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搭载在发动机室内的车载控制装置而言,要求安装自由度较高以便不被受限于向车辆搭载的搭载位置。向车辆的安装固定方法一般是在车载控制装置设置凸缘等并在该凸缘等设置贯通孔、利用螺栓而固定于车辆侧的固定部件的方法。但是,近年来,作为简化作业而降低成本的不用螺栓进行固定的方法,大多使用利用设于车辆侧的托架等以夹入的方式固定车载控制装置的方法。并且,也要求能耐腐蚀、抗劣化的环境规格条件和高寿命。尤其是,要求耐盐水等耐盐性的高寿命化。避免缝隙腐蚀的进展的密封构造、密封厚度、密封长度、盐水的除水性是重要的。因车载控制装置的高功能化,而箱体的大型化和连接器极数的多极化推进着安装于基板的电子部件的小型化、安装构造小型化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发展。车载控制装置的分散化、连接器的端子极数减少的无线化还处于在发动机室搭载的发动机用的车载控制装置、变速机用的车载控制装置中无法简单地实现的状况。并且,为了有助于汽车所要求的油耗改善,车载控制装置的箱体与尺寸的大型化相反地要求低背化和轻型化。因此,需要抑制变形同时维持薄壁化的箱体的成形技术,并且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其与上述第一箱体对置地进行固定;以及密封材料,其配置于上述第一箱体的边缘与上述第二箱体的边缘之间,并对由上述第一箱体和上述第二箱体形成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上述第一箱体具有堤状部,该堤状部配置于比上述密封材料更靠上述内部空间侧且与上述第二箱体的边缘对置并抑制上述密封材料向上述内部空间侧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04 JP 2015-1743051.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其与上述第一箱体对置地进行固定;以及密封材料,其配置于上述第一箱体的边缘与上述第二箱体的边缘之间,并对由上述第一箱体和上述第二箱体形成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上述第一箱体具有堤状部,该堤状部配置于比上述密封材料更靠上述内部空间侧且与上述第二箱体的边缘对置并抑制上述密封材料向上述内部空间侧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堤状部与上述第二箱体之间形成有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堤状部与上述第二箱体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堤状部具有与上述第二箱体的边缘对置的第一平坦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执行俊和,鸭志田胜,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