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裂解酶模型化合物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33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氨酸裂解酶模型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这些模型化合物可以通过水解或自由基历程使精氨酸脱胍、脱羧、脱氨,即C-N(或C=N)和C-C键断裂。它们在动、植物体内信号传递,细胞凋亡,生理和病理功能调节、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氨酸模型化物的制备和作为农药、医药和兽药及生物发酵催化剂的应用,属于生物无机化学的仿生

技术介绍
精氨酸裂解酶包括水解胍基的精氨酸酶,精氨酸脱羧酶、精氨酸脱亚胺酶、NO合成酶、精氨酸脱胺酶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结构和辅因子及底物特异性,自然界尚未发现一酶多功能者。而我们在研究精氨酸模型化合物中,发现有的配合物都具有多功能,可以在外界无能量输入和无辅因子的情况下催化多部位C-N(C=N)和C-C键裂解;同时发现这些配合物对其他氨基酸、脂肪酸等有机酸有脱羧、脱氨作用。它们在动、植物体内信号传递、细胞凋亡、生理和病理调节中有重要作用,或许可用作医药、农药、兽药和生物发酵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根据精氨酸酶活性部位结构,提供一类能够在温和条件下裂解C-N(C=N)和C-C(C=C)键的纳米级工具。这类配合物在无需外界提供能量和辅因子的情况下,通过水解和自由基途径,切断精氨酸的C-N(C=N)和C-C键,并具有位置和官能团特异性;产生鸟氨酸、NO、胍氨酸、多胺合成前体、谷氨酸、脯氨酸等次级产物;在动、植物体内传递信号,调节生理和病理活动,引导细胞凋亡,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类精氨酸裂解酶模型化合物,其特征是具有如下通式表示的化合物:M↓[m]LX↓[n].qS式中:M代表金属离子:Mn(Ⅱ、Ⅲ、Ⅳ),或Fe(Ⅱ),或Zn(Ⅱ);L代表配体:N,N,N-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 ,或N,N,N’,N’-四(苯并咪唑甲基)-1,4-二乙氨基乙二醚,或N,N,N’,N’-四(苯并咪唑甲基)-反式环己烷邻二胺,或N,N,N’,N’,N”,N”-三乙四胺六乙酸;S代表H↓[2]O,甲醇或乙醇;m=1,2或3 ;n=2,3或4;0<q≤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展如刘合力肖凤萍余碧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