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发光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8339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7:1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排放系统,其包括:尾管,尾管构造成发出第一发射;隔热护罩,隔热护罩邻近尾管定位并且具有护罩基底。半导体层位于护罩基底上并且构造成将第一发射转换为第二发射。包覆成型件定位在半导体层上方。

Photoluminescence emission system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vehicle emission system, which includes tail pipe, the tail pipe is constructed to send out the first launch, the heat shield, the heat shiel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tail tube, and the shield base. The semiconductor layer is located on the shield base and is constructed to convert the first emission to second emission. The coated forming parts are located above the semiconductor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致发光排放系统
本公开总的来说涉及排放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光致发光排放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使用的照明系统可提供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观体验。因此,期望在车辆的某些部分中结合这种照明系统以提供重点照明和功能性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排放系统,其包括尾管,尾管构造成发出第一发射。邻近尾管定位的隔热护罩具有护罩基底。半导体层位于护罩基底上。半导体层构造成将第一发射转换为第二发射。包覆成型件定位在半导体层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排放部件,排放部件构造成发出具有大于大约800nm的波长的第一发射。隔热护罩邻近排放部件定位。光源定位在隔热护罩上且构造成吸收第一发射并且发出第二发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尾管,尾管构造成发出第一发射。隔热护罩邻近尾管定位。半导体层邻近隔热护罩定位并且构造成吸收第一发射并且发出第二发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标和特征。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排放系统的车辆的前部透视图;图2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后部的透视图;图3为沿图2的线III截取的排放系统的截面图;以及图4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3的区域IV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额外的特征和益处将在详细说明中阐述,详细说明对于通过实施如下描述中所述的专利技术结合权利要求和附图的描述或认知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本文所使用的,当术语“和/或”用于列举一个或多个物品时,其意味着所列举物品中的任意一个可单独使用,或者所列举物品中的两个或更多可并用。例如,如果一个构造描述为包含部件A、B和/或C,那么,该构造可仅包含A、仅包含B、仅包含C;包含A和B的组合;包含A和C的组合;包含B和C的组合;或包含A、B和C的组合。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的关系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个实体或动作区分开,并不是需要或暗示在这些实体或动作之间有任何实际的关系或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其任何其它变化旨在覆盖非专用性的内含物,从而过程、方法、物品或包括一系列元件的设备不仅包括这些元件,也可包括对于该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没有明确列出的或固有的其它元件。在没有更多的约束的情况下,前缀“包括……”的元件不会在过程、方法、物品或包括元件的设备中排除额外的相同元件的存在。现参考图1至图4,参考数字10大体上指代具有排放系统14的车辆。排放系统14包括尾管18,尾管18定位在车辆10的后部。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尾管18可构造成发出第一发射22。隔热护罩26邻近尾管18定位并且包括护罩基底30,护罩基底30限定至少一个表面34。半导体层38构造成转换第一发射22为第二发射42。换句话说,半导体层38构造成吸收第一发射22并且发出第二发射42。可选的包覆成型件46定位在半导体层38上。现参考图1,如上已经解释的,车辆10包括排放系统14。排放系统14包括多个排放系统部件,排放系统部件包括排气歧管54、排气下管58和催化转化器62、共鸣器66、消声器70和尾管18。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排放系统14连接至发动机74。发动机74构造成燃烧燃料和氧气以产生车辆10的运动力。在燃料和氧气的燃烧期间,产生加热的排气并且排气从发动机74传递进入排放系统14。加热的排气朝向尾管18运行穿过排放系统14并且在车辆10的后部的后方喷射出。在操作中,来自排气的热量传递至排放系统部件并导致排放系统部件加热。在持续使用发动机74后并且因此通过排放系统14传递排气的热量,排气排放部件可被加热至高于大约100℃、200℃、300℃、400℃、500℃、600℃或高于大约700℃的温度。由于排放系统14的部件被加热,热辐射可作为第一发射22从部件(例如,尾管18)发出。第一发射22的热辐射可在电磁波谱的红外波段或可见波段。例如,第一发射22的红外的实施例可具有小于大约1500nm、1400nm、1300nm、1200nm、1100nm、1000nm、900nm、800nm或大约750nm的波长。如在下面更详细的描述中解释的,第一发射22(例如,具有足够低的波长的红外光)可被用于激发半导体层38发出第二发射42,第二发射42处于比第一发射22更短的波长(例如,可见光)。现参考图2,车辆10的后部可包括保险杠8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保险杠80可包括缺口部分,其中在缺口部分中隔热护罩26定位在尾管18上方。隔热护罩26可用于保护保险杠80的材料免受尾管18经历的高温。来自尾管18的热量通过对流热或通过第一发射22传递至隔热护罩26和保险杠80。在隔热护罩26的表面34上定位的可为光源84。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光源84可为被动光源。例如,光源84可以不利用电力并且可不包括相关的传统灯光的电气连接和电线。光源84可包括半导体层38和包覆成型件46。光源84构造成相对于车辆10以向下和向后的定向发出第二发射42。例如,光源84可以向下的方式发出第二发射42以照亮在车辆10下方的空间。光源84可定位在隔热护罩26的一部分(例如,如图所示)或隔热护罩26的全部上。应当理解的是,在隔热护罩26上被光源84覆盖的更大的区域可导致车辆10下方空间的照明增加和车辆10的向后的第二发射42的发射增强。现参考图3和图4,光源84被示出为定位在隔热护罩26上的多层构造。光源84包括约束层(tielayer)92、半导体层38和包覆成型件46。护罩基底30可由金属、聚合物和/或陶瓷材料形成,其构造成抵抗车辆10经受的环境条件以及来自尾管18的高温和辐射(例如,第一发射22)。约束层92定位在护罩基底30的表面34上。约束层92可为粘附材料(例如,透明的或其他的压敏型粘合剂),其构造成将半导体层38连接至表面34。应当理解的是,一个或多个紧固或连接结构可额外使用或替代约束层92使用。例如,约束层92可替代为具有(例如,完整限定的)机械紧固件的光源基底,该机械紧固件构造成连接光源84至隔热护罩26。如上述解释的,半导体层38构造成发出光。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半导体层38可构造成响应于接收激发发射而发出光。半导体层38可包括粘合剂38A和光致发光半导体材料38B。粘合剂38A悬浮光致发光半导体材料38B。粘合剂38A可为光学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聚碳酸酯、聚酯和/或聚氯乙烯也可被使用。光致发光半导体材料38B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量子点。量子点为纳米级半导体器件,其在所有三个空间维度中紧密限制电子或电子空穴并且可为光致发光的。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可通过控制量子点的粒径而对特定波长操纵。量子点可具有在大约1nm至大约10nm之间或大约2nm至大约6nm之间的范围的半径或量子点最长长度的一半距离。更大的量子点(例如,5至6nm的半径)发出更长波长的光,导致光的颜色为诸如橙色或红色的颜色。更小的量子点(例如,2至3nm的半径)发出更短波长的光,导致诸如蓝色或绿色的颜色。应当理解的是,由量子点发射的光的波长可取决于量子点的具体成分而不同。量子点通常产生单色光。量子点的示例性成分包括掺杂有(例如,涂布)Yb-Er、Y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致发光排放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排放系统,包括:尾管,所述尾管构造成发出第一发射;隔热护罩,所述隔热护罩邻近所述尾管定位并且具有护罩基底;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位于所述护罩基底上并且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发射转换为第二发射;以及包覆成型件,所述包覆成型件定位在所述半导体层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31 US 15/252,3271.一种车辆排放系统,包括:尾管,所述尾管构造成发出第一发射;隔热护罩,所述隔热护罩邻近所述尾管定位并且具有护罩基底;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位于所述护罩基底上并且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发射转换为第二发射;以及包覆成型件,所述包覆成型件定位在所述半导体层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半导体层包括多个量子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多个量子点悬浮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包覆成型件是至少部分透明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放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发射朝向所述尾管发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放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具有大于大约800nm的波长,并且所述第二发射具有小于大约800nm的波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半导体层定位在所述隔热护罩和所述尾管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包覆成型件限定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构造成成形所述第二发射。9.一种车辆,包括:排放部件,所述排放部件构造成发出具有大于大约800nm的波长的第一发射;隔热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图尔特·C·萨尔特保罗·肯尼斯·德洛克达拉·卡摩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