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脱水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87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卧式脱水输送机,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右端穿过下壳体与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网筒,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左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螺旋转动脱水装置,所述左端固定轴承的内部转动插接有左端主杆,所述右端固定轴承的内部转动插接有右端主杆,所述右端主杆穿过右端固定轴承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输送出的塑料颗粒变得干燥,减少塑料颗粒的破碎,保证碎料颗粒脱水的质量和速度。

Horizontal dehydrating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dewatering conveyor, the lower end of the inside of the chamber third is fixed at the fixed seat and the fixed seat is fixed with a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otor through the right end of the shell and the driv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ell is fixed with the net cylinder. Under the surfac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wherein the right side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the cavity center housing are rotatably installed at the rotating screw dewatering device, the left end of the fixed bearing internal rotation is inserted with a left main rod, the right end of the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fixed bearing. The right end of the main rod, the right end of the main rod through the right end of the fixed bearing and the driven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n wheel through a transmission belt,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plastic particle conveying the variable Drying, reducing the crushing of plastic particles,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peed of the dehydrated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脱水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脱水输送机
,具体为卧式脱水输送机。
技术介绍
塑料在加工使用前需进行清洗杂质,通常把塑料制成颗粒状方便于清洗和加工,但是颗粒状的塑料在清洗后是潮湿的,塑料颗粒之间含有水分,这些水分在塑料使用前需要进行清除,现有的脱水设备并不适用塑料颗粒的脱水,塑料颗粒容易造成现有脱水设备的堵塞,同时现有的脱水设备容易把塑料颗粒压碎,破碎后的塑料颗粒不方便使用和加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卧式脱水输送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卧式脱水输送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卧式脱水输送机,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把下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左侧壁铰接有侧门,所述第二腔室的后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右端穿过下壳体与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网筒,且网筒的上壁和下壁与上壳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右侧焊接有入料斗,且入料斗的下端穿过上壳体和网筒,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左侧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下端穿过下壳体延伸至第一腔室,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下端穿过下壳体延伸至第二腔室;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螺旋转动脱水装置,所述螺旋转动脱水装置包括右端主杆、第一螺旋分杆、第二螺旋分杆和左端主杆,所述右端主杆的右端穿过网筒和上壳体延伸至外部,所述右端主杆的左端焊接有第一螺旋分杆和第二螺旋分杆,且第一螺旋分杆和第二螺旋分杆螺旋形分布,所述第一螺旋分杆和第二螺旋分杆的结构和形状完全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分杆的左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螺旋分杆和第二螺旋分杆的左端与左端主杆相焊接,所述左端主杆的左端穿过网筒和上壳体延伸至外部;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左端固定安装有左侧支撑柱,且左侧支撑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左端固定轴承,所述左端固定轴承的内部转动插接有左端主杆,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右端固定安装有右侧支撑柱,且右侧支撑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右端固定轴承,所述右端固定轴承的内部转动插接有右端主杆,所述右端主杆穿过右端固定轴承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下壁向右倾斜15度。优选的,所述侧门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了卧式脱水输送机,本装置利用螺旋转动脱水装置使塑料颗粒转动起来,转动起来的塑料颗粒产生离心力,塑料颗粒上的水分被甩出,同时螺旋转动脱水装置在对塑料颗粒进行脱水时,也对塑料颗粒进行输送,使输送出的塑料颗粒变得干燥,减少塑料颗粒的破碎,保证碎料颗粒脱水的质量和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螺旋转动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螺旋分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壳体、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第一腔室、131侧门、132把手、14第二腔室、141排水口、15第三腔室、151固定座、152电机、153主动轮、2上壳体、21网筒、22入料斗、23出料口、24出水口、3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1右端主杆、32第一螺旋分杆、321凹槽、33第二螺旋分杆、34左端主杆、4左侧支撑柱、41左端固定轴承、5右侧支撑柱、51右端固定轴承、6从动轮、7传动带、8斜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卧式脱水输送机,包括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且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把下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和第三腔室15,第一腔室13用来存放脱水后的塑料颗粒,第二腔室14用来存放脱出的水分;所述第一腔室13的左侧壁铰接有侧门131,开启侧门131用来取出第一腔室13中的脱水后的塑料颗粒,所述第二腔室14的后壁开设有排水口141,开启排水口141用来排出第二腔室14中的脱出的水分,所述第三腔室15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51,所述固定座15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152,所述电机152的转动轴右端穿过下壳体1与主动轮153相连接,电机152转动带动主动轮153转动;所述下壳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网筒21,且网筒21的上壁和下壁与上壳体2之间留有空隙,网筒21中放置待脱水的塑料颗粒,网筒21的网孔直径大小小于塑料颗粒的直径,所述上壳体2的上表面右侧焊接有入料斗22,且入料斗22的下端穿过上壳体2和网筒21,入料斗22用于向网筒21中导入待脱水的塑料颗粒,所述上壳体2的下表面左侧开设有出料口23,且出料口23的下端穿过下壳体1延伸至第一腔室13,出料口23用于排出干燥后的塑料颗粒,所述上壳体2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出水口24,且出水口24的下端穿过下壳体2延伸至第二腔室14,出水口24用于排出脱出的水分;所述上壳体2的内腔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用于对塑料颗粒进行脱水,所述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包括右端主杆31、第一螺旋分杆32、第二螺旋分杆33和左端主杆34,所述右端主杆31的右端穿过网筒21和上壳体2延伸至外部,所述右端主杆31的左端焊接有第一螺旋分杆32和第二螺旋分杆33,且第一螺旋分杆32和第二螺旋分杆33螺旋形分布,螺旋形的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更好的搅动上壳体2中的塑料颗粒,避免塑料颗粒在上壳体2中堵塞,所述第一螺旋分杆32和第二螺旋分杆33的结构和形状完全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分杆32的左侧壁开设有凹槽321,凹槽321更好的带动塑料颗粒运动,所述第一螺旋分杆32和第二螺旋分杆33的左端与左端主杆34相焊接,所述左端主杆34的左端穿过网筒21和上壳体2延伸至外部;所述下壳体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安装有左侧支撑柱4,且左侧支撑柱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左端固定轴承41,所述左端固定轴承41的内部转动插接有左端主杆34,所述下壳体1的上表面右端固定安装有右侧支撑柱5,且右侧支撑柱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右端固定轴承51,所述右端固定轴承51的内部转动插接有右端主杆31,所述右端主杆31穿过右端固定轴承51与从动轮6相连接,所述从动轮6通过传动带7与主动轮153相连接,电机152转动带动主动轮153转动,主动轮153通过传动带7带动从动轮6转动,从动轮6带动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转动。具体而言,所述上壳体2的内腔下壁向右倾斜15度,倾斜的上壳体2的内腔下坡便于脱出水分汇聚,使水分流入到第二腔室14中。具体而言,所述侧门131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把手132,把手132便于开启侧门131,方便取出第一腔室13中的脱水后的塑料颗粒。工作原理:对塑料颗粒进行脱水时,把待脱水的塑料颗粒倒入入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卧式脱水输送机

【技术保护点】
卧式脱水输送机,包括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且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把下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和第三腔室(15);所述第一腔室(13)的左侧壁铰接有侧门(131),所述第二腔室(14)的后壁开设有排水口(141),所述第三腔室(15)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51),所述固定座(15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152),所述电机(152)的转动轴右端穿过下壳体(1)与主动轮(153)相连接;所述下壳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网筒(21),且网筒(21)的上壁和下壁与上壳体(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上壳体(2)的上表面右侧焊接有入料斗(22),且入料斗(22)的下端穿过上壳体(2)和网筒(21),所述上壳体(2)的下表面左侧开设有出料口(23),且出料口(23)的下端穿过下壳体(1)延伸至第一腔室(13),所述上壳体(2)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出水口(24),且出水口(24)的下端穿过下壳体(2)延伸至第二腔室(14);所述上壳体(2)的内腔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所述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包括右端主杆(31)、第一螺旋分杆(32)、第二螺旋分杆(33)和左端主杆(34),所述右端主杆(31)的右端穿过网筒(21)和上壳体(2)延伸至外部,所述右端主杆(31)的左端焊接有第一螺旋分杆(32)和第二螺旋分杆(33),且第一螺旋分杆(32)和第二螺旋分杆(33)螺旋形分布,所述第一螺旋分杆(32)和第二螺旋分杆(33)的结构和形状完全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分杆(32)的左侧壁开设有凹槽(321),所述第一螺旋分杆(32)和第二螺旋分杆(33)的左端与左端主杆(34)相焊接,所述左端主杆(34)的左端穿过网筒(21)和上壳体(2)延伸至外部;所述下壳体(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安装有左侧支撑柱(4),且左侧支撑柱(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左端固定轴承(41),所述左端固定轴承(41)的内部转动插接有左端主杆(34),所述下壳体(1)的上表面右端固定安装有右侧支撑柱(5),且右侧支撑柱(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右端固定轴承(51),所述右端固定轴承(51)的内部转动插接有右端主杆(31),所述右端主杆(31)穿过右端固定轴承(51)与从动轮(6)相连接,所述从动轮(6)通过传动带(7)与主动轮(15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脱水输送机,包括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且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把下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和第三腔室(15);所述第一腔室(13)的左侧壁铰接有侧门(131),所述第二腔室(14)的后壁开设有排水口(141),所述第三腔室(15)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51),所述固定座(15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152),所述电机(152)的转动轴右端穿过下壳体(1)与主动轮(153)相连接;所述下壳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网筒(21),且网筒(21)的上壁和下壁与上壳体(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上壳体(2)的上表面右侧焊接有入料斗(22),且入料斗(22)的下端穿过上壳体(2)和网筒(21),所述上壳体(2)的下表面左侧开设有出料口(23),且出料口(23)的下端穿过下壳体(1)延伸至第一腔室(13),所述上壳体(2)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出水口(24),且出水口(24)的下端穿过下壳体(2)延伸至第二腔室(14);所述上壳体(2)的内腔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所述螺旋转动脱水装置(3)包括右端主杆(31)、第一螺旋分杆(32)、第二螺旋分杆(3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毓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广鑫环保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