base, a worktable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between the work table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seat, a damping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seat cavity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damp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inside of the suppor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lower cavity, baffle, piston, sealing block and piston rod, piston rod in the cavity of extrusion air, oil liquid in the subarachnoid space by piston extrusion forced through air hole high-speed flow upwards, oil level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air volume decreases when the pressure increases, the air pressure through oil acting on the piston, the piston rod and the work table to reduce vibratio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evice, ensure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improve the machining accuracy, and reduce waste, conserve resources and econ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
本技术涉及立式车床
,具体为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
技术介绍
单柱立式车床属车床的一种,即立车系列中万能型普通车床,适用于多种中小型环形件、壳体及法兰等零件的外圆、外锥面、内孔、扩孔和镗孔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横梁沿立柱上下往返运动及刀架的水平运作都会导致转至的震动,不但不利于操作的精度,影响产品的质量,产生次品或废品,造成额外的浪费与损失,而且长久的震动对装置的零部件造成不可避免的磨损与破坏,导致装置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铁,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筒,所述阻尼筒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传递杆,所述传递杆的顶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传递杆的底端贯穿支撑座的顶部且延伸至支撑座的内部,所述传递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阻尼筒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塞,所述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套接于固定杆的外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一侧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中心处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设置有刀架,所述立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车床,所述车床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电控柜,所述电控柜的左侧板上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死套,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贯穿固定筒的顶部且延伸至固定筒的外侧,且支撑杆的顶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优选的,所述减震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气孔,所述减震器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块,所述隔板将减震器的内腔分割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贯穿减震器的顶部且延伸至减震器的外侧,所述活塞杆的顶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优选的,所述传递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有底座、减震垫铁、支撑座、工作台、减震器和支撑腿,形成完善的减震整体,将工作台上荷载及震动传递给底座,通过设置有减震垫铁,使底座稳定安装于地面,减少安装时间和费用,通过设置有支撑座、传递杆、阻尼筒、推动塞、减震弹簧、固定板、橡胶垫、限位块、支撑板、固定杆和通气孔,工作台的震动传递给传递杆,通过传递杆推动固定板和推动塞上下运动,通过设置有减震弹簧减小震动幅度,通过推动塞在阻尼筒内运动,挤压空气形成阻力,削减传递杆带来的震动,通过设置有限位块和橡胶垫,限制工作台下降的高度,防止挤压破坏减震器,通过设置有减震器、上腔、下腔、隔板、活塞、密封块和活塞杆,活塞杆在上腔内挤压空气,下腔内的油液受活塞挤压而被迫经气孔高速向上流动,油平面逐渐升高,使冷气体积减小气压增大,冷气的压力通过油液作用在活塞上,对活塞杆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减小活塞杆及工作台的震动,通过设置有固定筒、缓冲弹簧、限制板、卡死套和支撑杆,辅助支撑工作台的荷载,同时通过缓冲弹簧缓冲调节支撑杆的震动,减小工作台的震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保障人员的安全,同时提高装置加工时的精确度,减少次品和废品的产生,节约资源和经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控柜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减震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减震垫铁、3底座、4电控柜、5车床、6减震器、7支撑腿、8工作台、9横梁、10电机箱、11刀架、12立杆、13防尘网、14换气孔、15上腔、16下腔、17隔板、18活塞、19密封块、20活塞杆、21固定筒、22缓冲弹簧、23限制板、24卡死套、25支撑杆、26阻尼筒、27推动塞、28减震弹簧、29固定板、30传递杆、31橡胶垫、32限位块、33支撑板、34固定杆、35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包括底座3,底座3的一侧设置有车床5,车床5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电控柜4,电控柜4的左侧板上开设有换气孔14,换气孔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3,通过设置有换气孔14和防尘网13,加快电控柜4与外界空气的流通交换,同时防尘网13过滤空气中的灰尘,防止灰尘对电控柜4内的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影响工作效率及浪费维修费用,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铁2,通过设置有减震垫铁2,使底座3可以稳定安装于地面,减少安装时间和费用,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8,工作台8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支撑座1,支撑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筒26,阻尼筒26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35,支撑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33,支撑座1的顶部设置有传递杆30,传递杆30的顶部与工作台8固定连接,传递杆30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32,限位块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1,通过设置有限位块32和橡胶垫31,限制工作台8下降的高度,防止挤压破坏减震器6,传递杆30的底端贯穿支撑座1的顶部且延伸至支撑座1的内部,传递杆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9,固定板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4,固定杆34的底端贯穿支撑板33且延伸至阻尼筒26的内部,固定杆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塞27,固定板29与支撑板33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28,减震弹簧28套接于固定杆34的外侧,通过设置有支撑座1、传递杆30、阻尼筒26、推动塞27、减震弹簧28、固定板29、支撑板33、固定杆34和通气孔35,工作台8的震动传递给传递杆30,通过传递杆30推动固定板29和推动塞27上下运动,通过设置有减震弹簧28减小震动幅度,通过推动塞27在阻尼筒26内运动,挤压空气形成阻力,削减传递杆30带来的震动,底座3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器6,减震器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7,隔板17的表面开设有气孔,减震器6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块19,隔板17将减震器6的内腔分割为上腔15和下腔16,上腔15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20,活塞杆20的顶端贯穿减震器6的顶部且延伸至减震器6的外侧,活塞杆20的顶部与工作台8固定连接,活塞杆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8,通过设置有减震器6、上腔15、下腔16、隔板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铁(2),所述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8),所述工作台(8)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筒(26),所述阻尼筒(26)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35),所述支撑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33),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设置有传递杆(30),所述传递杆(30)的顶部与工作台(8)固定连接,所述传递杆(30)的底端贯穿支撑座(1)的顶部且延伸至支撑座(1)的内部,所述传递杆(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4),所述固定杆(34)的底端贯穿支撑板(33)且延伸至阻尼筒(26)的内部,所述固定杆(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塞(27),所述固定板(29)与支撑板(33)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28),所述减震弹簧(28)套接于固定杆(34)的外侧,所述底座(3)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器(6),所述减震器(6)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腿(7),所述底座(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杆(12),所述立杆(12)的一侧安装有横梁(9),所述横梁(9)的中心处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设置有刀架(11),所述立杆(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铁(2),所述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8),所述工作台(8)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筒(26),所述阻尼筒(26)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35),所述支撑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33),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设置有传递杆(30),所述传递杆(30)的顶部与工作台(8)固定连接,所述传递杆(30)的底端贯穿支撑座(1)的顶部且延伸至支撑座(1)的内部,所述传递杆(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4),所述固定杆(34)的底端贯穿支撑板(33)且延伸至阻尼筒(26)的内部,所述固定杆(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塞(27),所述固定板(29)与支撑板(33)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28),所述减震弹簧(28)套接于固定杆(34)的外侧,所述底座(3)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器(6),所述减震器(6)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腿(7),所述底座(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杆(12),所述立杆(12)的一侧安装有横梁(9),所述横梁(9)的中心处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设置有刀架(11),所述立杆(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泵壳的单柱立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同起陈贺东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津丰泓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