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859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棱镜,两块所述棱镜的相对表面上均通过真空镀膜工艺镀有至少三处金属膜,两块棱镜上的所述金属膜厚度相同且位置、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两块所述棱镜上的对应金属膜通过真空加热封接工艺连为一体,以固定两块棱镜的相对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真空镀膜工艺在棱镜上设置具有封接性能的金属膜,然后采用真空加热封接工艺使两边的金属膜牢固地封接在一起,进而制得具有空气隙的光学元件,通过精确控制金属膜的厚度实现光学元件空气隙间隙大小的精确控制,具有空气隙间隙大小精度高且间隙大小可以任意调整的优点,适用于任意极薄间隙的光学元件制造。

A micro air gap optical elemen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光学仪器中,其中一种光学元件是利用光学全反射原理来实现入射光线的全部反射。具体地,使光线由玻璃侧入射到空气,大于一定角度(布儒斯特角)后,入射光线就会全部反射出去,由此实现对光线的偏折和反射。上述光学元件通常包括两块棱镜,两块棱镜之间通过胶层胶合连接,且胶层只分布在两块棱镜配合面之间的少部分区域(三点以上的区域),其余大部分区域形成一个空气隙。胶层一般使用光学胶或光敏胶形成,空气隙的间隙大小控制由点胶量大小和施加的压力来决定,或者是在胶中掺入一定直径的玻璃微棒,用玻璃微棒的直径来控制形成空气隙的间隙大小。前者对胶层厚度的控制误差较大,不能实现空气隙间隙大小的精确控制;后者只能形成有限的几个间隙规格,而且玻璃微棒的成本高,直径的品种有限,因此限制了使用范围。特别是对任意极薄间隙的光学元件制造,上述两种方法都不是合适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空气隙光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棱镜,两块所述棱镜的相对表面上均通过真空镀膜工艺镀有至少三处金属膜,两块棱镜上的所述金属膜厚度相同且位置、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两块所述棱镜上的对应金属膜通过真空加热封接工艺连为一体,以固定两块棱镜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棱镜,两块所述棱镜的相对表面上均通过真空镀膜工艺镀有至少三处金属膜,两块棱镜上的所述金属膜厚度相同且位置、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两块所述棱镜上的对应金属膜通过真空加热封接工艺连为一体,以固定两块棱镜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包括在远离所述棱镜的方向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铬层、金属镍层、金属铟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铬层的厚度为10-30纳米,所述金属镍层的厚度为1-4微米,所述金属铟层的厚度为1-4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棱镜的相对表面均为矩形面,每块棱镜上的金属膜为四处且分布于棱镜相对表面的边角处。5.一种微空气隙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取两块棱镜,采用真空镀膜工艺在所述棱镜上分别镀上至少三处金属膜,两块棱镜上的金属膜厚度相同且位置、数量一一对应设置;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晶鼎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