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39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身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包括:中间连接型材,一侧设有与地板插接的凹槽Ⅰ;上部设有与车身竖梁插接的凹槽Ⅱ,所述凹槽Ⅰ与凹槽Ⅱ开口方向呈垂直关系;两端分别设有凹槽;端部型材,分别通过一端的榫头插接于所述中间连接型材两端凹槽;另一端设有插接车身斜梁的榫头A,所述榫头A与插接所述中间连接型材两端凹槽榫头成钝角;上部设有插接车身竖梁的凹槽B;一侧设有与地板插接的凹槽A,所述凹槽A与凹槽Ⅰ共同插接地板;粘结层,设在插接口的间隙内。安装简单、防止安装过程中,因加工误差原因导致车身变形,降低了车身加工工艺要求,车身固定强,稳定性好,维修方便。

A joint part of a bus body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ody structure, discloses a bus bar connecting pieces, including: the middle connecting section, on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inserting the floor I; a groove on the upper body and the vertical beam splicing II, the groove and the groove of II opening direction is vertical; both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grooves; end section, respectively by the end of the plug tenon on the middle connecting section ends groove;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body with the tenon and the middle of the A, A and tenon splicing the connection profile tenon grooves at both ends of an obtuse angle; a groove on the upper B plug body vertical beam; on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inserting the A floor. The groove and the groove of A common plug floor; bonding layer in gap interface in. The installation is simple and prevent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ar body due to the machining error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t reduces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the car body, and has strong fixation, good stability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车身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大中型营客车的车身骨架一般分为前围骨架、后围骨架、左侧骨架、右侧骨架、顶盖骨架和地板骨架。其中全承载结构中地板骨架和底盘车架融为一体的,常用的全承载底架的地板结构为高强度型钢焊接的桁架式结构;车身骨架与底架连接方式多采用骨架对接焊形式;对于全铝车身和钢制底架的连接,常常采用铆接加螺栓连接的方式。而对于骨架式车身结构,其承力特点为宜承受拉压载荷,不宜承受弯扭载荷,在围观上保证力传递的连续性则要求杆件在接头部位保持连接面的等宽,然而受限于胎具、加工精度以及配合精度的限制,这种分片式的连接往往导致骨架合装时配合尺寸有较大误差,靠拉压骨架达到连接,从而使骨架变形严重,加工出的车身与设计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保证车身骨架不变形的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包括,中间连接型材,一侧设有与地板插接的凹槽Ⅰ;上部设有与车身竖梁插接的凹槽Ⅱ,所述凹槽Ⅰ与凹槽Ⅱ开口方向呈垂直关系;两端分别设有凹槽;端部型材,分别通过一端的榫头插接于所述中间连接型材两端凹槽;另一端设有插接车身斜梁的榫头A,所述榫头A与插接所述中间连接型材两端凹槽榫头成钝角;上部设有插接车身竖梁的凹槽B;一侧设有与地板插接的凹槽A,所述凹槽A与凹槽Ⅰ共同插接地板;粘结层,设在插接口的间隙内。如此设计,安装简便,保证车身骨架不因定位安装时候变形。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型材两端凹槽均为L形凹槽和扇形凹槽,所述插接中间连接型材两端凹槽的榫头是与L形凹槽、扇形凹槽相配合的L形榫头和扇形榫头。如此设计,中间连接型材与端部型材连接牢固。进一步的,所述凹槽Ⅰ和所述凹槽A宽度为23~23.5mm,深度为18.5~19.5mm;所述端部型材插接中部连接型材凹槽的榫头长度为18.5~19.5mm,所述榫头A长度为18.5~19.5mm。如此设计。连接件插接牢固,防止松动。进一步的,分别插接在车身地板前后端。如此设计,整体单车车身地板牢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安装简单、防止安装过程中,因加工误差原因导致车身变形,降低了车身加工工艺要求,车身固定强,稳定性好,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车身型材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中部连接型材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中部连接型材与车身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端部型材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端部型材左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端部型材与车身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所示端部型材与地板和侧面竖梁连接示意图;图中:1、中间连接型材,2、凹槽Ⅰ,3、凹槽Ⅱ,41、L形凹槽,42、扇形凹槽,5、端部型材,51、L形榫头,52、扇形榫头,6、凹槽A,7、榫头A,8、凹槽B,9、粘结层,10、竖梁A,11、竖梁B,12、斜梁,13、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7所示,以将所述连接件安装在中型客车车身地板前后端为例,将所述连接件安装在车身地板前后端一种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设有横向固定连接客车地板13的中间连接型材1,中间连接型材1一侧设有与地板13插接的凹槽Ⅰ2,所述中间连接型材1上部设有与车身竖梁A10插接的凹槽Ⅱ3,所述凹槽Ⅰ(2)与凹槽Ⅱ(3)开口方向呈垂直关系,所述中间连接型材1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中间连接型材1两端分别插接一端带有榫头的端部型材5,所述端部型材5一侧设有与地板13插接的凹槽A5,所述凹槽A6与凹槽Ⅰ2共同插接地板13,所述端部型材5另一端设有插接车身斜梁的榫头A7,所述榫头A7与另一端榫头成102°,所述端部型材5设有插接车身竖梁B11的凹槽B8;所有插接口存有注入粘结剂形成粘结层9。所述中间连接型材1两端凹槽均为L形凹槽41和扇形凹槽42,所述插接中间连接型材1两端凹槽的榫头是与L形凹槽41、扇形凹槽42相配合的L形榫头51和扇形榫头52。所述凹槽Ⅰ2和所述凹槽A6宽度为23.2mm,深度为19mm;所述端部型材5插接中部连接型材1凹槽的榫头长度为19m,所述榫头A7长度为19mm。具体安装方法如下:a、两个中间连接型材的通过凹槽Ⅰ插接分别固定车身地板前后端,通过凹槽Ⅱ插接车身竖梁A;b、分别在中间连接型材两端凹槽插接端部型材,端部型材的L形榫头和扇形榫头插接到中间连接型材相应的凹槽内;c、端部型材的凹槽A插接地板,凹槽B插接车身竖梁B,榫头A插接车身斜梁;d、在插接间隙处注入粘结剂进行胶固形成粘结层。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连接型材(1),一侧设有与地板插接的凹槽Ⅰ(2);上部设有与车身竖梁插接的凹槽Ⅱ(3),所述凹槽Ⅰ(2)与凹槽Ⅱ(3)开口方向呈垂直关系;两端分别设有凹槽;端部型材(5),分别通过一端的榫头插接于所述中间连接型材(1)两端凹槽;另一端设有插接车身斜梁的榫头A(7),所述榫头A(7)与插接所述中间连接型材(1)两端凹槽榫头成钝角;上部设有插接车身竖梁的凹槽B(8);一侧设有与地板插接的凹槽A(6),所述凹槽A(6)与凹槽Ⅰ(2)共同插接地板;粘结层(9),设在插接口的间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车身型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连接型材(1),一侧设有与地板插接的凹槽Ⅰ(2);上部设有与车身竖梁插接的凹槽Ⅱ(3),所述凹槽Ⅰ(2)与凹槽Ⅱ(3)开口方向呈垂直关系;两端分别设有凹槽;端部型材(5),分别通过一端的榫头插接于所述中间连接型材(1)两端凹槽;另一端设有插接车身斜梁的榫头A(7),所述榫头A(7)与插接所述中间连接型材(1)两端凹槽榫头成钝角;上部设有插接车身竖梁的凹槽B(8);一侧设有与地板插接的凹槽A(6),所述凹槽A(6)与凹槽Ⅰ(2)共同插接地板;粘结层(9),设在插接口的间隙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青囤金军李阳王均亮姜通娄立坤刘长顺常勇唐元清伦恒祥高庆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