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佛尔烯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268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从2,6,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酮基异佛尔酮)生产(4S)-4-羟基-2,6,6-三甲基-2-环己烯-1-酮(佛尔烯醇)的方法,包括将酮基异佛尔酮与能够从左旋二酮产生旋光醇的微生物或其无细胞提取物接触,或与能够从左旋二酮产生旋光醇的重组微生物或其无细胞提取物接触,或与左旋二酮还原酶接触,并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产生的佛尔烯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2,6,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下文称为酮基异佛尔酮(ketoisophorone))生产(4S)-4-羟基-2,6,6-三甲基-2-环己烯-1-酮(下文称为佛尔烯醇(Phorenol))的方法。更具体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特定的微生物、其无细胞提取物、重组微生物或重组微生物的无细胞提取物、或左旋二酮还原酶,从酮基异佛尔酮。
技术介绍
佛尔烯醇是天然产生的光学活性化合物(如玉米黄质)的有用手性构件(building block)。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对映体选择性被报导。但是这些方法对于产物的光学纯度而言是低效的,并且需要多步操作。还没有直接产生光学活性佛尔烯醇的生物方法。令人惊讶的是,使用能够从左旋二酮产生旋光醇(actinol)的微生物能够通过一步反应从酮基异佛尔酮产生高光学纯度的佛尔烯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从酮基异佛尔酮产生佛尔烯醇的方法,包括将酮基异佛尔酮与能够从左旋二酮产生旋光醇的微生物或其无细胞提取物接触,并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产生的佛尔烯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从酮基异佛尔酮产生佛尔烯醇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将酮基异佛尔酮与表达左旋二酮还原酶基因的重组微生物或其无细胞提取物接触,并从反应的混合物中分离产生的佛尔烯醇。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是提供将酮基异佛尔酮与能够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地催化酮基异佛尔酮转变成佛尔烯醇的左旋二酮还原酶接触从而从酮基异佛尔酮产生佛尔烯醇的方法。能够从左旋二酮产生旋光醇的微生物的例子包括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的野生型成员,以及重组微生物。优选的微生物选自纤维单胞菌属物种AKU672、水生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aquaticum)AKU610、水生棒杆菌AKU611、Planococcus okeanokoites AKU152和硫磺节杆菌(Arthrobactersulfureus)AKU635,或它们的突变体。这些微生物被公开于EP 0982406。最优选的菌株之一是水生棒杆菌AKU611。根据布达佩斯条约,以上菌株以F.Hoffmann-La Roche AG(Grenzacherstrasse 124,CH-4070 Basel,瑞士)的名义于1998年8月4日保藏于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生命工学工业技术研究所(AIST)(Tsukuba Central 6,1-1-1 Higashi,Tsukuba,Ibaraki 305-8566,日本),保藏号为FERM BP-6449(纤维单胞菌属物种AKU672)、FERMBP-6447(水生棒杆菌AKU610)和FERM BP-6448(水生棒杆菌AKU611)。Planococcus okeanokoites AKU152和硫磺节杆菌AKU635以保藏号IFO 15880(Planococcus okeanokoites AKU152)和IFO 12678(硫磺节杆菌AKU635)被保藏于Institute for Fermentation,Osaka(IFO),17-85,Juso-honmachi 2-chome,Yodogawa-ku,Osaka,日本,并可从此处获得。可以通过如EP 1,122,315描述的方法制备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重组微生物,其中公开了包含编码具有左旋二酮还原酶活力的酶的核苷酸序列的遗传物质(如分离的DNA)、这类DNA编码的多肽、重组生物体等等。所述微生物或重组微生物的正在生长的细胞培养物、静止的细胞培养物、固定的细胞或无细胞提取物等,都可以被用于产生佛尔烯醇。可以通过在含有糖(如葡萄糖或蔗糖)、醇(如乙醇或甘油)、脂肪酸(如油酸和硬脂酸)或它们的酯或油(如菜籽油或大豆油)作为碳源;硫酸胺、硝酸钠、蛋白胨、氨基酸、玉米浆、糠麸、酵母提取物等作为氮源;硫酸镁、氯化钠、碳酸钙、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等作为无机盐来源;麦芽汁、肉膏等作为其它营养源的营养培养基中培养所述微生物或重组微生物,从而获得正在生长的细胞培养物。微生物的培养可以在pH值从4.0到9.0、温度范围从10到50℃的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15分钟到72小时,优选的是pH值从5.0到8.0、温度范围从20到40℃、培养时间从30分钟到48小时。在培养过程中适当地混合培养物有利于细胞的生长或反应。使用由此获得的正在生长的细胞培养物,通过本领域任何通常已知的方法,可以制备静止的细胞培养物或固定的细胞或无细胞提取物。反应混合物中的酮基异佛尔酮浓度可以根据其它反应条件而变化,但通常为0.1g/l到300g/l,优选1g/l到30g/l。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通过将酮基异佛尔酮与左旋二酮还原酶接触来产生佛尔烯醇。最优选的左旋二酮还原酶之一,以及制备它的方法被描述于EP 1,026,235。这一左旋二酮还原酶的理化性质可以被总结如下1)此左旋二酮还原酶催化左旋二酮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还原,形成旋光醇。2)此酶的相对分子量估计为142,000到155,000±10,000Da,由四个分子量为36,000±5,000Da的同源亚基组成。3)pH7.0时的最佳温度是15-20℃,最佳pH为7.5。4)此酶需要NAD+或NADH作为辅因子,并且被单价阳离子(如K+、Na+、Cs+、Rb+和NH4+)高度活化。左旋二酮还原酶在辅因子存在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催化酮基异佛尔酮还原为佛尔烯醇 例如,按如下完成此标准的酶反应在pH值4.0到9.0、温度10到50℃的条件下孵育基础反应混合物(总体积1ml200μl 1M磷酸钾缓冲液(pH7.0)、40μl含有8mM NADH的0.2mM的KOH、200μl酮基异佛尔酮溶液和20-80μl酶溶液,用水补到1ml)5分钟到48小时,优选在pH值5.0到8.0、温度20到40℃孵育15分钟到24小时。对于该反应,优选适当地混合反应混合物。反应混合物中的酮基异佛尔酮浓度可以根据其它反应条件而变化,但通常为0.1g/l到300g/l,优选为1g/l到30g/l。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正己烷、甲苯或正丁基)提取如上描述的反应混合物中生物学或酶学产生的佛尔烯醇,从而将佛尔烯醇回收进有机溶剂层。通过如气相层析、高效液相层析、薄层层析或纸层析等已知方法分析提取物。在气相层析的情况下,以下条件可以被用作一种实施方案柱子ULBON HR-20M(Shinwa,日本)0.25mmφ×30m柱子温度160℃(恒定)注射器温度250℃载气He(约1ml/min)反应之后,可以回收反应混合物中的佛尔烯醇,例如,通过易于溶解佛尔烯醇的水不混溶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正己烷、甲苯或乙酸正丁酯)的抽提来完成。佛尔烯醇进一步的纯化可以通过浓缩提取物从而直接结晶佛尔烯醇或通过组合各种层析(如薄层层析、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或高效液相层析)来实现。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使用水生棒杆菌AKU611(FERM BP-6448)产生佛尔烯醇将水生棒杆菌AKU611(FERM BP-6448)接种于含有1.0g/L酵母提取物、15.0g/L B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从2,6,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酮基异佛尔酮)生产(4S)-4-羟基-2,6,6-三甲基-2-环己烯-1-酮(佛尔烯醇)的方法,包括将酮基异佛尔酮与能够从左旋二酮产生旋光醇的微生物或其无细胞提取物接触,或与能够从左旋二酮产生旋光醇的重组微生物或其无细胞提取物接触,或与左旋二酮还原酶接触,并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产生的佛尔烯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野达雄田畑和之濑户口丰清水昌
申请(专利权)人:DSMIP资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