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590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包括副仪表板和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位于所述副仪表板和车身地板之间。通过在副仪表板与车身地板之间设置防撞块能够在满足安全法规的基础上,使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客户对汽车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副仪表板的头碰要求是国家碰撞要求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大部分车型是通过动态豁免的方法来满足副仪表板头碰要求的,但这会提高约束系统的性能要求。采用静态头碰的试验方法无需对约束系统提额外要求,然而试验过程中容易出现后盖板脱开、出风口碎裂、头部加速过大等失效问题。现有技术通常是在副仪表内部增加铁支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满足静态头碰试验要求,但这又会给整车的重量和成本带来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包括副仪表板和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位于所述副仪表板和车身地板之间。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所述防撞块与车身地板之间的间隙为5mm至10mm。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所述防撞块的底部与车身地板平行。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所述防撞块由塑料制成。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副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1),其特征在于,包括副仪表板(11)和防撞块(12),所述防撞块(12)位于所述副仪表板(11)和车身地板(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1),其特征在于,包括副仪表板(11)和防撞块(12),所述防撞块(12)位于所述副仪表板(11)和车身地板(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块(12)与车身地板(2)之间的间隙为5mm至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块(12)的底部与车身地板(2)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块(12)由塑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头碰吸能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忠韦同新黄龙辉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