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946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呈U形,容器主体的内壁为连续的平滑曲面,其上端口为敞口结构,底部为封闭结构,所述底部内侧设有圆形平端面。容器主体的外部设有定位装置及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设于定位装置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应容器作为化学反应的载体,保证了所有液体能够汇流至反应容器底部的同时,降低了吸液装置插在容器最低端时的定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涉及一种医学检测器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医学检测领域,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正逐步取代板式酶标和半自动产品,成为免疫检测领域的主导产品。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待测样本中对应发光底物液的发光强度,来实现对样本中所含的特定物质成分及含量的测定。在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的过程中,反应容器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待测样品与检测试剂反应的载体,是液体混匀、恒温孵育、清洗分离及催化发光等检测步骤不可缺少的化学仪器。反应容器有两种形式,一种多连杯式反应容器,一种为独立反应容器,多连杯式反应容器为六个以上十个以下的反应容器相互串接而成,对用户使用有诸多限制,必须同时测试多个样本,当样本的数量小于反应容器的数量时,会造成溶剂及试剂的浪费。独立反应容器即为单个的反应容器,在免疫检测领域较多连杯式反应容器的应用更为广泛。现有的反应容器为外部光滑的圆柱形的敞口结构,反应容器的反应孔的截面为正方形,反应容器的下端面为平面,在清洗分离的旋转混匀过程中,反应液会在下端面的顶角位置产生液体阻滞的情况,无法达到将待测样品与检测试剂充分混匀的效果,在清洗分离的吸液过程中,由于下端面为平面,液体在反应容器内无法形成一个有利的汇流点,不利于吸液针将反应容器内的液体彻底吸取,使得分离效果不佳,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容器在清洗分离过程中出现分离不彻底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为U形,容器主体的内壁为连续平滑曲面,其上端口为敞口结构,底部为封闭结构,所述底部内侧设有圆形平端面。所述容器主体的外部设有定位装置及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设于定位装置上方,所述抓取装置与所述容器主体外侧的机械手连接用于固定容器主体。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的上端口的直径为5毫米至15毫米。优选地,所述圆形平端面的直径为1毫米至5毫米。优选地,所述抓取装置为抓取卡环。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卡环。优选地,所述机械手(7)上设有机械手凹槽(8),所述抓取装置落入机械手凹槽(8)内部。本技术的反应容器,由于其为U形结构设计,容器主体的内壁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在进行清洗分离时,容器主体内部无液体滞留死角,保证了待测样品与检测试剂之间能够充分混匀。由于在容器主体的底部设置了圆形平端面,液体在容器主体内随着液面的下降最终汇流至平端面上,保证了所有液体能够汇流至反应容器底部的同时,降低了吸液装置插在容器最低端时的定位难度,能够将反应容器内的液体彻底吸出。由于在容器主体的外部设置了定位装置,提高了容器主体在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上的定位精度,提高了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由于在容器主体的外部设置了抓取装置,抓取装置能够卡合在机械手上,避免了反应容器脱落造成检测故障,提高了仪器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反应容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反应容器与机械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容器主体1,上端口2,抓取卡环3,定位卡环4,圆形平端面5,反应容器盛放机构6,机械手7,机械手凹槽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1为U形,其上端口2为敞口结构,上端口2的直径为10毫米,容器主体1的内壁为连续的光滑曲面,其底部设有平端面5,平端面5直径为4毫米。容器主体1的外部设有抓取卡环3与定位卡环4,抓取卡环3设于定位卡环4的上方。如图2,容器主体1置于反应容器盛放机构6内,定位卡环4卡合于反应容器盛放机构6上方,使容器主体1精准的定位于反应容器盛放机构6的内部。机械手7在移动反应容器1时,抓取卡环3落入机械手凹槽8内,确保机械手7在移动时容器主体1不会发生脱落。工作过程:在进行待测样本与检测试剂之间化学反应时,将待测样本与检测试剂注入容器主体1内,机械手7卡接于容器主体1外部,抓取卡环3落入机械手凹槽8内,机械手8往复摇动使待测样本与检测试剂充分反应,容器主体1内的液体沿内壁滑落至容器主体1的底部,待测样本与检测试剂的充分反应后,机械手7将容器主体1置于反应容器盛放机构6内,进行光化学检测。在进行清洗分离的吸液过程时,液体在容器主体1内随着液面的下降最终汇流至圆形平端面5上,保证了所有液体能够汇流至容器主体1底部的同时,降低了吸液装置插在容器最低端时的定位难度,能够将反应容器内的液体彻底吸出。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不能理解为是对本技术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技术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技术包括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1),所述容器主体(1)呈U形,容器主体(1)的内壁为连续的平滑曲面,其上端口(2)为敞口结构,底部为封闭结构,所述底部内侧设有圆形平端面(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1),所述容器主体(1)呈U形,容器主体(1)的内壁为连续的平滑曲面,其上端口(2)为敞口结构,底部为封闭结构,所述底部内侧设有圆形平端面(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外部设有定位装置及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设于定位装置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与所述容器主体(1)外侧的机械手(7)连接用于固定容器主体(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青山刘聪纪良心李炎晖宋启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鸣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