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地板纵梁侧面不开孔,且没有加油管护套,加油通气管布置在地板纵梁下面的空间,避开车身零部件和地板纵梁通往油箱,由于地板纵梁底部位于加油口和油箱顶部的下方,而加油通气管两端分别与油箱顶部和加油口连接,从而加油软管形成U型回路,在竖直方向向形成低点,在加油过程中,因为加油通气软管和加油管在加油位置相互连通,因此油液可能会进入通气管,从而导致通气管堵塞,使油箱内的气体无法排除,长期积累下来,会导致加油时直接跳枪和油箱未加满跳枪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地板纵梁,所述地板纵梁两侧面设置贯通通孔,加油通气管穿过所述地板纵梁通孔,所述加油通气管第一端和加油口连接,位于第一端下方的第二端与油箱连接,所述加油管第一端至第二端的Z向高度逐步降低。优选地,所述通孔上固定有护套,所述护套包括护套本体和护套盖帽,所述护套贯穿地板纵梁侧面上的通孔,其两端与地板纵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纵梁(2),所述地板纵梁(2)两侧面设置贯通通孔(21),加油通气管(3)穿过所述地板纵梁通孔,所述加油通气管(3)第一端和加油口(6)连接,位于第一端下方的第二端与油箱(5)连接,所述加油通气管(3)第一端至第二端的Z向高度逐步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纵梁(2),所述地板纵梁(2)两侧面设置贯通通孔(21),加油通气管(3)穿过所述地板纵梁通孔,所述加油通气管(3)第一端和加油口(6)连接,位于第一端下方的第二端与油箱(5)连接,所述加油通气管(3)第一端至第二端的Z向高度逐步降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上固定有护套(1),所述护套(1)具有护套本体(11),所述护套本体(11)两端设置有开口(111),所述护套本体(11)贯穿地板纵梁侧面上的通孔(21),其两端开口(111)与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利,杨艳兵,耿长盈,黄明有,袁贤松,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