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及空调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010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设备,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子换热器,沿风向间隔排列,每个子换热器包括翅片及穿接于翅片的至少一列冷媒管,翅片包括前半部和后半部,前半部相对于后半部处于风向的上游;其中,在每个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的至少前半部为平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装置,可提升化霜效率,并避免因融水积攒而容易再次凝霜的问题。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heat transfer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sub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each sub interval, the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fin and fin penetrates at least one column of the refrigerant pipe fin includes first and the second half of the first half, compared with the second par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ind; in each heat exchanger, the wind in the most upstream a refrigerant pip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fin with at least plain film. The heat exchang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defrosting efficiency, and avoid the accumulation of meltwater and easy frost problems ag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装置及空调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一种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直接关系到空调整机的能效比,为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现有空调设备的换热器普遍采用换热效率较高的开缝式、波纹式等翅片,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冬季制热工况下,室外换热器的翅片容易结霜而导致空调整机的能效降低,此时就涉及到空调设备的化霜问题,但在化霜过程中,凝霜的融水积攒在翅片上难以排尽,容易引起化霜时间延长且容易再次凝霜,导致空调设备的运行功耗增加,空调设备整机的能效比被抑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空调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子换热器,沿风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子换热器包括翅片及穿接于所述翅片的至少一列冷媒管,所述翅片包括前半部和后半部,所述前半部相对于所述后半部处于风向的上游;其中,在每个所述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的至少所述前半部为平片。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将其每个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的前半部设计为平片,即设计每个子换热器上迎风侧翅片的前半部为平片,相对于开缝片、波纹片等翅片,平片的表面相对光滑,可利于其表面的冷却水滑脱滴落,对于多个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该子换热器而言,由于制热工况下空气中的大部分水汽集中地在其翅片的前半部遇冷凝结,设计该处于风向最上游的该子换热器的翅片前半部为平片,可助于化霜工况下将其表面上的融水快速排尽,提升化霜效率,并避免因融水积攒而容易再次凝霜的问题,对于多个子换热器中除风向最上游的子换热器之外的其他子换热器而言,由于相邻子换热器之间存在间隔空间而使得风压有一定的下降,导致下风向上的子换热器容易出现结霜情况,设计该下风向上的子换热器的翅片前半部为平片,可助于化霜工况下将其表面上的融水快速排尽,提升化霜效率,并避免因融水积攒而容易再次凝霜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所述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冷媒管所穿接的所述翅片的所述后半部为平片。在本方案中,对于所有子换热器,设计其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的后半部为平片,即设计每个子换热器上处于其迎风侧那列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整体为平片,相对于开缝片、波纹片等翅片,平片的风阻较小,可以防止由于翅片后半部风阻增大导致翅片前半部上结霜情况加剧的问题,并防止化霜工况下从翅片前半部排出的水积攒在翅片后半部,从而起到助于化霜工况下将翅片表面的融水快速排尽、提升化霜效率、避免因融水积攒而容易再次凝霜的作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个的所有所述翅片均为平片。在本方案中,设置所有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个的所有翅片均为平片,这样设计可以相对减小该风向最上游处的子换热器的风阻,防止风向最下游处的子换热器上风量过小而影响其换热效率,同时,由于制热工况下空气中的大部分水汽容易在该风向最上游的子换热器上凝结,这样设计可助于化霜工况下将该风向最上游的子换热器表面上的融水快速排尽,提升化霜效率,并避免因融水积攒而容易再次凝霜的问题。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所述子换热器中,除所述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之外的其他列冷媒管所穿接的所述翅片为平片、百叶窗片、波纹片及开缝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本方案中,设置在每个子换热器中,除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之外的其他列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为平片、百叶窗片、波纹片及开缝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由于空气中的水汽在风向最上游的一列的冷媒管附近遇冷凝结后,吹向下游部位冷媒管附件的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降低,结霜程度相应减小,故而,可灵活地布置该部分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为平片、百叶窗片、波纹片及开缝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例如可设置该部分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为百叶窗片、波纹片及开缝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这样可以在空调设备的其他工况下起到增大空气换热面积的作用,保证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能效,当然,除此之外,基于各设备的实际结霜分布规律,也可设计该部分管列所穿接的翅片为平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子换热器上设有多列冷媒管的情况,同一所述子换热器上的所述多列冷媒管穿接于同一整体式的翅片,或同一所述子换热器上的多列冷媒管对应穿接于多个单列式的翅片。在本方案中,对于子换热器上设有多列冷媒管的情况,同一子换热器上的多列冷媒管穿接于同一整体式的翅片,更具体地而言,例如,整体式的翅片上开设有用于供多列冷媒管穿接的管孔,以实现使同一子换热器上的多列冷媒管穿接于同一该整体式的翅片,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当然,本方案也可设计单列式翅片与冷媒管穿接,例如,在单列式翅片上设有用于供一列冷媒管穿接的管孔,这样,同一子换热器上的多列冷媒管对应与多个单列式的翅片一一对应穿接组装,该结构中对翅片的结构设计更灵活,且便于根据实际工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翅片与管列进行搭配,例如,在需要对产品的冷凝效率进行微调时,具体如需要稍微加大风冷效率时,可根据需求选择波纹片或百叶窗片或开缝片与子换热器中位于风向中游的冷媒管列或位于风向下游的冷媒管列搭配,以达到设计需求,利于产品的精细化设计,利于提升产品的能效设计精度。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个的冷媒管管距大于等于其他所述子换热器的冷媒管管距;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个的冷媒管管径小于等于其他所述子换热器的冷媒管管径。在本方案中,设计所有子换热器中处于迎风侧的该子换热器上的冷媒管管距大于等于其他子换热器的冷媒管管距,这样可以相应减小风向上游部位的风阻,以此缩减风压梯度,避免风向下游部位的子换热器因风量不足而复热的问题,使多个子换热器上的散热效率基本均衡,避免换热短板,实现提升换热装置整体的换热效率;设置设计所有子换热器中处于迎风侧的该子换热器上的冷媒管管径小于等于其他子换热器的冷媒管管径,一方面,可以使得风向下游的子换热器上的换热面积进一步增大,以使之换热效率能够与迎风侧的子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基本均衡,另一方面,可以理解的是,位于风向最上游的子换热器设有用于供冷媒流通的出口,位于风向最下游的子换热器设有用于供冷媒流入的进口,以使风向与冷媒流向逆向,其中,通过控制位于风向最上游的子换热器的冷媒管管径较小,即冷媒流路下游的冷媒管管径较小,这样使得冷媒流路中下游冷媒的动能与上游冷媒的动能大概一致,起到降噪和提升换热效率的作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子换热器的数量为3个。在本方案中,三个子换热器所实现的冷凝量基本满足绝大多数空调设备的换热(冷凝或蒸发)负荷,当其数量过多时又会导致风向最下游的子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设计子换热器的数量为3个,可以实现兼顾设备的换热性能和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实际换热负荷也可设计子换热器的数量为2个、4个甚至4个以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子换热器包括沿风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装置及空调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子换热器,沿风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子换热器包括翅片及穿接于所述翅片的至少一列冷媒管,所述翅片包括前半部和后半部,所述前半部相对于所述后半部处于风向的上游;其中,在每个所述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的至少所述前半部为平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子换热器,沿风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子换热器包括翅片及穿接于所述翅片的至少一列冷媒管,所述翅片包括前半部和后半部,所述前半部相对于所述后半部处于风向的上游;其中,在每个所述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冷媒管所穿接的翅片的至少所述前半部为平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冷媒管所穿接的所述翅片的所述后半部为平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换热器中,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个的所有所述翅片均为平片。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子换热器中,除所述处于风向最上游的一列之外的其他列冷媒管所穿接的所述翅片为平片、百叶窗片、波纹片及开缝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子换热器上设有多列冷媒管的情况,同一所述子换热器上的所述多列冷媒管穿接于同一整体式的翅片,或同一所述子换热器上的多列冷媒管对应穿接于多个单列式的翅片。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从峰林军国何杜兵郑坚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