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及移动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70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式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及移动式设备,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并用于行走的同步带(50),所述同步带(50)的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摩擦部(51)。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移动式设备的行走部件为同步带,而同步带在行走过程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而且由于同步带的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摩擦部,因此使用时能够避免移动式设备在光滑的地面行走时出现的容易打滑的问题,而且正是由于同步带的存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移动式设备行走姿态更加平稳,而且噪音较低。

Variable speed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for mobil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及移动式设备
本技术涉及移动式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及移动式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移动式设备,例如,扫地机器人,其在不同地面及地形的通过性(或者称为通过不同高度地面的能力,简称过坎能力)及行走姿态的稳定性的优劣通常与该移动式设备的驱动方式有关。以扫地机器人为例,目前,为实现扫地机器人在不同地面及地形的通过性及行走姿态的稳定性,通常采用驱动轮悬挂的方式实现。具体的,扫地机器人一般包括机身、与机身固定的固定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减速齿轮箱以及与所述减速齿轮箱连接的用于行走的轮胎,所述轮胎与减速齿轮箱通过转轴与所述机身可转动连接。另外,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挂钩等结构与所述减速齿轮箱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同样通过挂钩等结构与所述固定架连接。当遇到不平整地面时,轮胎和减速齿轮箱一起随着弹簧根据重力和地面情况而绕转轴摆动,从而增加所述扫地机器人的过坎能力。然而,上述扫地机器人由于其是通过圆柱形轮胎实现行走的,这种圆柱形轮胎在光滑的地砖上摩擦力不足,容易打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轮胎容易打滑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及移动式设备,该移动式设备能够防止其在光滑的地砖上移动时打滑,而且该移动式设备行走姿态平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并用于行走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摩擦部。优选地,所述摩擦部设置为多个平行的锯齿。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减速齿轮箱、与所述减速齿轮箱的输出轴连接的中间传动部,所述中间传动部与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中间传动部包括驱动轮、从动轮以及具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摆动轮架,所述减速齿轮箱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并与该第一轴孔间隙配合,所述摆动轮架包括从所述第二轴孔延伸出的平行轴,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分别套装在所述输出轴以及所述平行轴上,所述同步带分别套装在所述驱动轮与从动轮的外圈并与所述驱动轮、所述从动轮均为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变速装置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减速齿轮箱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轮架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优选地,所述弹性件通过挂钩分别与所述减速齿轮箱以及摆动轮架连接。优选地,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轮盖,该轮盖安装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驱动轮的外侧。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式设备,所述移动式设备包括安装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主体上的所述的变速装置。优选地,所述移动式设备为扫地机器人,所述安装主体为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机体。在本技术中,由于移动式设备的行走部件为同步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圆柱形轮胎,本技术方案中的同步带在行走过程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而且由于同步带的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摩擦部,因此使用时能够避免移动式设备在光滑的地面行走时出现的容易打滑的问题,而且正是由于同步带的存在,使用时,本技术中的移动式设备行走姿态更加平稳,而且噪音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式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图1所示的移动式设备的工作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0:减速齿轮箱;11:输出轴;20:摆动轮架;21:第一轴孔;22:第二轴孔;23:平行轴;30:驱动轮;40:从动轮;50:同步带;51:摩擦部;60:弹性件;70:轮盖;80:安装主体;A:弹簧拉力方向;B:机器运行方向;100:台阶;a:摆动轮架与减速齿轮箱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传动组件连接并用于行走的同步带50,所述同步带50的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摩擦部51。在本技术中,由于移动式设备的行走部件为同步带50,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圆柱形轮胎,本技术方案中的同步带50在行走过程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而且由于同步带50的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摩擦部51,因此使用时能够避免移动式设备在光滑的地面行走时出现的容易打滑的问题,而且正是由于同步带50的存在,使用时,本技术中的移动式设备行走姿态更加平稳,而且噪音较低。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可以是驱动电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驱动方式。另外,对于摩擦部51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摩擦部51可以是设置在同步带51表面的能够增大摩擦力的花纹。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部51设置为多个平行的锯齿。具体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减速齿轮箱10、与减速齿轮箱10的输出轴11连接的中间传动部,所述中间传动部与同步带50传动连接。使用时,驱动单元启动后,首先将动力传递至减速齿轮箱10(当驱动单元为驱动电机时,减速齿轮箱10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然后减速齿轮箱10通过其输出轴11将动力再传递至中间传动部,最后通过该中间传动部带动同步带50行走。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和图3,所述中间传动部可以包括驱动轮30、从动轮40以及具有第一轴孔21和第二轴孔22的摆动轮架20,所述减速齿轮箱10的输出轴11穿过第一轴孔21并与该第一轴孔21间隙配合,所述摆动轮架20包括从第二轴孔22延伸出的平行轴23,所述驱动轮30与从动轮40分别套装在输出轴11以及平行轴23上,所述同步带50分别套装在驱动轮30与从动轮40的外圈并与驱动轮30、从动轮40均为传动连接。使用时,来自驱动单元的动力通过减速齿轮箱10的输出轴11传递至驱动轮30,然而驱动轮30带动同步带50行走,其中,从动轮40和驱动轮30共同支撑同步带50。另外,为了在使用时提高移动式设备的过坎能力,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弹性件60(例如,所述弹性件60为拉伸弹簧),所述弹性件60的一端与减速齿轮箱10连接,所述弹性件60的另一端与摆动轮架20连接。如图4所示,使用时,当移动式设备遇到台阶100时,从动轮40受到台阶100阻力向上逆时针转动,驱动轮30由于输出轴11的作用不能上下运动,而是会围绕输出轴11逆时针转动,此时摆动轮架20与减速齿轮箱10的夹角a减小,从而弹性件60被拉伸,此时弹性件60会给驱动轮一个反方向的更大的力(比之前稍大的力,如图4所示,箭头A所指的方向为弹性件拉力方向,箭头B所指的方向为机器运行方向),使爬坡更为容易。一般情况下,使用时,本技术中提供的移动式设备能够在任何地面(例如,地板,地砖,地毯等)上容易地通过5mm以上的台阶。其中,所述弹性件60的安装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挂钩安装,具体的,所述弹性件60通过挂钩分别与减速齿轮箱10以及摆动轮架20连接。另外,为了保护从动轮40和驱动轮30,所述变速装置还可以包括轮盖70,该轮盖70安装在从动轮40与驱动轮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及移动式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并用于行走的同步带(50),所述同步带(50)的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摩擦部(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并用于行走的同步带(50),所述同步带(50)的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摩擦部(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51)设置为多个平行的锯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减速齿轮箱(10)、与所述减速齿轮箱(10)的输出轴(11)连接的中间传动部,所述中间传动部与所述同步带(50)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设备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部包括驱动轮(30)、从动轮(40)以及具有第一轴孔(21)和第二轴孔(22)的摆动轮架(20),所述减速齿轮箱(10)的输出轴(11)穿过所述第一轴孔(21)并与该第一轴孔(21)间隙配合,所述摆动轮架(20)包括从所述第二轴孔(22)延伸出的平行轴(23),所述驱动轮(30)与所述从动轮(40)分别套装在所述输出轴(11)以及所述平行轴(23)上,所述同步带(50)分别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