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东城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98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斜拉桥的模型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设计人员分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桥体之间设有斜拉索,斜拉索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设有调节器,在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设置有拉力计,设计人员在对建造模型进行力学分析时可以方便地调节斜拉索的拉力,利用拉力计可以十分方便地观察斜拉索所承受的作用力,有利于设计人员的相关分析。在底座上固定有静力加载机构,在对建造模型进行分析时,设计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静力加载机构对桥体施加静力,设计人员通过压力计可以方便地了解静力加载机构对桥体施加的作用力,有利于设计人员的后续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
本技术涉及桥梁模型,尤其涉及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属于桥梁建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为满足交通或景观需求,越来越多的斜拉桥出现在城市建筑中。斜拉桥由于其造型独特、外观优美而得到迅速普及。但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斜拉桥的力学性能应得到有效的验证,以满足斜拉桥的后期使用需求。现有技术中斜拉桥在设计初期一般需要先通过模型对桥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后再进入实质设计阶段,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型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设计人员的相关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斜拉桥的模型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设计人员分析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桥梁模型,所述桥梁模型包括桥体,所述桥体上设置有塔体,在所述塔体与桥体之间设有斜拉索,所述桥体通过桥墩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斜拉索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设有调节斜拉索拉力的调节器,所述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设有拉力计,所述第一段远离调节器的一端固定在桥体上,所述第三段远离拉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塔体上。所述底座上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桥梁模型(2),所述桥梁模型(2)包括桥体(3),所述桥体(3)上设置有塔体(4),在所述塔体(4)与桥体(3)之间设有斜拉索(5),所述桥体(3)通过桥墩(6)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斜拉索(5)包括第一段(7)、第二段(8)和第三段(9),所述第一段(7)与第二段(8)之间设有调节斜拉索(5)拉力的调节器(10),所述第二段(8)与第三段(9)之间设有拉力计(11),所述第一段(7)远离调节器(10)的一端固定在桥体(3)上,所述第三段(9)远离拉力计(11)的一端固定在塔体(4)上;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对桥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用建造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桥梁模型(2),所述桥梁模型(2)包括桥体(3),所述桥体(3)上设置有塔体(4),在所述塔体(4)与桥体(3)之间设有斜拉索(5),所述桥体(3)通过桥墩(6)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斜拉索(5)包括第一段(7)、第二段(8)和第三段(9),所述第一段(7)与第二段(8)之间设有调节斜拉索(5)拉力的调节器(10),所述第二段(8)与第三段(9)之间设有拉力计(11),所述第一段(7)远离调节器(10)的一端固定在桥体(3)上,所述第三段(9)远离拉力计(11)的一端固定在塔体(4)上;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对桥体(3)施加静力的静力加载机构(12),所述静力加载机构(12)包括机架(13),所述机架(13)上设有对桥体(3)施加静力的丝杠(14),所述机架(13)上设有与丝杠(14)配合的螺孔,所述丝杠(14)的上端设有便于旋转丝杠(14)的手轮(15),所述丝杠(14)的下端设有压力计(16),所述机架(13)包括具有螺孔的横杆(17),在横杆(17)的两端分别设有竖杆(18),所述底座(1)上在桥体(3)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轨(19),所述导轨(19)的横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所述竖杆(18)上均设有与导轨(19)配合的导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东城
申请(专利权)人:何东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