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030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和管箱,管板设在壳体的两端,壳体两端外侧与管箱连接,壳体内设有传热管束,传热管束连接在管板上,其结构要点是,传热管束包括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之间设有筒形设置的分隔层,分隔层与壳体之间设有数个围绕分隔层阵列的折流板;分隔层和折流板均设有空腔,且相互连通;外层管束设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之间;壳体为圆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的分层设计,实现多种流体共同换热,并且通过折流板围绕分隔层阵列设置,形成通畅的流通通道,减小了流动阻力,并且通过对传热管束的改变提高了整体的换热效率。

A tube shell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ube plate and tube box, both ends of the tube plate arranged in the casing, both ends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tube box,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transfer tube, heat transfer tube connected to the tube plate, the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heat transfer tube comprises an inner tube and the outer layer of the cylindrical tube separato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tube and sets the outer tube, separate several separated layer around the array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hell layer and the separation layer; and a baffle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 cavity, and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between the two baffle outer tube in adjacent cylindrical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the inner and outer tube bundle design, realize the common heat more fluids, and through the baffle around the separating layer array design A smooth flow channel is formed to reduce the flow resistance, and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is improved by changing the heat transfer tube bu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本技术属于换热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通过内流体与外流体之间的热传导,实现散热和加热的一种设备,现有的管壳式散热器多为传统结构,即由壳体、管束、管箱、管板和弓型折流板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适用性强、安全性高、选材范围广、处理能力大等特点。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传统的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存在着以下技术问题:(1)流体在壳体内流动时,流动阻力大,同时在弓形折流板与壳体连接处,流体会形成漩涡而停滞不前,导致换热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换热效率,而且还会引起污垢的沉积、结垢和腐蚀;(2)流体反复横向掠过管束,又不断地改变流动方向,流动阻力大,增大了流体输送功耗;(3)只能够进行一种散热流体与一种吸热流体的换热,无法实现多种流体的换热,当需要多种流体的换热时,就需要多种设备同时进行,使用成本增加;(4)换热管束多为直线型和U型,内部介质流量较少,散热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的,能够适用多种流体换热的,流体流动阻力小的管壳式换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和管箱,管板设在壳体的两端,壳体两端外侧与管箱连接,壳体内设有传热管束,传热管束连接在管板上,其结构要点是,传热管束包括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之间设有筒形设置的分隔层,分隔层与壳体之间设有数个围绕分隔层阵列的折流板;分隔层和折流板均设有空腔,且相互连通;外层管束设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之间;壳体为圆筒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层管束为数个由折流板至相邻的折流板螺旋递进的圆管延壳体轴向阵列组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层管束延壳体径向方向分层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层管束包括进流管和回流管,进流管为波浪线形设置,回流管螺旋缠绕进流管设置,进流管和回流管均包括进流口和出流口,进流管的出流口与回流管的进流口连接,进流管的进流口与回流管的出流口设在同一管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管板包括左管板和右管板,左管板包括左上半部和左下半部,左管板的左上半部和左下半部通过左密封板分隔,左管板的左下半部与折流板和分隔层的连接处设有数个左下圆孔,左管板的左上半部设有数个左上圆孔,左上圆孔设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之间,分隔层和折流板均于管板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右管板包括右上半部和右下半部,右管板的右上半部和右下半部通过右密封板分隔,右管板的右上半部与折流板和分隔层的连接处设有数个右上圆孔,右管板的右下半部设有数个右下圆孔,右下圆孔设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壳体上设有分别设在壳体两端的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外层进流口和外层出流口,外层进流口通过右管板的右上半部上的右上圆孔与折流板和分隔层形成的通道、左管板的左下半部上的左下圆孔和外层出流口形成一条完整通道,介质进口通过左管板的左上半部上的左上圆孔与折流板、分隔层、右管板的右下半部的右下圆孔和介质出口形成完整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左管板上的中心位置设有圆开口,圆开口连接有内层进流口,内层进流口一端与左管板焊接连接,另一端贯穿壳体的左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分隔层上位于右管板一端设有内层出流口,分隔层内位于内层出流口的位置设有限流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折流板上设有数个条型口,数个条型口平行阵列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的分层设计,实现多种流体共同换热,并且通过折流板围绕分隔层阵列设置,形成通畅的流通通道,减小了流动阻力,并且通过对传热管束的改变提高了整体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管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管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折流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折流板,3-管箱,4-内层管束,5-外层管束,6-分隔层,7-进流管,8-回流管,9-左管板,10-右管板,11-左上半部,12-左下半部,13-左密封板,14-左下圆孔,15-左上圆孔,16-右上半部,17-右下半部,18-右密封板,19-右上圆孔,20-右下圆孔,21-介质进口,22-介质出口,23-外层进流口,24-外层出流口,25-圆开口,26-内层进流口,27-内层出流口,28-限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所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管板、和管箱3,管板设在壳体1的两端,壳体1两端外侧与管箱3连接,壳体1内设有传热管束,传热管束连接在管板上,其特征在于:传热管束包括内层管束4和外层管束5,内层管束4和外层管束5之间设有筒形设置的分隔层6,分隔层6与壳体1之间设有数个围绕分隔层6阵列的折流板2;分隔层6和折流板2均设有空腔,且相互连通;外层管束4设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2之间;壳体1为圆筒形;通过分层设置,实现多种流体同时换热。所述的外层管束5为数个由折流板2至相邻的折流板2螺旋递进的圆管延壳体轴向阵列组成;所述的外层管束5延壳体1径向方向分层设置;增加流体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所述的内层管束4包括进流管7和回流管8,进流管7为波浪线形设置,回流管8螺旋缠绕进流管7设置,进流管7和回流管8均包括进流口和出流口,进流管7的出流口与回流管8的进流口连接,进流管7的进流口与回流管8的出流口设在同一管板上;增加了流体的流动路程,从而增加了换热时间和换热面积。所述的管板包括左管板9和右管板10,左管板9包括左上半部11和左下半部12,左管板9的左上半部11和左下半部12通过左密封板13分隔,左管板9的左下半部12与折流板2和分隔层6的连接处设有数个左下圆孔14,左管板9的左上半部11设有数个左上圆孔15,左上圆孔15设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2之间,分隔层6和折流板2均于管板焊接连接。所述的右管板10包括右上半部16和右下半部17,右管板10的右上半部16和右下半部17通过右密封板18分隔,右管板10的右上半部16与折流板2和分隔层6的连接处设有数个右上圆孔19,右管板10的右下半部17设有数个右下圆孔20,右下圆孔20设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2之间。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分别设在壳体1两端的介质进口21,介质出口22,外层进流口23和外层出流口24,外层进流口23通过右管板10的右上半部16上的右上圆孔19与折流板2和分隔层6形成的通道、左管板9的左下半部12上的左下圆孔14和外层出流口24形成一条完整通道,介质进口21通过左管板9的左上半部11上的左上圆孔13与折流板2、分隔层4、右管板10的右下半部17的右下圆孔20和介质出口22形成完整通道。所述的左管板9上的中心位置设有圆开口25,圆开口25连接有内层进流口26,内层进流口26一端与左管板9焊接连接,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左端。所述的分隔层6上位于右管板10一端设有内层出流口27,分隔层6内位于内层出流口27的位置设有限流板28。所述的折流板2上设有数个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和管箱,管板设在壳体的两端,壳体两端外侧与管箱连接,壳体内设有传热管束,传热管束连接在管板上,其特征在于:传热管束包括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之间设有筒形设置的分隔层,分隔层与壳体之间设有数个围绕分隔层阵列的折流板;分隔层和折流板均设有空腔,且相互连通;外层管束设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之间;壳体为圆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和管箱,管板设在壳体的两端,壳体两端外侧与管箱连接,壳体内设有传热管束,传热管束连接在管板上,其特征在于:传热管束包括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内层管束和外层管束之间设有筒形设置的分隔层,分隔层与壳体之间设有数个围绕分隔层阵列的折流板;分隔层和折流板均设有空腔,且相互连通;外层管束设在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之间;壳体为圆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管束为数个由折流板至相邻的折流板螺旋递进的圆管延壳体轴向阵列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管束延壳体径向方向分层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管束包括进流管和回流管,进流管为波浪线形设置,回流管螺旋缠绕进流管设置,进流管和回流管均包括进流口和出流口,进流管的出流口与回流管的进流口连接,进流管的进流口与回流管的出流口设在同一管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板包括左管板和右管板,左管板包括左上半部和左下半部,左管板的左上半部和左下半部通过左密封板分隔,左管板的左下半部与折流板和分隔层的连接处设有数个左下圆孔,左管板的左上半部设有数个左上圆孔,左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炳发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欣和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