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69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人行道、车行道和设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的设施带,所述车行道临近设施带的边沿设有雨水收集井,所述设施带上设有沿人行道至车行道方向连通至雨水收集井的导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行道上的雨水可通过导流槽流入车行道对应位置的雨水收集井,解决人行道雨水排放问题;导流槽设置施工方便,人行道与车行道采用同一雨水收集井,工程造价费用低;借助导流槽可以供行人穿过设施带,方便路人行走。

Municipal roa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道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人行道1一般要求设置设施带3种植行道树及绿化,设施带3设于车行道2和人行道1之间,人行道1路面排水通过与设施带3相接处对应雨水收集井4增设雨水口解决雨水排放问题。此种排放方式,设施带3沿人行道1的设置长度一般较长,当行人需要穿梭车行道2和人行道1之间,中间的设施带3则阻挡了行人的行走,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其具有便于行人穿过设施带、便于雨水排放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包括人行道、车行道和设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的设施带,所述车行道临近设施带的边沿设有雨水收集井,所述设施带上设有沿人行道至车行道方向连通至雨水收集井的导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行道上的雨水可通过导流槽流入车行道对应位置的雨水收集井,解决人行道雨水排放问题;与此同时,借助导流槽可以供行人穿过设施带,方便路人行走。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槽呈凹型设置,导流槽包括形成凹槽侧壁的两个侧石、形成凹槽底壁的槽底结构,侧石的底部设有侧石砼基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市政道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包括人行道(1)、车行道(2)和设于车行道(2)和人行道(1)之间的设施带(3),所述车行道(2)临近设施带(3)的边沿设有雨水收集井(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施带(3)上设有沿人行道(1)至车行道(2)方向连通至雨水收集井(4)的导流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包括人行道(1)、车行道(2)和设于车行道(2)和人行道(1)之间的设施带(3),所述车行道(2)临近设施带(3)的边沿设有雨水收集井(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施带(3)上设有沿人行道(1)至车行道(2)方向连通至雨水收集井(4)的导流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5)呈凹型设置,导流槽(5)包括形成凹槽侧壁的两个侧石(13)、形成凹槽底壁的槽底结构(11),侧石(13)的底部设有侧石砼基础(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结构(11)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透水砖层(6)、水泥砂浆层(7)、水泥砼层(8)、碎石垫层(9)和土基层(10),所述第一透水砖层(6)的底部与侧石(13)齐平且顶部低于侧石(13)的高度,第一透水砖层(6)的顶部距离侧石(13)的顶部3cm。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宇衡卞俊方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