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9551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包括一组叠加设置的散热层,两两散热层之间设有隔热件,所述散热层包括两端开口的散热通道和设置在散热通道内的散热管,所述一组散热层中的散热管分别通过连接管两两连接并形成通路,所述散热通道一侧设有一组风机。这种设计的散热器装置对气体或液体进行分层降温,各散热层为各自独立的散热通道,空气流通时不会互相影响,隔热件的设置进一步确保散热层之间无热交换,使得后续进入的高温气体或液体的热量不会影响到前期进入的已降温的气体或液体,保证了输出气体或液体的低温,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的
,特别涉及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机器设备部件运转时用于降低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使机械设备部件散热制冷来增加机械运作寿命。所以散热器的效果直接影响运转机械设备部件的寿命。散热器主要包括风冷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其中风冷散热器存在着散热效果不佳、噪音大等缺点,而水冷散热器包括与发热体接触的吸热装置、冷却液循环装置、散热装置、甚至压缩机制冷装置,其结构复杂,成本高。目前,为保证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并降低水冷散热器的成本,避免使用压缩机制冷装置,针对水冷散热器的散热装置,力求在简单结构的基础上,保证可靠的散热、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各散热层为各自独立的散热通道,空气流通时不会互相影响;进一步确保散热层之间无热交换,使得后续进入的高温气体或液体的热量不会影响到前期进入的已降温的气体或液体,保证了输出气体或液体的低温,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效果。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包括一组叠加设置的散热层,两两散热层之间设有隔热件,所述散热层包括两端开口的散热通道和设置在散热通道内的散热管,所述一组散热层中的散热管分别通过连接管两两连接并形成通路,所述散热通道一侧设有一组风机。这种设计的散热器装置对气体或液体进行分层降温,各散热层为各自独立的散热通道,空气流通时不会互相影响,隔热件的设置进一步确保散热层之间无热交换,使得后续进入的高温气体或液体的热量不会影响到前期进入的已降温的气体或液体,保证了输出气体或液体的低温,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所述形成通路的散热管的两自由端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所述散热管呈连续的S形设置,或呈螺旋状设置。这种设计的散热管增大了输送行程和散热时间,也增大了散热接触面积,使散热效果更好。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所述散热管表面设有一组凸起的薄板部。这种薄板部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空气流通时可以极大效率的带走热量,散热效果好。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所述风机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与控制模块连接。这种设计可以通过控制模块和离合器控制风机是否运转,根据环境变化或者散热需求调整风机的工作状态,防止风机不必要的运转,实现节能。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所述离合器为硅油离合器或电磁离合器。这种设计可以调整风机的转速,根据实际情况高速运转或低速运转,达到节能目的。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所述出水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这种设计用于检测出水口的水温或气体温度,以确定散热装置是否达到散热要求,从而调节散热器风机的功率和转速。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所述隔热件设有连接板,并通过连接板分别与两散热通道连接。这种设计结构简单,实现了隔热件、上下散热通道之间的固定,并且拆卸方便,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散热层的数量。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所述散热管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这种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散热层的数量,适用性广、共通性好,利于量产。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所述散热通道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管穿过连接孔,且连接管与连接孔之间设有密封材。这种设计保证了散热层之间的密闭性,防止热空气的流窜。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各散热层为各自独立的散热通道,空气流通时不会互相影响,隔热件的设置进一步确保散热层之间无热交换,使得后续进入的高温气体或液体的热量不会影响到前期进入的已降温的气体或液体,保证了输出气体或液体的低温,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效果;增大了输送行程和散热时间,也增大了散热接触面积,使散热效果更好;根据环境变化或者散热需求调整风机的工作状态,防止风机不必要的运转或不必要的高速运转,实现节能;检测出水口的水温或气体温度,自动调节;固定、拆卸方便,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散热层的数量,共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的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层,2-隔热件,3-散热通道,4-散热管,5-连接管,6-风机,7-进水口,8-出水口,9-薄板部,10-离合器,11-温度传感器,12-连接板,13-连接孔,14-密封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本技术的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一组叠加设置的散热层1,两两散热层1之间设有隔热件2,所述散热层1包括两端开口的散热通道3和设置在散热通道3内的散热管4,所述一组散热层1中的散热管4分别通过连接管5两两连接并形成通路,所述散热通道3一侧设有一组风机6。所述形成通路的散热管4的两自由端分别设置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散热管4呈连续的S形设置,或呈螺旋状设置;所述散热管4表面设有一组凸起的薄板部9。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6连接有离合器10,所述离合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离合器10为硅油离合器或电磁离合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2设有连接板12,并通过连接板12分别与两散热通道3连接;所述散热管4与连接管5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通道3设有连接孔13,所述连接管5穿过连接孔13,且连接管5与连接孔13之间设有密封材1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叠加设置的散热层(1),两两散热层(1)之间设有隔热件(2),所述散热层(1)包括两端开口的散热通道(3)和设置在散热通道(3)内的散热管(4),所述一组散热层(1)中的散热管(4)分别通过连接管(5)两两连接并形成通路,所述散热通道(3)一侧设有一组风机(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叠加设置的散热层(1),两两散热层(1)之间设有隔热件(2),所述散热层(1)包括两端开口的散热通道(3)和设置在散热通道(3)内的散热管(4),所述一组散热层(1)中的散热管(4)分别通过连接管(5)两两连接并形成通路,所述散热通道(3)一侧设有一组风机(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通路的散热管(4)的两自由端分别设置进水口(7)和出水口(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4)呈连续的S形设置,或呈螺旋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4)表面设有一组凸起的薄板部(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陶氏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