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13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包括:储料仓、输送机、上料抓取机构、输送链、工装板、输送料机械手、控制系统;储料仓与控制系统连接;输送机位于储料仓下方,且沿靠近输送链的方向传送,用于接收储料仓卸下的待加工工件;上料抓取机构位于输送机靠近输送链一侧的上方,且与控制系统连接;输送链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输送的工装板,待加工工件通过上料抓取机构从输送机上抓取至工装板;输送料机械手位于输送链预设位置的上方,且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夹取待加工工件至机器加工位置。本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员操作率;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节省人力成本;稳定产品质量。

A combination unit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bined unit of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a storage bin, feeding conveyor, grabbing mechanism, conveying chain, tooling plate, feeding manipulator,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connected storage; storage conveyor is located below and along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conveyor chain transfer for receiving the storage silo unloading workpieces to be processed; feeding mechanism is positioned in the upper grasping side of the conveyor chain conveyo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the conveying chain is arranged on the conveyor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ooling plate, the workpieces to be processed by feeding on the grasping mechanism from the conveyor to grab the tooling plate above the manipulator; located in the preset position of conveyor chain conveying,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for clamping the workpiece to be machined to the machining position. The combined modular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ca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automation level, reduce personnel operation rate, reduce human errors, save labor costs, and stabilize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智能流水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
技术介绍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单机智能制造系统通过物联网组织、PLC控制,可实现原材料组织、毛坯输送、自动化加工、智能检测、分类、周转等,全程无人化,一人可管理多台机床。智能制造系统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用智能化管理代替了人工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用设备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管理成本;避免人为误检的因素,稳定了产品质量;不会出现疲劳现象,保证了安全。目前,现有的生产很多还是通过手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人力成本较高,生产管理集成度不够,对接环节多,中间出现误差的机会多,不易进行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员操作率;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节省人力成本;稳定产品质量。本技术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的技术方案包括: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输送机、上料抓取机构、输送链、工装板、输送料机械手、控制系统;所述储料仓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输送机位于储料仓下方,且沿靠近输送链的方向传送,用于接收储料仓卸下的待加工工件;所述上料抓取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靠近所述输送链一侧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输送链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输送的工装板,所述待加工工件通过所述上料抓取机构从所述输送机上抓取至所述工装板;所述输送料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链预设位置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夹取所述待加工工件至机器加工位置。优选的,所述储料仓为一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支架,所述倾斜支架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可转动轴。优选的,所述输送链预设位置还设有至少一个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用于将工装板举升,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料机械手的方向移动。优选的,所述工装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出于表面并向外延伸的挂钩,所述挂钩上设有凹槽;各所述举升组件均包括举升板和与所述举升板连接的气缸,所述举升板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定位块,在所述举升板移动过程中,所述定位块可选择性的嵌入或脱离所述凹槽。优选的,所述凹槽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优选的,所述工装板为类四边形结构,所述工装板的四个边角处各设置一个所述挂钩,每两个相邻所述挂钩对应一所述举升组件;两个所述举升组件分别为第一举升组件和第二举升组件;所述第一举升组件包括第一举升板和与所述第一举升板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举升板上固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举升组件包括第二举升板和与所述第二举升板连接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举升板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二定位块和与所述第二定位块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二定位块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挂钩的方向移动。优选的,所述输送链包括上输送链和下输送链,所述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上还设有贯穿所述上输送链和下输送链的物料周转机。优选的,所述物料周转机包括机壳、垂直运动机构和水平运动机构;所述水平运动机构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在所述上输送链或下输送链上水平运动,所述垂直运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待加工工件在所述上输送链和下输送链之间上下运动。优选的,所述水平运动机构包括水平支架、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连接,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可转动设置在水平支架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优选的,所述垂直运动机构包括升降气缸、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链条;所述升降气缸与第一齿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齿轮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所述链条还与所述水平支架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的上输送链、下输送链与物料周转机的配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的第一举升组件、第二举升组件和工装板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员操作率;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节省人力成本;稳定产品质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的技术方案包括:储料仓、输送机、上料抓取机构、输送链、工装板、输送料机械手、控制系统,其中:储料仓与控制系统连接,储料仓的结构具体可以为一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支架,该倾斜支架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可转动轴,工件排列设置在可转动轴上。在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的工作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需求控制可转动轴转动,实现工件从储料仓落至输送机上。输送机位于储料仓下方,且沿靠近输送链的方向传送,用于接收储料仓卸下的待加工工件;上料抓取机构位于输送机靠近输送链一侧的上方,上料抓取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当待加工工件移动至输送机的预定位置时,控制系统控制上料抓取机构将待加工工件移动至输送链的工装板上。输送链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输送的工装板,待加工工件通过上料抓取机构从输送机上抓取至工装板。输送链预设位置上方设有输送料机械手,输送料机械手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当工装板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将待加工工件夹起移动至机器加工位置上。在上述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上,输送链预设位置上还设有至少一个举升组件,分别为第一举升组件和第二举升组件。第一举升组件包括第一气缸21和与第一气缸21连接的第一举升板22,第一举升板22上固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块23,第一定位块23与凹槽的形状相吻合,便于第一定位块23能完全嵌入凹槽,使得工装板1与举升组件运动同步。当工装板1在输送链上移动至某一预设位置时,止停器拦下工装板1,第一举升板22上的第一定位块23可沿靠近凹槽的方向移动(对应于本实施例中即向上移动),使得第一定位块23可嵌入凹槽。第二举升组件包括第二气缸31和与第二气缸31连接的第二举升板32,第二举升板32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二定位块34和与第二定位块34连接的第三气缸33,第三气缸33可带动第二定位块34沿靠近或远离挂钩11的竖直件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定位块34与凹槽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然后第二气缸31带动第二举升板32向上移动,使得第二定位块34可嵌入凹槽。结合图1进行理解,第三气缸33用于带动第二定位块34向左移动至第二定位块34和挂钩11的凹槽位置上下对齐,第二气缸31用于带动第二举升板32向上移动至第二定位块34嵌入凹槽。此外,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的输送链可分为上输送链41和下输送链42,物料周转机贯穿上输送链41和下输送链42,物料周转机采用垂直运动机构与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输送机、上料抓取机构、输送链、工装板、输送料机械手、控制系统;所述储料仓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输送机位于储料仓下方,且沿靠近输送链的方向传送,用于接收储料仓卸下的待加工工件;所述上料抓取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靠近所述输送链一侧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输送链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输送的工装板,所述待加工工件通过所述上料抓取机构从所述输送机上抓取至所述工装板;所述输送料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链预设位置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夹取所述待加工工件至机器加工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输送机、上料抓取机构、输送链、工装板、输送料机械手、控制系统;所述储料仓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输送机位于储料仓下方,且沿靠近输送链的方向传送,用于接收储料仓卸下的待加工工件;所述上料抓取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靠近所述输送链一侧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输送链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输送的工装板,所述待加工工件通过所述上料抓取机构从所述输送机上抓取至所述工装板;所述输送料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链预设位置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夹取所述待加工工件至机器加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为一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支架,所述倾斜支架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可转动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预设位置还设有至少一个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用于将工装板举升,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料机械手的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出于表面并向外延伸的挂钩,所述挂钩上设有凹槽;各所述举升组件均包括举升板和与所述举升板连接的气缸,所述举升板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定位块,在所述举升板移动过程中,所述定位块可选择性的嵌入或脱离所述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为类四边形结构,所述工装板的四个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华林奎伟王大伟樊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