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902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包括手柄杆,所述手柄杆,前端设有端头,所述端头为圆形,端头中心穿设有调节螺栓,所述端头上设有扇形通孔。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用端头上的扇形通孔实现调节凸轮的功能,仅用端头便能对车体实现挤压效果。头便能对车体实现挤压效果。头便能对车体实现挤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

技术介绍

[0002]方向盘角度调节手柄安装在转向管柱上,用于锁紧或释放转向管柱上的锁紧装置,以方便在释放锁紧装置的情况下调节方向盘的角度和高度,传统的角度调节手柄为冲压焊接的金属手柄,重量大且生产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
[0003]现有申请号为CN201720945081.1的中国技术,该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系统手柄总成,包括手柄包塑柄、与转向系统锁紧块连接的手柄臂、调节凸轮和调节螺栓,所述手柄包塑柄固定在手柄臂的一端,所述手柄臂的另一端与调节凸轮固定,所述调节螺栓的尾部穿过手柄臂的孔和调节凸轮的孔且将两者固定,所述手柄臂与固定凸轮上设有限位两者的周向限位装置,调节螺栓的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径向凸环,所述径向凸环与调节螺栓的头部有间距,所述手柄臂位于调节凸轮与径向凸环之间。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汽车转向系统手柄总成结构复杂,装配困难,调节手柄需要通过限位孔与调节凸轮上的限位凸块配合,实现手柄臂带动调节凸轮转动的功能,同时还需要调节凸轮与方向管柱上的挤压凸轮配合,完成挤压管柱能实现方向盘松紧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直接用手柄上的结构替代调节凸轮,成本低、结构设计合理的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
[0006]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包括手柄杆,所述手柄杆,前端设有端头,所述端头为圆形,端头中心穿设有调节螺栓,所述端头上设有扇形通孔。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用端头上的扇形通孔实现调节凸轮的功能,仅用端头便能对车体实现挤压效果。
[0007]为了能更好的延长使用寿命,所述扇形通孔是圆周均布于端头上的,在扇形通孔一侧装通过调节螺栓装配有挤压凸轮。均布的扇形通孔能在转动时更好的受力,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扇形通孔和调节手柄损坏。
[0008]为了能更好的调节方向盘,所述挤压凸轮为圆盘状,靠近端头一侧上与扇形通孔对应的位置均布扇形凸块,所述扇形凸块剖面为梯形坡度设置。当调节手柄沿卡紧转动方向转动时,扇形通孔与扇形凸块发生相对转动,扇形通孔边缘从扇形凸块的梯形底部移动至顶部,端头与挤压凸轮之间的间隙增加,挤压凸轮沿着调节螺栓向转向系统管柱移动,转向系统管柱被挤压固定。
[0009]为了避免松开管柱系统时对扇形通孔、扇形凸块边缘造成的损坏,所述扇形通孔的第一直边沿松开转动方向到扇形凸块的第二直边的角度大于调节手柄沿卡紧转动方向所转动的角度A。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在调节手柄沿松开方向转动时,扇形通孔的直边不会与
扇形凸块的直边撞击。
[0010]为了减少调节过程中的碰撞噪音,所述端头圆周面上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上套设有橡胶圈,限位凸起两侧在靠近底部的位置有向内的断面,所述的断面用于固定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车体上的阻挡边相对应。限位凸起的向内断面,能稳固套在上面的橡胶圈,而橡胶圈能先于扇形通孔边缘与扇形凸块碰撞前与车体碰撞,这样便能减少在松开过程中因用力过猛造成的噪音,同时避免扇形通孔边缘与扇形凸块碰撞造成的损坏。
[0011]为了得到橡胶圈先与车体碰撞的结果,所述阻挡边沿卡紧转动方向到橡胶圈的角度为A。角度A小于扇形通孔的第一直边沿松开转动方向到扇形凸块的第二直边的角度,因此便能在调节手柄沿松开方向转动时让橡胶圈先与阻挡边碰撞。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合理的结构设置让装配过程更简单,调节手柄上的扇形通孔与挤压凸轮配合,在零件更少的情况下便能对方向盘进行调节,限位凸起能在调节手柄沿松开转动方向转动时,与车体上的阻挡边碰撞,制止调节手柄继续转动,防止扇形通孔边缘与扇形凸块因用力过猛碰撞导致的损坏,零部件少,成本低。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装配便捷,产品的材料成本及装配成本均较现有技术有所降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爆炸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与转向系统管柱装配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与转向系统管柱装配爆炸图;
[0017]图5是本技术角度示意图;
[0018]其中:手柄杆1、端头2、调节螺栓3、限位凸起4、橡胶圈5、扇形通孔6、挤压凸轮7、阻挡边8、扇形凸块9,断面10、第一直边11、第二直边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包括手柄杆1,所述手柄杆1前端设有端头2,所述端头2为圆形端头2圆周面上连接有限位凸起4,所述限位凸起4上套设有橡胶圈5,限位凸起4两侧在靠近底部的位置有向内的断面10,所述的断面10用于固定橡胶圈5,所述橡胶圈5与车体上的阻挡边8相对应,端头2中心穿设有调节螺栓3,所述端头2上设有扇形通孔6,所述扇形通孔6是圆周均布于端头2上的,如图4所示,在扇形通孔6一侧通过调节螺栓3装配有挤压凸轮7,所述挤压凸轮7为圆盘状,靠近端头2一侧上与扇形通孔6对应的位置均布扇形凸块9,所述扇形凸块9剖面为梯形坡度设置。
[0022]较佳地,如图5所示,所述扇形通孔6的第一直边11沿卡紧转动方向到扇形凸块9的第二直边12的角度大于调节手柄沿卡紧转动方向所转动的角度A。其中,所述的卡紧转动方向是如图5所示的逆时针方向。
[0023]较佳地,如图5所示,所述阻挡边8沿卡紧转动方向到橡胶圈5的角度为A。
[0024]本技术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在工作时,如图3所示,调节手柄沿卡紧转动方向转动时,扇形通孔6与扇形凸块9发生相对转动,扇形通孔6边缘从扇形凸块9的梯形底部移动至顶部,端头2与挤压凸轮7之间的间隙增加,挤压凸轮7沿着调节螺栓3向转向系统管柱移动,转向系统管柱被挤压固定,调节手柄沿松开转动方向所转动时,扇形通孔6与扇形凸块9发生相对转动,扇形通孔6边缘从扇形凸块9的梯形顶部移动至底部,挤压凸轮7沿着调节螺栓3向转向系统管柱外部移动,方向盘松开固定。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应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经些许变更或修饰作出属于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包括通过转动角度A释放管柱锁紧装置的手柄杆(1),所述手柄杆(1)前端设有端头(2),所述端头(2)为圆形,端头(2)中心穿设有调节螺栓(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2)上设有扇形通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其特征是所述扇形通孔(6)是圆周均布于调节螺栓(3)周围,在扇形通孔(6)一侧通过调节螺栓(3)装配有挤压凸轮(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节手柄,其特征是所述挤压凸轮(7)为圆盘状,靠近端头(2)一侧上与扇形通孔(6)对应的位置均布扇形凸块(9),所述扇形凸块(9)剖面为梯形坡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系统管柱用方向盘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易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