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04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其包括上模、底模和边模,所述上模、底模和边模围成一个轮毂型腔;轮毂型腔中包含轮辐型腔,各轮辐型腔之间由上模和底模凹凸配合隔开,以形成轮毂辐窗,底模上具有穿过轮毂辐窗的凸起;所述凸起下方设有盲孔,盲孔轮廓随所述凸起轮廓挖设。通过对铸造模具中的底模进行结构改造,使其对应轮毂各结构的部分厚度较为均匀,从而使得底模在铸件成型过程中受热均匀,达到模温易控且模具加热更快、节省时间和能源的目的。的。

A mold temperature easily controlled wheel casting mou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e casting mold temperature control wheel,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bottom die and die, the upper die and the bottom die and die in a wheel hub cavity; cavity contained in the cavity between the spokes spokes, the cavity separated by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concave and convex, to form a wheel hub spoke with raised through the window, the window wheel hub spoke bottom die; below the proj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blind hole, blind hole contour with the convex contour dig. Through reconstruction of the bottom mould of the casting mould, the thicknes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hub is uniform, so that the bottom mould is heated evenly in the casting process, so that the mold temperature is controlled easily, and the mold is heated faster, saving time and energy.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铸造
,特别是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毂加工方式通常采用浇铸或者压铸,铸造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底模和边模,上述三者围成一个轮毂型腔,上模主要对轮毂的背腔型面作用成型,底模对轮毂的正面型面作用成型,边模对轮辋型面作用成型。由于轮毂型腔对应轮毂各部分结构的高度尺寸不同,而底模为了方便安装固定一般外壁较为平整,这样也就使得底模整体厚度不均,其中最厚的地方为窗口处即配合面。在铸造过程中,底模厚度的不均匀势必导致其各部分受热不均匀、模温不易控制,这样不仅使得产品成型时间不易掌握,生产效率低,而且模温的不稳定也会大大影响轮毂产品的强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通过对铸造模具中的底模进行结构改造,使其对应轮毂各结构的部分厚度较为均匀,从而使得底模在铸件成型过程中受热均匀,达到模温易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底模和边模;所述上模、底模和边模围成一个轮毂型腔;所述轮毂型腔内设不少于两个轮辐型腔;相邻轮辐型腔之间位置处的上模上设有凹陷,相邻轮辐型腔之间位置处的底模上设有凸起,凸起的形状与凹陷的形状对应,相邻轮辐型腔之间由上模与底模凹凸配合隔开;所述底模上凸起的下方设有盲孔,盲孔轮廓随所述凸起轮廓对应(盲孔轮廓随所述凸起部轮廓挖设)。所述盲孔内腔的形状与底模上凸起的形状为相似形。为这样可以保证盲孔孔壁与凸起部外表面之间各处厚度相等,使的模具受热更均匀。一般为美观和减重考虑,轮毂设有不同大小的辐窗,如间隔设置在轮辐之间的大小不同的辐窗,利用本专利技术可在相应的底模凸起部下方,依凸起部的大小,留置相同的厚度来挖设盲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经过对对应辐窗的凸起部下方进行随型掏空后,底模各部分厚度较为均匀,受热则较为均匀,模温就比较稳定,而且模具加热也加快节省时间、能源。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轮毂模具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模,2-上模,3-边模,4-轮毂型腔;图2所示为图1中底模的结构示意图;11-大辐窗凸起,12-小辐窗盲孔挖设线;13-大辐窗盲孔挖设线;图3所示为图2所示底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0-小辐窗凸起,14-轮辐型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包括上模2、底模1和边模3,所述上模2、底模1和边模3围成一个轮毂型腔4;轮毂型腔4中包括轮辐型腔14,各轮辐型腔14之间由上模2和底模1凹凸配合隔开,上模2与底模1凹凸配合的位置可形成轮毂的辐窗,上模2上具有穿过轮毂辐窗的凸起,底模1上具有穿过轮毂辐窗的凸起;所述底模1上凸起下方设有盲孔,盲孔轮廓随所述凸起轮廓挖设。结合图2和图3,通常为美观和减重考虑,轮毂设有不同大小的辐窗,如本实施例中,轮毂型腔4中包括10个轮辐型腔14,所要成型的轮毂造型为不同大小的辐窗间隔设置在轮辐之间,而底模1上也具有相应的大辐窗凸起11和小辐窗凸起10,此时可在相应的底模辐窗凸起下方,依辐窗凸起的大小分别按照小辐窗盲孔挖设线12和大辐窗盲孔挖设线13来挖设盲孔。为使得模具受热更均匀,所述盲孔孔壁与凸起外表面之间各处厚度相等。经过对对应辐窗的凸起下方进行随型掏空后,底模各部分厚度较为均匀,受热则较为均匀,模温就比较稳定,而且模具加热也加快节省时间、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底模和边模;所述上模、底模和边模围成一个轮毂型腔;其特征是,所述轮毂型腔内设不少于两个轮辐型腔;相邻轮辐型腔之间位置处的上模上设有凹陷,相邻轮辐型腔之间位置处的底模上设有凸起,凸起的形状与凹陷的形状对应,相邻轮辐型腔之间由上模与底模凹凸配合隔开;所述底模上凸起的下方设有盲孔,盲孔轮廓随所述凸起轮廓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温易控的轮毂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底模和边模;所述上模、底模和边模围成一个轮毂型腔;其特征是,所述轮毂型腔内设不少于两个轮辐型腔;相邻轮辐型腔之间位置处的上模上设有凹陷,相邻轮辐型腔之间位置处的底模上设有凸起,凸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国于光铎于军委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润成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