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立志专利>正文

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变形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789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变形机器人,所述变形机器人包括可变形的机器人主体,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检测所述机器人主体是否需要转变形态;若是,确定所述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根据所述形态,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机器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变形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变形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日益成熟,机器人也逐步成为研究应用的一个热点。现有的机器人通过设置的程序,能够实现模仿人类的动作,如嘴部张合、点头转头、手臂的灵活摆动和转动、弯腰等一系列动作。但是现有技术中,机器人通常为人形状态,其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形态之间的变换,降低了机器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变形机器人,解决了机器人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形态之间的变换,实用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所述变形机器人包括可变形的机器人主体,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检测所述机器人主体是否需要转变形态;若是,确定所述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根据所述形态,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分析规则,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分析结果,设置所述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二分析规则,对所述环境参数进行分析,得到第二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二分析结果,生成动作指令;根据所述动作指令,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执行相应的动作。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方法中,根据所述形态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之前,还包括:生成停止运动指令;根据所述停止运动指令,控制所述变形机器人停止运动。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输入所述变形机器人的交互数据;根据预设的第三分析规则,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输出数据;将所述输出数据输出。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变形机器人的供电电源的电量值;若检测到所述电量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控制所述变形机器人停止运行;若检测到所述电量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停止对所述供电电源充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装置,所述变形机器人包括可变形的机器人主体,所述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检测所述变形机器人是否需要转变形态;确定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变形机器人需要转变形态,确定所述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形态,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分析规则,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分析结果;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析结果,设置所述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分析规则,对所述环境参数进行分析,得到第二分析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析结果,生成动作指令;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动作指令,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执行相应的动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形机器人,包括可变形的机器人主体和如权利要求上所述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装置;所述变形机器人的控制装置用于向所述机器人主体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机器人主体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变形机器人,通过将机器人主体设置为可变形的结构,并采集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检测机器人主体是否需要转变形态;若是,确定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根据确定的形态,控制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实现了变形机器人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形态之间的变换。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机器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部分,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的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100、采集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本实施例的变形机器人可以包括可变形的机器人主体,例如,本实施例中可变形的机器人主体可以在但不限制于人形状态和车形状态之间进行变换,如人形状态和动物形状态,车形状态和动物形状态等。变形机器人在不同形态下执行对应的动作。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由于不同环境下,可能需要变形机器人在不同的形态下运行,因此,为了能够避免人为的对变形机器人操作,才能改变变形机器人的运行形态,本实施例中,在变形机器人运行时,其可以采集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以实时了解到变形机器人周围的实景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形态变换。本实施例中,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制于:是否存在障碍物、障碍物的大小、障碍物的形状和当前道路的状况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超声波等获知变形机器人周围物体的距离,以便确认是否存在障碍物、可以利用摄像机等获取变形机器人周围的图像信息,以获取障碍物的大小、障碍物的形状、当前道路状况等。101、根据预设的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检测机器人主体是否需要转变形态。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每种形态设置对应的参数,以建立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在采集到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后,可以检测采集的环境参数是否与当前运行的形态相匹配,以确定变形机器人是否需要转变形态。例如,机器人主体当前运行的形态为人形状态,变形机器人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为人形状态,可以确定不需要转变形态,若采集的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为车形状态,可以确定需要转变形态。102、若检测到机器人主体需要转变形态,确定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103、根据确定的形态,控制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若检测到机器人主体需要转变形态,则需要确定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以便根据确定的形态,控制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例如,机器人主体的当前形态为人形状态,而采集的环境参数为道路变陡,且道路的坡度值与车形状态相对应,此时,可以确定机器人主体需要转变成车形状态,并控制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本实施例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变形机器人的控制装置,该变形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具体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来集成,本专利技术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本实施例的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通过将机器人主体设置为可变形的结构,并采集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检测机器人主体是否需要转变形态;若是,确定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根据确定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变形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机器人包括可变形的机器人主体,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检测所述机器人主体是否需要转变形态;若是,确定所述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根据所述形态,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机器人包括可变形的机器人主体,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变形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检测所述机器人主体是否需要转变形态;若是,确定所述环境参数对应的形态;根据所述形态,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分析规则,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分析结果,设置所述参数与形态的关联关系。3.权利根据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二分析规则,对所述环境参数进行分析,得到第二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二分析结果,生成动作指令;根据所述动作指令,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执行相应的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形态控制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变形态之前,还包括:生成停止运动指令;根据所述停止运动指令,控制所述变形机器人停止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输入所述变形机器人的交互数据;根据预设的第三分析规则,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输出数据;将所述输出数据输出。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变形机器人的供电电源的电量值;若检测到所述电量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徐立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