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8770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0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包括散热带第一本体、自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向一侧弯折延伸出的散热带第二本体;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与所述散热带第二本体连接部位形成U型波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散热带的结构,设置U型波峰,面接触增加了散热带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散热带和散热管的焊合率,设置加强筋,增强了散热器芯体的抗扭曲能力,设置正反向均匀开窗,提升了散热带的散热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包括散热带第一本体、自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向一侧弯折延伸出的散热带第二本体;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与所述散热带第二本体连接部位形成U型波峰。本技术通过改变散热带的结构,设置U型波峰,面接触增加了散热带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散热带和散热管的焊合率,设置加强筋,增强了散热器芯体的抗扭曲能力,设置正反向均匀开窗,提升了散热带的散热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专利说明】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
技术介绍
现用的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与散热管的焊接普遍呈虚焊的现象,使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大打折扣。由于有虚焊的现象,焊合率达不到影响芯体的强度而导致芯体容易扭曲变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了散热带和散热管的焊合率,增强了散热器芯体的抗扭曲能力,提升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的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所述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包括散热带第一本体、自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向一侧弯折延伸出的散热带第二本体;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与所述散热带第二本体连接部位形成U型波峰; 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包括依次顺序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上的第一散热组、第二散热组、第三散热组和第四散热组; 所述第一散热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上的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内的开窗、与所述开窗相邻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开窗开口方向朝外; 所述第二散热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上的第三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内的反向开窗、与所述反向开窗相邻设置的第四加强筋;所述反向开窗开口与所述开窗开口方向相反,开口方向朝内。 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所述散热带第二本体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散热组与所述第三散热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散热组与所述第四散热组结构相同。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改变散热带的结构,设置U型波峰,面接触增加了散热带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散热带和散热管的焊合率,设置加强筋,增强了散热器芯体的抗扭曲能力,设置正反向均匀开窗,提升了散热带的散热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的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参见图1至图3,所述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包括散热带第一本体12、自散热带第一本体12向一侧弯折延伸出的散热带第二本体13 ; 自散热带第一本体12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散热带第二本体13时,散热带第一本体12与散热带第二本体13连接部位形成U型波峰7 ;散热带第一本体12、散热带第二本体13结构功能相同,本实施例中以散热带第一本体12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散热带第一本体12包括依次顺序设置在散热带第一本体12 —侧上的第一散热组10、第二散热组11、第三散热组8和第四散热组9 ;第一散热组10与第三散热组8结构相同;第二散热组11与第四散热组9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散热组10、第二散热组1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散热组10包括设置在散热带第一本体12 —侧上的第一加强筋1、设置在散热带第一本体12 —侧内的开窗2、与开窗2相邻设置的第二加强筋3 ;开窗2开口方向朝外; 第二散热组11包括设置在散热带第一本体12 —侧上的第三加强筋4、设置在散热带第一本体12 —侧内的反向开窗5、与反向开窗5相邻设置的第四加强筋6 ;反向开窗6开口与开窗2开口方向相反,开口方向朝内。 采用U型设计与现在铜散热器普遍使用的V型散热带相比,由点接触改为面接触增加了散热带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带与散热管的焊合率,有效的发挥散热器芯体的有效散热性能和散热器芯体的强度; 采用正反向均匀开窗设计使热交换效果提升15-20% ; 给散热带增加了加强筋设计从而增加了散热带强度,即增加了整个散热器芯体的强度,降低了由于芯体扭曲变型导致脱焊引起的漏水的可能性,有效避免了散热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扭曲导致脱焊漏水现象,延长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至少I年。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改变散热带的结构,设置U型波峰,面接触增加了散热带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散热带和散热管的焊合率,设置加强筋,增强了散热器芯体的抗扭曲能力,设置正反向均匀开窗,提升了散热带的散热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包括散热带第一本体、自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向一侧弯折延伸出的散热带第二本体;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与所述散热带第二本体连接部位形成U型波峰; 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包括依次顺序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上的第一散热组、第二散热组、第三散热组和第四散热组; 所述第一散热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上的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内的开窗、与所述开窗相邻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开窗开口方向朝外; 所述第二散热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上的第三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内的反向开窗、与所述反向开窗相邻设置的第四加强筋;所述反向开窗开口与所述开窗开口方向相反,开口方向朝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与所述散热带第二本体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与所述第三散热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散热组与所述第四散热组结构相同。【文档编号】F28F1/10GK204085285SQ201420515736【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专利技术者】阮少军, 张志伟, 熊楚斌 申请人:十堰秀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包括散热带第一本体、自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向一侧弯折延伸出的散热带第二本体;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与所述散热带第二本体连接部位形成U型波峰;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包括依次顺序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上的第一散热组、第二散热组、第三散热组和第四散热组;所述第一散热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上的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内的开窗、与所述开窗相邻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开窗开口方向朝外;所述第二散热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上的第三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散热带第一本体一侧内的反向开窗、与所述反向开窗相邻设置的第四加强筋;所述反向开窗开口与所述开窗开口方向相反,开口方向朝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少军张志伟熊楚斌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秀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