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0102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室内换热器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条第一换热管、多条第二换热管及多条第三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及第三换热管的管径均大于第二换热管的管径;多条第一换热管依次串联组成一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及第三换热管组成多个第二换热管组;多个第二换热管组并联连接于第一换热管组,且至少两第二换热管组的第三换热管连通于同一旁通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管设置不同的管径,并合理设置不同管径的换热管的连接关系,从而整体提高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节约了用以连通室内换热器与四通阀的冷媒管的数量。

Indoor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door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which comprises an indoor heat exchanger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heat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heat pipes and a plurality of third heat pipe,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tube three heat pipe diameter is greater than second heat pipe diameter; a plurality of first heat pipe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successively a first heat pipe group; second and three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tube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econd heat transfer tubes; a plurality of second heat transfer tub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tubes, and at least two of the second heat pipe group the third heat pipe on the same side through a.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tube set different diameter of the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ing pipe connection and reasonable set of different diameters,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heat of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but also reduces the number of the refrigerant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and the four valve tube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采用弧形换热器,能与风道很好配合,空调器的换热性能较多折换热器有较大提升,同时装配工艺也相对简单,越来越多企业在室内机上采用弧形换热器。现有的弧形换热器,管径单一,且没有结合冷媒的物理特性及风速分布来合理的进行换热管的排布与连接,弧形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室内换热器,旨在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室内换热器,该室内换热器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条第一换热管、多条第二换热管及多条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管径均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所述多条第一换热管依次串联组成一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二换热管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组成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每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由多条所述第二换热管依次串联后,再依次串联至少一所述第三换热管而形成;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通过各自的第二换热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且至少两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远离第二换热管的第三换热管连通于同一旁通件;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中远离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第一换热管上设有第一冷媒口,所述旁通件上设有第二冷媒口。优选地,所述多条第一换热管、多条第二换热管及多条第三换热管自外朝内排列成多排换热管排,设置有所述第一冷媒口的所述第一换热管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最外排;及与所述旁通件连通的所述第三换热管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最内排。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与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管径相同。优选地,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范围,及相邻的两所述第三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范围均为15mm~18mm;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范围,及相邻的所述第三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范围均为13.9mm~16mm;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3.9mm~16mm。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比值范围为1.1~1.4。优选地,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前换热部及自所述前换热部的上端向后延伸的后换热部,所述前换热部的上端与所述后换热部的前端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前换热部呈朝前凸的弧形设置,和/或所述后换热部呈朝上凸的弧形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组设置于所述前换热部的上端的最外排,和/或所述后换热部的前端的最外排。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条第一换热管、多条第二换热管及多条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管径均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所述多条第一换热管依次串联组成一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二换热管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组成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每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由多条所述第二换热管依次串联后,再依次串联至少一所述第三换热管而形成;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通过各自的第二换热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且至少两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远离第二换热管的第三换热管连通于同一旁通件;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中远离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第一换热管上设有第一冷媒口,所述旁通件上设有第二冷媒口。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条第一换热管、多条第二换热管及多条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管径均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所述多条第一换热管依次串联组成一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二换热管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组成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每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由多条所述第二换热管依次串联后,再依次串联至少一所述第三换热管而形成;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通过各自的第二换热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且至少两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远离第二换热管的第三换热管连通于同一旁通件;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中远离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第一换热管上设有第一冷媒口,所述旁通件上设有第二冷媒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管设置为具有大管径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及具有小管径的第二换热管,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组成一第一换热管组,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及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组成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所述第二换热管组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大管径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增大了冷媒通过管壁与空气换热的换热面积;多个第二换热管组的并联,可在第一换热管组之后形成多个并行的冷媒流路,如此,可使得从第一换热管组流出的冷媒可分开而同时流经多个并行的冷媒流路,从而使得同一冷度的冷媒可同时通过多个冷媒流路上的换热管进行换热,增大了同一冷度冷媒的换热效率,进而增大整个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此外,至少两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第三换热管连通于同一旁通件,节约了用以连通室内换热器与四通阀的冷媒管的数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是室内换热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是室内换热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室内换热器10第一换热管组200前换热部20第二换热管组300后换热部101第一冷媒口120翅片201第二冷媒口111第一换热管114旁通件112第二换热管115七通管113第三换热管116四通管117三通管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所述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贯流风机、进风口、导风板、出风口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等。室内空气先由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内机,再经过室内换热器进入贯流风机,最后流经导风板,从出风口流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室内换热器100包括多个翅片120及并排设置的多条第一换热管111、多条第二换热112及多条第三换热管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条第一换热管、多条第二换热管及多条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管径均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所述多条第一换热管依次串联组成一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二换热管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组成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每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由多条所述第二换热管依次串联后,再依次串联至少一所述第三换热管而形成;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通过各自的第二换热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且至少两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远离第二换热管的第三换热管连通于同一旁通件;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中远离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第一换热管上设有第一冷媒口,所述旁通件上设有第二冷媒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条第一换热管、多条第二换热管及多条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管径均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所述多条第一换热管依次串联组成一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二换热管及所述第三换热管组成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每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由多条所述第二换热管依次串联后,再依次串联至少一所述第三换热管而形成;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通过各自的第二换热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且至少两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远离第二换热管的第三换热管连通于同一旁通件;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中远离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第一换热管上设有第一冷媒口,所述旁通件上设有第二冷媒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一换热管、多条第二换热管及多条第三换热管自外朝内排列成多排换热管排,设置有所述第一冷媒口的所述第一换热管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最外排;及与所述旁通件连通的所述第三换热管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最内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与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管径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夫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