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以芭蕉芋干片为原料生产酒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2430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芭蕉芋干片为原料生产酒精的方法,涉及用发酵溶液蒸馏制备酒精的方法,目的是克服原有的以鲜芭蕉芋为原料生产酒精技术难以工业化的缺点,使其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芭蕉芋干片的制备和原料粉碎、拌料及添加淀粉酶、蒸煮液化、冷却及添加糖化酶糖化、接种酵母菌及酒精发酵、蒸馏制备酒精等工艺过程,还包括在发酵过程中使用的酵母菌体的培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确定了芭蕉芋生产酒精的原料形式是芭蕉芋干片,并确定了其标准;改进和完善了芭蕉芋原料蒸煮过程中α-淀粉酶的添加方式;可以实现以芭蕉芋为原料工业化生产酒精,开辟了用芭蕉芋资源生产工业酒精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乙醇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用发酵溶液蒸馏制备酒精的方法,具体来说,属于以芭蕉芋干片为原料生产酒精的方法
技术介绍
芭蕉芋,学名蕉藕(Canna edulis Ker)属美人蕉科(Cannaeeae)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芋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其干片经过分析组成为淀粉60%,水分17.1%,灰分2.8%,粗纤维2.65%,脂肪0.257%,蛋白质3.63%,单宁0.19%,在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云南省和广西自治区广有种植。目前,国内以薯类原料生产酒精的工艺主要采用液态发酵技术,该工艺的缺点主要表现为生产工艺过程用水量大,导致酒糟量大(一般情况,每生产1吨酒精将产生15吨以上的酒精糟液),而薯类原料的酒糟处理难度是制约薯类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液态酒精发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液酒精发酵技术,主要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存在着设备投资巨大、运行费用大、生产的酒精成本较高等缺点,而且酒糟利用率低。中国专利88103430号“鲜芭蕉芋生产酒精的新方法”,公开了酒精生产新的原料,但一方面由于无规范的鲜芭蕉芋(块茎)收购质量标准,鲜芭蕉芋(块茎)无法进行有效的保藏和储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芭蕉芋干片为原料生产酒精的方法,包含蒸煮、液化、冷却、边糖化边发酵和蒸馏等工序,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包括:(1)芭蕉芋干片的制备和原料粉碎:将新鲜芭蕉芋块茎洗净、切片后,自然晒干,采用粉碎机将芭蕉芋干片粉碎成芭蕉芋原料粉;(2)拌料及添加淀粉酶:在蒸煮容器中加入清水,然后将芭蕉芋原料粉边加入边搅拌均匀,同时加入1/3的α-淀粉酶,搅拌均匀;(3)蒸煮液化:当蒸煮的物料温度达到95~100℃时加入剩余的2/3的α-淀粉酶,继续进行蒸煮液化50~80min;(4)冷却及添加糖化酶:蒸煮液化工序结束后,将料液温度降低至60℃,同时用0.5mol/L硫酸溶液调整料液的pH值为4.2~4.5,按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