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8388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块夹块(1)和连接块(2),所述两块夹块(1)的底端通过连接块(2)固定,所述两块夹块(1)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每块夹块(1)包括前面板(1.1)、后面板(1.2)和侧板(1.3),所述前面板(1.1)与后面板(1.2)平行设置且两端通过侧板(1.3)连接。该吸能带夹消除壳体对长槽内的限位销用力、避免限位销发生变形,能保证正常工作。

Energy absorption band clamp of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with energy absorbing clamp,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two clamping blocks (1) and a connecting block (2), the two clamping piece (1) of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2) fixed, the two clamping blocks (1) spacing is arranged between each of the clamping blocks; (1) includes a front panel (1.1), after the panel (1.2) and side plate (1.3), (1.1) of the front panel and rear panel (1.2)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two ends connected by a side panel (1.3). The energy absorption band clamp eliminates the force of the limit pin in the long slot and avoid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limit pin, and can ensure the normal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讲是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按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其行驶方向,即所谓汽车转向。就轮式汽车而言,实现汽车转向的方法是,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机构,使汽车转向桥上的车轮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角度。汽车转向系统的壳体的长槽内安装有限位销,在实际工作时长槽两侧的壳体会对限位销有夹力,这样长期使用,使限位销存在一定的变形,最终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壳体对长槽内的限位销用力、避免限位销发生变形,能保证正常工作的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它包括两块夹块和连接块,所述两块夹块的底端通过连接块固定,所述两块夹块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每块夹块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和侧板,所述前面板与后面板平行设置且两端通过侧板连接。所述前面板、后面板的自由端设有凸条,所述两块夹块的凸条之间的间距小于两块夹块本体之间的间距。所述侧板的外壁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前面板、后面板的自由端呈三角型,且端部为弧形。所述两块侧板与连接块连为一体。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吸能带夹嵌入到壳体的长槽内,两块夹块分别嵌入到长槽边缘,连接块嵌入到长槽内,完成安装。由于两块夹块之间设有间距,两块夹块的自由端具备一定的弹性,这样在壳体对长槽内的限位销夹紧时,吸能带夹能吸收了夹力,从而能保证限位销不受力,避免限位销发生变形,能保证正常工作。作为改进,所述前面板、后面板的自由端设有凸条,所述两块夹块的凸条之间的间距小于两块夹块本体之间的间距,前面板、后面板位于该部分往内侧收缩,从而缩小了两者的间距,为一个台阶,起到限位的作用。作为改进,所述侧板的外壁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安装的时候,能嵌入到壳体的限位杆上,避免上下滑动。作为改进,所述两块侧板与连接块连为一体,增加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的再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夹块,1.1、前面板,1.1.1、凸条,1.2、后面板,1.3、侧板,1.4、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它包括两块夹块1和连接块2,所述两块夹块1的底端通过连接块2固定,所述两块夹块1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每块夹块1包括前面板1.1、后面板1.2和侧板1.3,所述前面板1.1与后面板1.2平行设置且两端通过侧板1.3连接。通过吸能带夹嵌入到壳体的长槽内,两块夹块分别嵌入到长槽边缘,连接块嵌入到长槽内,完成安装。由于两块夹块之间设有间距,两块夹块的自由端具备一定的弹性,这样在壳体对长槽内的限位销夹紧时,吸能带夹能吸收了夹力,从而能保证限位销不受力,避免限位销发生变形,能保证正常工作。所述前面板1.1、后面板1.2的自由端设有凸条1.1.1,所述两块夹块1的凸条1.1.1之间的间距小于两块夹块1本体之间的间距,即前面板1.1、后面板1.2位于该部分往内侧收缩,从而缩小了两者的间距。所述侧板1.3的外壁设有凸块1.4,所述凸块1.4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前面板1.1、后面板1.2的自由端呈三角型,且端部为弧形,该三角型为正三角型,且斜边位于前面板1.1、后面板1.2的内侧,这样该处呈一个外大内小的喇叭口。所述两块侧板1.3与连接块2连为一体,在受力时,能更加均衡,增加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块夹块(1)和连接块(2),所述两块夹块(1)的底端通过连接块(2)固定,所述两块夹块(1)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每块夹块(1)包括前面板(1.1)、后面板(1.2)和侧板(1.3),所述前面板(1.1)与后面板(1.2)平行设置且两端通过侧板(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块夹块(1)和连接块(2),所述两块夹块(1)的底端通过连接块(2)固定,所述两块夹块(1)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每块夹块(1)包括前面板(1.1)、后面板(1.2)和侧板(1.3),所述前面板(1.1)与后面板(1.2)平行设置且两端通过侧板(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的吸能带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1)、后面板(1.2)的自由端设有凸条(1.1.1),所述两块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洪海陈昊郁望磊顾雯婧沈乾全吴爱红张恺威袁广胜黄赵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易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