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115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包括钉仓架、钉仓、抵钉座、切割刀、推钉组件以及驱动机构,钉仓、抵钉座连接在钉仓架上,钉仓位于钉仓架与抵钉座之间,钉仓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刀槽、钉孔,滑刀槽位于钉仓上表面的中轴上,钉孔位于滑刀槽的两侧,吻合器还包括套设在钉仓架、抵钉座外部的短套,当向前部移动短套,抵钉座下压与钉仓相配合;当驱动机构驱动切割刀、推钉组件同时进行动作时,切割刀逐渐从滑刀槽内伸出,推钉组件推动钉仓内的钉进行缝合的动作先于切割刀伸出滑刀槽进行切割的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简化手术,并实现完全侧方线性吻合,有效减少狭窄、反流的发生,减少手术的创面,缩短恢复时间和改善患者术后形象。

A linear cutting stapler translumina brid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
技术介绍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世界首位。就目前食管癌的治疗现状,其5年生存率短期内难以得到显著提高,而设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则是较为现实的目标。吻合口狭窄、返流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二个方面,而影响手术安全性的则是吻合口瘘。食管胃“侧侧吻合”是国内外新近开展的一种新型吻合方式,多方文献报道其防狭窄、抗返流和防吻合口瘘的特性明显优于目前常规使用的端端吻合。侧侧吻合不同于传统端端吻合有专门圆形吻合器一次成型,该术式先行由器械侧方线形吻合,最后关闭对合食管残端与胃管残口需要由手工操作完成,而食管胃组织结构特点本身的不同(操作过程中食管因纵行肌越缩越小,反之胃残口则越扩越大),致使对合困难,操作繁琐;CollardJM式的吻合,其结果类同于侧侧吻合+圆形吻合,结果虽然防狭窄效果明显,但由于圆形吻合的存在导致抗反流作用减弱;Orringer改进后吻合口接近线形,但食管三角形尖端部分是吻合口愈合的潜在不安全点,也使得吻合更为繁琐。作为侧侧吻合的食管胃“侧方、线形吻合”是侧侧吻合的灵魂,是防狭窄、抗反流的基础,我们采用“器械+手工”将食管完全侧方线形吻合于胃管上后,最后将食管残端自行关闭,实现了食管胃的完全“侧方、线形”吻合,进一步的临床随访研究表明,防狭窄、反流检测效果更优。但最后手工操作关闭残口部分依然繁琐,手术时间较传统端端吻合增加20分钟以上。在侧侧吻合领域,所用器械为直线形切割缝合器,并非专属器械,其结果需要另行手工处理关闭残余的食管及胃管上的残余端口,而手工关闭的过程、方式直接影响了手术效果。也即:目前侧侧吻合方式是适应和将就器械,而不是让器械来服务于手术。目前用于消化道重建的手术器械均由国外研发生产,国内仿制居多。这些国外器械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无法汇总到国外厂家得到及时的改进更新。而将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已有优质基础的厂家,进行改进、创新,进而设计新器械是国内厂家升级创新的优势和源泉。参见公开号为10510580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缝合器,以及其他直线型切割缝合器都限于直线切割开放的手术,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腔镜下的手术将越来越被广泛使用,需要腔镜下的间桥式侧侧吻合器填补微创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包括钉仓架、钉仓、抵钉座、切割刀、推钉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的切割刀、推钉组件同时进行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钉仓、抵钉座连接在所述的钉仓架上,所述的钉仓位于所述的钉仓架与所述的抵钉座之间,所述的钉仓的上表面开设有从其后部延伸至前部的滑刀槽、从其后部分布至前部的多个钉孔,所述的滑刀槽位于所述的钉仓上表面的中轴上,所述的钉孔位于所述的滑刀槽的两侧,所述的吻合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的钉仓架、抵钉座外部的短套,当向前部移动所述的短套,所述的抵钉座下压与所述的钉仓相配合;当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切割刀、推钉组件同时进行动作时,所述的切割刀逐渐从所述的滑刀槽内伸出,所述的推钉组件推动所述的钉仓内的钉进行缝合的动作先于所述的切割刀伸出所述的滑刀槽进行切割的动作。优选地,所述的吻合器还包括压刀弹簧,所述的压刀弹簧始终给予所述的切割刀靠在所述的钉仓内底面上的弹性力。通过设置所述的压刀弹簧使得所述的切割刀在进行滑动时始终被所述的压刀弹簧抵住在钉仓底面上而不会晃动,使得吻合器不受任何角度的操作影响,也不会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的钉仓的上表面相抵。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压刀弹簧设置在所述的抵钉座上。优选地,所述的滑刀槽在所述的钉仓上表面后部开设的起始位置前于所述的钉仓上表面后部首个所述的钉孔的开设位置。通过对所述的滑刀槽、钉仓的开设位置,实现缝合先于切割,优化手术过程。优选地,所述的钉仓内设置有切割刀导向部,所述的切割刀导向部具有与所述的钉仓内底面相连接向上方延伸的抬刀斜面、与所述的抬刀斜面相连接向所述的钉仓前部延伸的切割平面,当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切割刀进行动作时,所述的切割刀从所述的抬刀斜面滑动至所述的切割平面。通过设置所述的切割刀导向部,使所述的切割刀从所述的滑刀槽内伸出,实现对组织的切割,同时配合实现缝合的动作先于切割的动作。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切割刀在所述的抬刀斜面上滑动时,所述的切割刀逐渐从所述的滑刀槽伸出;当所述的切割刀在所述的切割平面上滑动时,所述的切割刀进行切割的动作。优选地,所述的抵钉座一端与所述的钉仓架可拆卸地转动连接,所述的短套套设在所述的抵钉座、钉仓架转动连接的一端。通过操作所述的短套的前后移动实现所述的抵钉座、钉仓的配合。优选地,所述的切割刀具有刀杆、连接在所述的刀杆端部的刀头,所述的刀头的上部有进行切割动作的切割刃,当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切割刀进行动作时,所述的切割刃逐渐从所述的滑刀槽内伸出。优选地,所述的推钉组件包括推撬片、推钉撬,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推撬片从所述的钉仓的后部向前部移动,所述的推撬片推动所述的推钉撬进行动作。优选地,所述的钉仓座表面设置有刻度。便于对缝合的位置有更为精准的把握。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能够完成微创环境下对食管胃的侧方线性吻合一次成型,将免除原有手术设计中“器械+手工”中繁琐且不确切的手工操作部分,简化手术,并实现“完全侧方线性吻合”,有效减少狭窄、反流的发生,减少患者手术的创面,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和改善患者术后形象。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一;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4-6为本实施例的的剖视示意图二(切割刀处于不同的位置);附图7-8为本实施例的的剖视示意图二(吻合器反向使用);附图9为本实施例隐去抵钉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实施例隐去抵钉座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钉仓架;2、钉仓;20、滑刀槽;21、钉孔;22、切割刀导向部;220、抬刀斜面;221、切割平面;3、抵钉座;4、切割刀;40、刀杆;41、刀头;410、切割刃;5、短套;60、推撬片;61、推钉撬;7、压刀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10所示的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包括钉仓架1、钉仓2、抵钉座3、切割刀4、推钉组件以及驱动切割刀4、推钉组件同时进行动作的驱动机构。具体的说:钉仓2、抵钉座3连接在钉仓架1上,钉仓2位于钉仓架1与抵钉座3之间。抵钉座3一端与钉仓架1可拆卸地转动连接,吻合器还包括套设在抵钉座3、钉仓架1转动连接的一端外部的短套5,当向前部移动短套5,短套5能够不断下压和推动抵钉座3与钉仓2实现配合,完成与钉仓架1之间的定位。如图10所示:钉仓2的上表面开设有从其后部延伸至前部的滑刀槽20、从其后部分布至前部的多个钉孔21,滑刀槽20位于钉仓2上表面的中轴上,钉孔21则位于滑刀槽20的两侧,位于滑刀槽20两侧的钉孔21分别设置有至少两排,本实施例的图示中以三排为例,相邻两排钉孔21交替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包括钉仓架、钉仓、抵钉座、切割刀、推钉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的切割刀、推钉组件同时进行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钉仓、抵钉座连接在所述的钉仓架上,所述的钉仓位于所述的钉仓架与所述的抵钉座之间,所述的钉仓的上表面开设有从其后部延伸至前部的滑刀槽、从其后部分布至前部的多个钉孔,所述的滑刀槽位于所述的钉仓上表面的中轴上,所述的钉孔位于所述的滑刀槽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吻合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的钉仓架、抵钉座外部的短套,当向前部移动所述的短套,所述的抵钉座下压与所述的钉仓相配合;当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切割刀、推钉组件同时进行动作时,所述的切割刀逐渐从所述的滑刀槽内伸出,所述的推钉组件推动所述的钉仓内的钉进行缝合的动作先于所述的切割刀伸出所述的滑刀槽进行切割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包括钉仓架、钉仓、抵钉座、切割刀、推钉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的切割刀、推钉组件同时进行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钉仓、抵钉座连接在所述的钉仓架上,所述的钉仓位于所述的钉仓架与所述的抵钉座之间,所述的钉仓的上表面开设有从其后部延伸至前部的滑刀槽、从其后部分布至前部的多个钉孔,所述的滑刀槽位于所述的钉仓上表面的中轴上,所述的钉孔位于所述的滑刀槽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吻合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的钉仓架、抵钉座外部的短套,当向前部移动所述的短套,所述的抵钉座下压与所述的钉仓相配合;当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切割刀、推钉组件同时进行动作时,所述的切割刀逐渐从所述的滑刀槽内伸出,所述的推钉组件推动所述的钉仓内的钉进行缝合的动作先于所述的切割刀伸出所述的滑刀槽进行切割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吻合器还包括压刀弹簧,所述的压刀弹簧始终给予所述的切割刀靠在所述的钉仓内底面上的弹性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刀弹簧设置在所述的抵钉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刀槽在所述的钉仓上表面后部开设的起始位置前于所述的钉仓上表面后部首个所述的钉孔的开设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内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吻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叶挺姚建清陆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