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封大学专利>正文

便携式爆胎替换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84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爆胎替换轮,所述车轮主体包括外胎和车圈,所述外胎布设在车圈的外侧,所述外胎和车圈由若干个弧形段组成圆环形的车轮主体,所述轮胎和车圈从中线分开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所述每段外胎上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处对应的每段车圈上环绕车圈等间隔布设有两个长槽,所述长槽上交叉布设有两个横槽,所述横槽沿着车圈对称布设,所述上槽上布设有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快速,方便灵活,适配性广,解决了电动车或自行车行驶中爆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爆胎替换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爆胎替换轮。
技术介绍
城市各地电瓶车和自行车骑行的越来越多,在骑行中途爆胎漏气等问题随处可见,有的时候不能及时找到修车的地方,车子只能推走,或是暂时放弃回头再来取,这样的话很耽误事,也会影响工作,若有紧急情况影响更为严重,这一问题一直得到没有很好的解决,有的车上会装有备用轮或其他辅助装置将车带回,但是这种装置体积太大,携带不方便,而且安装到车上很是麻烦,费时费力,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款一种便携式爆胎替换轮,用于对自行车或电动车车轮的改装,使其能够暂时保持骑行,坚持到可以修车的地方,解决了上述电动车或自行车行驶中爆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爆胎替换轮,解决了电动车或自行车行驶中爆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爆胎替换轮,所述车轮主体包括外胎和车圈,所述外胎布设在车圈的外侧,所述外胎和车圈由若干个弧形段组成圆环形的车轮主体,所述轮胎和车圈从中线分开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所述每段外胎上等间隔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处对应的每段车圈上环绕车圈布设有两个长槽,所述长槽上交叉布设有两个横槽,所述横槽沿着车圈对称布设,所述上槽上布设有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外胎和车圈弧形段的个数至少为五段。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杆,所述固定座呈矩形,固定座两端分别布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之间平行布设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下部设有矩形槽,侧板中部由上而下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布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底部为矩形条结构、且布设在横槽内,所述固定座下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的固定杆。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底部的矩形条的宽度略小于横槽的宽度、螺栓底部的矩形条布设在横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嵌入长槽中,固定杆的长度与长槽的长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嵌入在外胎的缝隙内,固定座的上部低于外胎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外胎表面布设有块状胎纹。进一步地,所述外胎为免充气式橡胶轮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爆胎替换轮将车轮主体分为若干段弧形组成的车圈和外胎,减小了车轮的体积,便于携带,其次将车圈和外胎分为两半,当自行车或电动车爆胎需要安装时,直接将车圈靠在原来的车轮上,然后通过车圈上的连接件将两半车圈固定成一个完整的车圈,然后转动原来的车轮,安装其他的弧形段,不用将原来的车胎去掉,直接安装即可,安装完成后便在原来的车轮上组成新的车轮,电动车或自行车便可暂时骑行,安装方便。2.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爆胎替换轮,通过连接件上的螺栓拧紧即可将车圈固定在车轮上,由若干段车圈拼成完整的车轮,既可用于骑行,携带方便,方便灵活,适配性广,解决了自行车和电动车骑行时爆胎漏气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爆胎替换轮的主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爆胎替换轮去掉外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爆胎替换轮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爆胎替换轮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爆胎替换轮的连接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连接件,2为胎纹,3为外胎,4为车圈,5为横槽,6为长槽,7为螺栓,8为固定座,9为固定杆,10为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便携式爆胎替换轮,包括车轮主体,所述车轮主体包括外胎3和车圈4,所述外胎3布设在车圈4的外侧,所述外胎3和车圈4由若干个弧形段组成圆环形的车轮主体,所述轮胎和车圈4从中线分开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所述每段外胎3上等间隔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处对应的每段车圈4上环绕车圈4布设有两个长槽6,所述长槽6上交叉布设有两个横槽5,所述横槽5沿着车圈4对称布设,所述上槽上布设有连接件1;所述外胎3和车圈4弧形段的个数至少为五段;所述连接件1包括固定座8和固定杆9,所述固定座8呈矩形,固定座8两端分别布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之间平行布设有两个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下部设有矩形槽,侧板中部由上而下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布设有螺栓7,所述螺栓7底部为矩形条结构、且布设在横槽5内,所述固定座8下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的固定杆9;所述螺栓7底部的矩形条的宽度略小于横槽5的宽度、螺栓7底部的矩形条布设在横槽5中;所述固定杆9嵌入长槽6中,固定杆9的长度与长槽6的长度相等;所述固定座8嵌入在外胎3的缝隙内,固定座8的上部低于外胎3表面。使用时,将车轮主体分为若干段弧形组成的车圈4和外胎3,减小了车轮的体积,便于携带,其次将车圈4和外胎3分为两半,当自行车或电动车爆胎需要安装时,直接将车圈4靠在原来的车轮上,然后通过车圈4上的连接件1将两半车圈4固定成一个完整的车圈4,连接件1上的固定杆9安装在长槽6内,固定座8安装在横槽5内,然后转动原来的车轮,安装其他的弧形段,不用将原来的车胎去掉,直接安装即可,安装完成后便在原来的车轮上组成新的车轮,电动车或自行车便可暂时骑行,直到找到修车的即可,节省了时间。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的是:所述外胎3表面布设有块状胎纹2;所述外胎3为免充气式橡胶轮胎;胎纹2可以增大便携式爆胎替换轮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使便携式爆胎替换轮接触面变粗糙,增大有益的摩擦。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爆胎替换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爆胎替换轮,包括车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主体包括外胎(3)和车圈(4),所述外胎(3)布设在车圈(4)的外侧,所述外胎(3)和车圈(4)由若干个弧形段组成圆环形的车轮主体,所述轮胎和车圈(4)从中线分开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所述每段外胎(3)上等间隔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处对应的每段车圈(4)上环绕车圈(4)布设有两个长槽(6),所述长槽(6)上交叉布设有两个横槽(5),所述横槽(5)沿着车圈(4)对称布设,所述上槽上布设有连接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爆胎替换轮,包括车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主体包括外胎(3)和车圈(4),所述外胎(3)布设在车圈(4)的外侧,所述外胎(3)和车圈(4)由若干个弧形段组成圆环形的车轮主体,所述轮胎和车圈(4)从中线分开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所述每段外胎(3)上等间隔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处对应的每段车圈(4)上环绕车圈(4)布设有两个长槽(6),所述长槽(6)上交叉布设有两个横槽(5),所述横槽(5)沿着车圈(4)对称布设,所述上槽上布设有连接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爆胎替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3)和车圈(4)弧形段的个数至少为五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爆胎替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包括固定座(8)和固定杆(9),所述固定座(8)呈矩形,固定座(8)两端分别布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之间平行布设有两个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与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