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受体、其鉴定、定性、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93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的激素和类激素受体,其中超活化转录区从位置和/或拷贝数上说是被修饰了的,或者与亲代受体相比这些新的受体具有高得多的超活化转录激活特性。另外还公开了制备这些受体的重组方法及工具,以及基于使用这些受体以筛选和鉴定假定材料的检测法,所说的假定材料可影响这些受体和/或通过诱导了异源基因或DAN产物的转录来影响其表达。(*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参考文献为专利合作条约国际申请WO88/03168号和欧洲专利申请EP0325849号。这些已公开的申请涉及各种激素受体及其组合物、其制备和应用,特别是在新的检测系统中的应用。这些已公开申请的完整说明书均列为本文参考文献。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某些具有转录超活化区(transcriptiontrans-activationdomains)功能的多肽顺序的鉴定和定性、其制备及应用,特别是涉及其在制备新的细胞内激素或类激素受体如类固醇受体多肽、甲状腺素多肽和类视黄素(retinoid)多肽(包括人的)中的应用,其优点是通过提高该区域的影响来提供超活化转录起始活性。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些新的受体多肽,其中转录超活化区的作用已得以提高,从而可产生比亲代分子有高得多的转录起始活性的新分子。就有关这类转录超活化分子的制备来说,包括编码该分子的新的DNA分离物和转录超活化区,以可操作方式携带这些DNA顺序的表达载体以及用该载体转染的宿主,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转录超活化激素或类激素受体筛选各种假定存在的、对本专利技术之新型激素或类激素受体有结合亲和性的物质。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在一个增强了的超活化系统中筛选这些假定存在之物质如类固醇受体拮抗剂和对抗物的方法。上面引述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各种激素和类激素受体的特性及制备,它们包括以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相关类视黄素等为代表的类固醇、甲状腺素和类视黄素受体,特别是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醛固酮及视黄酸受体。这些特异受体已成为许多研究工作的课题,并构成了这些专利申请之主题内容的基础。同样,现有科技文献也将报导的重点转向上述各种特异性受体。众所周知,糖皮质激素受体属于配基依赖性转录因子的一个大族,本身对于体内平衡、生长和发育有着不同的作用。比较编码这些受体的互补DNA并对它们的编码顺序作突变分析,已鉴定了分子内某些分别与DNA结合,激素结合及核定位有关的功能性区域(参见Evansetal.,Science,240,889(1988))。就糖皮质激素来说。所谓DNA结合区约跨越66个氨基酸,该区域在各种属间是高度保守的,而且发现其对于活化转录过程是不可缺少的(Hollenberg,etal.,Cell,49,39(1987);Miesfeldetal.,Science236,423(1987);Danielsen,etal.,Mol.Endo.1,816(1987);Kumar,etal.,Cell51,941(1987);Gronemeyer,EMBOJ.6,3985(1987);andWaterman,etal.,Mol.Endo.2,14(1988))。已发现该区域包含9个不变的半胱氨酸残基,虽然尚不知道各半胱氨酸残基对总体功能的贡献,但已有人报导这些半胱氨酸残基可与两个锌离子配位形成两个可与DNA结合的所谓指纹区,该区域可产生据信与其定位及同必需DNA位点结合有关的三元结构(Klug,etal.,Tr.Biochem.Sci.12,464(1987);Bens,etal.,Cell52,1(1988)及Evans,上述文献)。业已证明,在远离DNA结合区的羧基末端附近是所谓配基结合区,其能够在没有激素存在的情况下阻断受体的活性。因此,必要激素的存在可解除受体对活性的抑制。已发现删除这个区域可产生非激素依赖性转录激活因子(Godowski,etal.,Nature325,365(1987);Hollenberg,etal.,上述文献;Kumar,etal.,上述文献;Danielsenetal.,上述文献;Adleretal.,Cell52,685(1988))。与这两个区域相反,对于接近DNA结合区氨基末端区域顺序的结构,特别是功能还了解甚少。在各种受体中,这个区域的大小和组成是变化很大的(见Evans,上述文献),它可能对受体功能的异质性有贡献(Kumaretal.,文献同上;Toraetal.,333,185(1988))。尽管作了深入的分析(其中有些已在科技文献中报导),但对于决定转录起始之超活化作用的区域仍不甚明确。可将超活化区定义为这样的多肽区域,即当其与DNA结合功能性区合并时,可通过RNA聚合酶提高有效转录起始作用(Sigler,Nature333,210(1988);Brentetal.,Cell43,729(1985);Hopeetal.,Cell46,885(1986);Maetal.,Cell48,847(1987);Maetal.,Cell51,113(1987);Lechetal.,Cell52,179(1988);Hopeetal.,Nature333,635(1988))。以前通过连接子扫描诱变(Iinker scanning muta-genesis)对人糖皮质激素受体所作研究,已鉴定了两个有转录活化作用的DNA结合区以外的区域,并分别定名为T1和T2(Giguere et al.,Cell 46,645(1986))。这些实验室所作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超活化和DNA结合功能的共定位(Hollenberg et al.,上述文献;Miesfeld et al.,上述文献;Danielsen et al.,上述文献;Waterman et al.,上述文献)。总之,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即作为有不同区域的典型分子,其各有关区域分别与已鉴定的配基结合、DNA结合及超活化转录作用有关。然而,迄今对决定超活化活性的区域尚未充分认识。因此,现有研究工作的缺欠即在于没有对类固醇受体的动力学性质以及各个区域如何通过配基结合来发动并通过启动子特异性超活化作用来完成该级联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虽然以前已鉴定了功能性“区域”,但对于哪些氨基酸决定分子本身的特异活性问题却没有作深入研究。以前对类固醇受体超活化区的鉴定只是根据在删除或插入诱变后失去活性而证明的,而没通过反映功能优势的检测来进一步证实这些区域本身所具有的特性。Godowski等人(Science241,812(1988)报导的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受体除了含有与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交迭的结合区和第二个占据受体氨基末端附近的区域外,还至少含有一个“增强区”。另外Webster等人(Cell54,199(1988))报导了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可诱导的转录活化功能,他们推测这些激素区域(即配基和DNA结合区)的相关位置对于受体的转录诱导活性并不是很重要的。这些研究者承认,他们没有确定他们称作激素可诱导之活化区的确切定位和性质,对于这些区域的特征及在超活化潜能中的作用也未作进一步探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起始点,Giguere等人(上述文献)通过检测转录活性证明,当在分子的几个位置上完成随机位点特异性诱变时,即出现糖皮质激素受体活性的丧失。进而Hollenberg等人再次证明当缺失这些区域,即从分子中除去这段氨基酸时可使转录活性完全丧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鉴定和定性这些与超活化转录活性有关的区域,确定这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进而弄清这些区域与给定受体之DNA结合和配基结合区间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操作这些已被鉴定和定性的超活化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筛选和鉴定假定有与激素或类激素受体结合能力之材料的检测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种有改善了超活化转录活性形式的激素或类激素受体,(b)用一组或多组假定有与激素或类激素受体结合能力的材料攻击呈所说形式的受体,(c)检 测由所说受体诱导的转录量以监测所说试验材料的效能,以及(d)从这组能对所说受体之所说超活化转录活性发挥效应的试验材料中选择候选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纳德马克埃文斯斯坦利马克霍伦堡
申请(专利权)人:索尔克生物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