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86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打气泵和发动机共用进气管路导致气流混乱而引起车辆出现间歇性噪声的问题。车辆包括发动机和打气泵,发动机进气口设有发动机进气管路,打气泵进气口设有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独立设置的打气泵进气管路。发动机进气管路和打气泵进气管路相互独立,使用时,发动机和打气泵分别通过各自的进气管路进行取气,互不干涉,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出现共用进气管路而导致气流混乱进而使车辆出现间歇性噪声的问题,不会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客车在制动或者开关车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高压空气,高压空气是由打气泵(空压机)提供的,传统客车中的打气泵集成于发动机上,打气泵的动力由发动机提供。如图1所示,1为发动机,2为打气泵,打气泵2集成于发动机1上,工作时,外界的气体由车辆进气盒3进入空气滤清器4中,由空气滤清器4中排出的气体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增压器(图中未标记),最后进入发动机1中完成自然吸气;另一路经过胶管5进入打气泵2中。图中6为进入发动机1中的气体流动方向,7为进入打气泵2中的气体流动方向。由上可知,打气泵的进气管路和发动机的进气管路没有相互独立,打气泵和发动机的自然吸气共用了一段进气管路,都从进气盒和空气滤清器处取气,一般情况下,打气泵的速比与发动机的速比不一致,两种不同速比的取气量、取气频率和取气压力不同,会造成整个进气管路中压力脉动混乱,导致气流混乱、气流互相扰动,从而引起车辆进气盒及共用进气管路中出现间歇性的噪声,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打气泵和发动机共用进气管路导致气流混乱而引起车辆出现间歇性噪声的问题。本技术车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和打气泵,发动机进气口设有发动机进气管路,打气泵进气口设有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独立设置的打气泵进气管路。发动机进气管路上设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打气泵进气管路上设有打气泵空气滤清器。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的进气口为进气盒结构。所述打气泵进气管路上设有位于所述打气泵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和打气泵进气口之间的打气泵进气管路消声器。所述打气泵安装在所述的发动机上,所述打气泵和打气泵空气滤清器分设于所述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的前后两侧。所述打气泵进气管路消声器沿前后方向布置,打气泵进气管路消声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打气泵进气管路消声器的前后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进气管路和打气泵进气管路相互独立,使用时,发动机和打气泵分别通过各自的进气管路进行取气,互不干涉,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出现共用进气管路而导致气流混乱进而使车辆出现间歇性噪声的问题,不会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和打气泵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辆实施例的其中一个视图;图3为本技术车辆实施例的另一个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车辆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至图3所示,其中1为发动机,2为打气泵,3为进气盒,8为打气泵空气滤清器,9为胶管,10为管路消声器,11为打气泵空气滤清器固定支架,12为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本体,13为进气盒,14为发动机进气管路进气口,15为打气泵进气管路进气口,16为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出气管,17为环形空间。打气泵2安装在发动机1上,打气泵2依靠发动机1提供动力。打气泵2的进气口上连接有胶管9,胶管9的一端连接有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暴露在外界空气中且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的进气口供外界空气进入,在胶管9的中间部分还设有管路消声器10。本实施例中,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固定在打气泵空气滤清器固定支架11上。车辆还包括进气盒13,进气盒13的进气口供外界的空气进入,进气盒13连接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本体12,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本体12一端与进气盒13相连,另一端与发动机2相连,使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本体12过滤后的气体能够进入发动机2中。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本体12的外径大于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出气管16的外径而使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本体12具有轴肩,由此形成了与轴肩对应的环形空间17。由图2中可以看出,管路消声器10的沿前后方向的投影位于环形空间17中,环形空间17为管路消声器10的安装提供了空间,由图示3中可以看出,管路消声器10位于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本体12和发动机1之间,且安装在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本体12的左下角位置,即管路消声器10的位于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出气管16的左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管路消声器10放置在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出气管16的右侧。本实施例中,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胶管9和管路消声器10共同组成了打气泵进气管路,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的进气口构成了打气泵进气管路进气口15。进气盒13、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本体12、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出气管16以及连接上述结构的管道组成了发动机进气管路,进气盒13的进气口构成了发动机进气管路进气口14,打气泵进气管路和发动机进气管路相互独立。当打气泵2工作时,空气从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中进入,然后经由胶管9流向管路消声器10,再通过胶管9流向打气泵2,从而为打气泵2提供气源。由于打气泵进气管路中增加有管路消声器10,且该管路消声器为抗性消声器,可以消除打气泵工作时产生的噪声。由于打气泵进气管路与发动机进气管路独立设置,在进气盒13处产生的噪声为发动机进气噪声,进气盒13处的噪声可以单独的通过增加赫姆霍兹共振腔或者四分之一波长管进行控制处理,本专利不再进行描述。相对独立设置的打气泵进气管路和发动机进气管路能够防止现有技术中气流混乱而造成间隙性噪声的现象出现。本实施例中,图示3中的左右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和打气泵2分设在发动机空气滤清器12的前后两侧,与现有技术中打气泵2直接与发动机空气滤清器12相连相比,增加了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与打气泵2进气口之间的距离。由于打气泵2产生的噪声为低频噪声,频带较宽,需要的抗性消声器较长,本实施例中的较远的距离能够为铺设抗性消声器提供空间。本实施例中,打气泵空气滤清器8布置在发动机空气滤清器12附近,可以方便的对其进行拆装和后期维护。本实施例中,管路消声器10即为打气泵进气管路消声器。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动机和打气泵之间的安装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打气泵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处再安装打气泵进气盒,此时打气泵进气盒的进气口构成了打气泵进气管路进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和打气泵,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进气口设有发动机进气管路,打气泵进气口设有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独立设置的打气泵进气管路,发动机进气管路上设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打气泵进气管路上设有打气泵空气滤清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和打气泵,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进气口设有发动机进气管路,打气泵进气口设有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独立设置的打气泵进气管路,发动机进气管路上设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打气泵进气管路上设有打气泵空气滤清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的进气口为进气盒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泵进气管路上设有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哲谢富科穆浩张博强李良王占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