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8351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及空调器,换热器具有迎风面和背风面,空气能够从迎风面的一侧通过换热器流向背风面的一侧,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包括:过滤装置、清洁装置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过滤装置连接,用以驱动过滤装置在迎风面一侧的第一位置与背风面一侧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清洁装置设置在换热器上,并能够在过滤装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时,抵接在过滤装置上,用以清洁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仅能够防止灰尘和其他漂浮物被吸附到换热器的表面,而且能够保证流经换热器的空气的流量,进而防止因流经换热器的空气的流量变小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的优点。

Dustproof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er for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 exchanger dustproof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windward and leeward heat exchanger, air from the windward side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to the leeward side,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heat exchanger, dust filtering device, cleaning device and a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and filtering device; that movement between the side by the first position to drive the filtering device in the windward and leeward side of the side of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clean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filtering device in switching between a first position and a second position when in contact with the filter device, used for cleaning and filt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t only preventing the dust and other floating matter being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but also ensuring the flow rate of the air passing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thereby preventing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the heat exchanger due to the smaller flow of the air passing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家电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一般是安装在室外的开放空间,其换热器(冷凝器)裸露在室外,如果室外的空气环境质量差,含有灰尘和其他漂浮物的话,则空调在运行中,这些物质会被吸附在换热器的表面上,随着空调使用年限的加长,换热器的翅片上就会慢慢地积满灰垢,使流经换热器的的空气量变小,降低换热效果,导致制冷效果差,空调特别耗电,空调系统内部的压力超标,威胁到空调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及用户的人生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大多采用在换热器的迎风面设置过滤网,以阻止灰尘和其他漂浮物被吸附到换热器的表面上,采用这样的方案,在经过长期使用后灰尘或其他漂浮物会聚积在过滤网上,导致过滤网的空气流通量降低,进而使流经换热器的空气量变小,降低换热器换热效果,影响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及空调器,其不仅能够减少灰尘和其他漂浮物被吸附到换热器的表面,而且能够保证流经换热器的空气的流量,进而防止因流经换热器的空气的流量变小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防尘结构,所述换热器具有迎风面和背风面,空气能够从所述迎风面的一侧通过所述换热器流向所述背风面的一侧,所述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包括:过滤装置、清洁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过滤装置在所述迎风面一侧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背风面一侧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上,当所述过滤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清洁装置能够抵接在所述过滤装置上,用以清洁所述过滤装置。较优地,当所述过滤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换热器的两端平齐或超出所述换热器的两端。较优地,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清洁装置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清洁装置旋转。较优地,还包括上导轨和/或下导轨;所述过滤装置连接在所述上导轨和/或所述下导轨上,并能够沿所述上导轨和/或所述下导轨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运动。较优地,在所述上导轨或下导轨上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当所述过滤装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能够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进而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工作。较优地,在所述上导轨或下导轨上设置有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当所述过滤装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触发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进而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工作。较优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框架和滤网,所述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上导轨上和/或所述框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导轨上,使所述框架能够带动所述滤网沿所述上导轨和/或所述下导轨运动。较优地,在所述上导轨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和/或在所述下导轨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当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同时存在时,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相互对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导向装置和/或下导向装置,所述上导向装置连接在所述框架的上端和/或所述下导向装置连接在所述框架的下端,所述上导向装置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运动,和/或,所述下导向装置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运动。较优地,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段a、第一弯曲段和第一导向段b;所述第一导向段a与所述迎风面平行,并位于所述迎风面正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段b与所述背风面平行,并位于所述背风面正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段a、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一导向段b依次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槽包括第二导向段a、第二弯曲段和第二导向段b;所述第二导向段a与所述迎风面平行,并位于所述迎风面正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段b与所述背风面平行,并位于所述背风面正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段a、所述第二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导向段b依次连接;所述框架和所述滤网均采用柔性材质制作,使所述框架在沿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或所述第二弯曲段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滤网弯曲。较优地,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刷体和布设在所述刷体表面的刷毛,所述清洁装置设置在与第一弯曲段和/或所述第二弯曲段相对应的位置;当所述框架在沿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或所述第二弯曲段运动时,所述刷毛能够抵接在所述滤网上并对其进行清洁。较优地,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或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形状为与所述刷体同轴的圆弧形;当所述框架在沿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或所述第二弯曲段运动时,所述滤网的弯曲半径为R1,所述刷毛远离所述刷体一端与所述刷体轴线的距离为R2,其中R1<R2,使所述刷毛抵接在所述滤网上时,所述刷毛远离所述刷体一端能够从所述滤网的网孔伸出。较优地,还包括:梳条;所述梳条与所述清洁装置平行设置,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允许所述滤网穿过的间隙;所述梳条上设置有与所述清洁装置相对的梳齿,当所述刷毛远离所述刷体一端能够从所述滤网的网孔伸出时,所述梳齿能够对所述刷毛从所述滤网的网孔伸出的部分进行清洁。较优地,所述上导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在所述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导向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并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导向轮能够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为圆心做旋转运动,用以使所述第一导向轮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滚动;和/或,所述下导向装置包括第二连接轴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连接在所述框架的下端,所述第二导向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并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向轮能够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线为圆心做旋转运动,用以使所述第二导向轮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滚动。较优地,还包括圆形的上驱动部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驱动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上驱动部件旋转;所述第一连接轴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轴在所述框架的上端均匀布设;在所述上驱动部件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形状为与所述第一导向轮相适配的圆弧形,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缺口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第一连接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使所述上驱动部件旋转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导向轮啮合,进而通过所述第一导向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带动所述框架运动;和/或,还包括圆形的下驱动部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下驱动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下驱动部件旋转;所述第二连接轴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轴在所述框架的下端均匀布设;在所述下驱动部件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形状为与所述第二导向轮相适配的圆弧形,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缺口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第二连接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使所述上驱动部件旋转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二导向轮啮合,进而通过所述第二导向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带动所述框架运动。较优地,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刷体和布设在所述刷体表面的刷毛时,所述上驱动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刷体的上端和/或所述下驱动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刷体的下端,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上驱动部件或所述下驱动部件上,并通过所述上驱动部件或所述下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刷体带动所述刷毛旋转。本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的防尘结构,所述换热器(1)具有迎风面(11)和背风面(12),空气能够从所述迎风面(11)的一侧通过所述换热器(1)流向所述背风面(1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包括:过滤装置(2)、清洁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过滤装置(2)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过滤装置(2)在所述迎风面(11)一侧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背风面(12)一侧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清洁装置(3)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上,当所述过滤装置(2)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清洁装置(3)能够抵接在所述过滤装置(2)上,用以清洁所述过滤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的防尘结构,所述换热器(1)具有迎风面(11)和背风面(12),空气能够从所述迎风面(11)的一侧通过所述换热器(1)流向所述背风面(1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包括:过滤装置(2)、清洁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过滤装置(2)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过滤装置(2)在所述迎风面(11)一侧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背风面(12)一侧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清洁装置(3)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上,当所述过滤装置(2)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清洁装置(3)能够抵接在所述过滤装置(2)上,用以清洁所述过滤装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过滤装置(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过滤装置(2)与所述换热器(1)的两端平齐或超出所述换热器(1)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清洁装置(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还能用以驱动所述清洁装置(3)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导轨(6)和/或下导轨(7);所述过滤装置(2)连接在所述上导轨(6)和/或所述下导轨(7)上,并能够沿所述上导轨(6)和/或所述下导轨(7)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导轨或下导轨(7)上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4)电连接,当所述过滤装置(2)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能够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进而控制所述驱动装置(4)停止工作。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导轨(6)或下导轨(7)上设置有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4)电连接,当所述过滤装置(2)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触发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进而控制所述驱动装置(4)停止工作。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框架(21)和滤网(22),所述滤网(22)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21)上;所述框架(21)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上导轨(6)上和/或所述框架(21)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导轨(7)上,使所述框架(21)能够带动所述滤网(22)沿所述上导轨(6)和/或所述下导轨(7)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导轨(6)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61)和/或在所述下导轨(7)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当所述第一导向槽(61)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同时存在时,所述第一导向槽(61)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相互对称;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上导向装置(23)和/或下导向装置(24),所述上导向装置(23)连接在所述框架(21)的上端和/或所述下导向装置(24)连接在所述框架(21)的下端,所述上导向装置(23)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61)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槽(61)内运动,和/或,所述下导向装置(24)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运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61)包括第一导向段a(611)、第一弯曲段(612)和第一导向段b(613);所述第一导向段a(611)与所述迎风面(11)平行,并位于所述迎风面(11)正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段b(613)与所述背风面(12)平行,并位于所述背风面(12)正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段a(611)、所述第一弯曲段(612)和所述第一导向段b(613)依次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槽包括第二导向段a、第二弯曲段和第二导向段b;所述第二导向段a与所述迎风面平行,并位于所述迎风面正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段b与所述背风面平行,并位于所述背风面正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段a、所述第二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导向段b依次连接;所述框架(21)和所述滤网(22)均采用柔性材质制作,使所述框架(21)在沿所述第一弯曲段(612)和/或所述第二弯曲段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滤网(22)弯曲。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3)包括圆柱形的刷体(31)和布设在所述刷体(31)表面的刷毛(3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辉李汉成王敏燕许华飞肖艺田雅颂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