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的起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409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起吊结构,该起吊结构包括吊臂、第一卷扬机构、吊钩组件和第一滑轮组,吊臂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的下端可枢转地设置在转台上,第一滑轮组包括固定在主体部上的第一导向滑轮,第一卷扬机构的第一钢丝绳绕过第一滑轮组与吊钩组件相连,其中,吊臂还包括设置在该主体部顶面上的延伸部,起吊结构还包括第二卷扬机构和第二滑轮组,第二卷扬机构设置在转台上,第二滑轮组包括固定在延伸部上的第二导向滑轮,第二卷扬机构的第二钢丝绳绕过第二滑轮组与吊钩组件相连。通过在吊臂的主体部上设置延伸部可以实现在起吊结构中布置多组滑轮组和卷扬机构,从而提高了起吊结构的起吊能力,实现较重货物的起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机的起吊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起重机的起吊机结构。
技术介绍
图1中所示的是一种常见的起重机的起吊结构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该起吊结 构包括吊臂10、卷扬机构、吊钩和滑轮组,所述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起重机的转台50上,吊 臂10的下端可枢转地设置在转台50上,所述卷扬机构的钢丝绳绕过所述滑轮组与所述吊 钩相连。但是,利用单独的卷扬机构和滑轮组无法实现超大重量(如,500吨及以上重物)的 起吊。因此,如何利用起重机起吊超大重量的重物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起吊结构,所述起吊结构可以实现超大重 物的起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起吊结构,该起吊结构包括吊 臂、第一卷扬机构、吊钩组件和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一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起重机的转台 上,所述吊臂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的下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转台上,所述第一滑轮组包 括固定在所述主体部上的第一导向滑轮,所述第一卷扬机构的第一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一滑 轮组与所述吊钩组件相连,其中,所述吊臂还包括设置在该主体部顶面上的延伸部,所述起 吊结构还包括第二卷扬机构和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二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台上,所述第 二滑轮组包括固定在所述延伸部上的第二导向滑轮,所述第二卷扬机构的第二钢丝绳绕过 所述第二滑轮组与所述吊钩组件相连。优选地,所述吊钩组件包括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与所述第一钢丝 绳相连,所述第二吊钩与所述第二钢丝绳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轮组和所述第二滑轮组的倍率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吊钩固定连接的第一动滑轮,所述第 二滑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吊钩固定连接的第二动滑轮。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轮组包括一对所述第一导向滑轮,该一对第一导向滑轮分别 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顶面的左右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卷扬机构具有多根所述第一钢丝绳,所述起吊结构包括与所述 多根第一钢丝绳相对应的多组所述第一滑轮组,该多组所述第一滑轮组的多对所述第一导 向滑轮沿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轮组包括一对所述第二导向滑轮,该一对第二导向滑轮分别 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左右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二卷扬机构具有多根所述第二钢丝绳,所述起吊结构包括与所述多根第二钢丝绳相对应的多组所述第二滑轮组,该多组所述第二滑轮组的多对所述第二导向滑轮沿所述延伸部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优选地,所述起吊结构还包括控制器,驱动所述第一卷扬机构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第二卷扬机构的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起吊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固定端的第一拉力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固定端的第二拉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拉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在吊臂的主体部上设置延伸部可以实现在起吊结构中布置多组滑轮组和卷扬机构,从而提高了起吊结构的起吊能力,实现较重货物的起吊。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起吊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起吊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吊臂11主体部12延伸部20第一卷扬机构21第一钢丝绳30第一吊钩41第一导向滑轮 42第一动滑轮50转台60第二卷扬机构61第二钢丝绳71第二导向滑轮72第二动滑轮80第二吊钩90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图2中的方向。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起吊结构,该起吊结构包括吊臂10、第一卷扬机构20、吊钩组件和第一滑轮组,第一卷扬机构20设置在起重机的转台50上, 吊臂 10包括主体部11,该主体部11的下端可枢转地设置在转台50上,第一滑轮组包括固定在主体部11上的第一导向滑轮41,第一卷扬机构20的第一钢丝绳21绕过第一滑轮组与所述吊钩组件相连,其中,吊臂10还包括设置在该主体部11顶面上的延伸部12,所述起吊结构还包括第二卷扬机构60和第二滑轮组,第二卷扬机构60设置在转台50上,第二滑轮组包括固定在延伸部12上的第二导向滑轮71,第二卷扬机构60的第二钢丝绳61绕过第二滑轮组与所述吊钩组件相连。在本技术中,所述吊钩组件包括用于钩起重物的吊钩。所述吊钩组件可以包 括一个吊钩,此时,第一钢丝绳21和第二钢丝绳61均与同一个吊钩相连。或者,吊钩组件 也可以包括两个吊钩,第一钢丝绳21和第二钢丝绳61上各设置有一个吊钩。将延伸部12设置在主体部11上之后,设置第二滑轮组就不会受到吊臂10的宽度 的限制(在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为吊臂的宽度方向)。设置了第二卷扬机构60之后, 第二卷扬机构60和第一卷扬机构20共同起吊重物,提高了起重机的起吊能力。在本技术中,第一卷扬机构20和第二卷扬机构60可以独立工作,并且第一滑 轮组的第一导向滑轮41和第二滑轮组的第二导向滑轮71分别布置在吊臂10的不同部件 上,因此,在第一卷扬机构20和第二卷扬机构60工作时,第一钢丝绳21和第二钢丝绳61 之间不会发生干涉,有利于起吊作业的顺利进行。如图2中所示,主体部11的下端与转台50可枢转地连接,并且,主体部11的中部 与变幅油缸相连。在变幅油缸的驱动下,吊臂10可以绕与转台50的铰接点转动,以起吊不 同位置的重物。如上所述,优选地,所述吊钩组件可以包括两个吊钩。即,如图2中所示,所述吊钩 组件包括第一吊钩30和第二吊钩80,第一吊钩30与第一钢丝绳21相连,第二吊钩80与第 二钢丝绳61相连。并且,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将第一吊钩30和第二吊钩80同时与 待起吊的重物相连,优选地,可以利用连接板90将第一吊钩30和第二吊钩80相连。但是, 连接板90不应妨碍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的动作。延伸部12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设置在主体部11上。为了便于制造吊臂10,并便 于将第二导向滑轮71安装在延伸部12上,优选地,可以将延伸部12可拆卸地设置在主体 部11的顶面上。在安装第二导向滑轮71时,可以先先将第二导向滑轮71安装在延伸部12 上,然后将安装有第二导向滑轮71的延伸部12安装在主体部11上。在本技术所提供 的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2通过耳板销轴的连接方式安装在主体部11上。由于第一卷扬机构20和第二卷扬机构60可以单独控制,所以,第一滑轮组和第二 滑轮组的倍率可以不相同。当然,为了便于控制,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轮组和所述第二滑轮组的倍率相同。在图2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的倍率均为2(但本实用新 型并不限于此),即,除第一导向滑轮41外,第一滑轮组还包括与第一吊钩30固定连接的第 一动滑轮42 ;除第二导向滑轮71外,第二滑轮组还包括与第二吊钩80固定连接的第二动 滑轮72。在本技术中,对第一导向滑轮41的数量并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的起吊结构,该起吊结构包括吊臂(10)、第一卷扬机构(20)、吊钩组件和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一卷扬机构(20)设置在所述起重机的转台(50)上,所述吊臂(10)包括主体部(11),该主体部(11)的下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转台(50)上,所述第一滑轮组包括固定在所述主体部(11)上的第一导向滑轮(41),所述第一卷扬机构(20)的第一钢丝绳(21)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组与所述吊钩组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10)还包括设置在该主体部(11)顶面上的延伸部(12),所述起吊结构还包括第二卷扬机构(60)和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二卷扬机构(60)设置在所述转台(50)上,所述第二滑轮组包括固定在所述延伸部(12)上的第二导向滑轮(71),所述第二卷扬机构(60)的第二钢丝绳(61)绕过所述第二滑轮组与所述吊钩组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的起吊结构,该起吊结构包括吊臂(10)、第一卷扬机构(20)、吊钩组件 和第一滑轮组,所述第一卷扬机构(20)设置在所述起重机的转台(50)上,所述吊臂(10)包 括主体部(11),该主体部(11)的下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转台(50 )上,所述第一滑轮组包 括固定在所述主体部(11)上的第一导向滑轮(41),所述第一卷扬机构(20)的第一钢丝绳(21)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组与所述吊钩组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10)还包括设置在 该主体部(11)顶面上的延伸部(12),所述起吊结构还包括第二卷扬机构(60)和第二滑轮 组,所述第二卷扬机构(60)设置在所述转台(50)上,所述第二滑轮组包括固定在所述延伸 部(12)上的第二导向滑轮(71),所述第二卷扬机构(60)的第二钢丝绳(61)绕过所述第二 滑轮组与所述吊钩组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组件包括第一吊钩(30)和 第二吊钩(80),所述第一吊钩(30)与所述第一钢丝绳(21)相连,所述第二吊钩(80)与所述 第二钢丝绳(6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和所述第二滑轮组 的倍率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 吊钩(30)固定连接的第一动滑轮(42),所述第二滑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吊钩(80)固定 连接的第二动滑轮(7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李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