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58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热流体进液口,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热流体过渡管,热流体过渡管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施力机构,热流体进液口的位置正对于旋转施力机构,旋转施力机构上设置有若干旋转浆叶,旋转施力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叶,冷流体出液端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压降档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旋转施力机构,可以在换热过程中清除换热管表面与换热管内壁的污垢,通过设置的压降档杆可以在提高流体流速的时候降低流体对换热器设备的压力降,从而提高换热系数,通过设置的搅拌叶可以增强流体的湍流强度,从而提高流体的换热效率。

A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一般的换热器尽管采用了导热性良好的材料作为换热元件,如钢、铜、铝等金属材料且在强度和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固体壁薄一些,在使用过程中,固体壁表面上往往会沉淀结垢,如水垢、油垢、结焦等,这些污垢的导热系数很低,会大大降低设备的传热系数,而换热器的污垢清除非常麻烦,不清理会降低传热效率,有的换热器会选择增加流体的流速来提高传热系数,但流速过大时同样会增加流体流过换热元件时的压力降,使泵的负荷加大,损坏设备元件,还有的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换热流体的层流会导致流体还未进行足够的热交换就会流出换热器,这样就会降低换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热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热流体进液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热流体出液口,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热流体过渡管,所述热流体过渡管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施力机构,所述热流体进液口的的位置正对于旋转施力机构,所述旋转施力机构上设置有若干旋转浆叶,所述旋转施力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内壁上焊接有冷流体出液端,所述冷流体出液端的一侧设置有冷流体出液管,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冷流体出液端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压降档杆,所述若干压降档杆呈“米”字型焊接在换热管的内壁上,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流体进液口与冷流体出液口,所述冷流体进液口上设置有进液阀门,所述冷流体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液阀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管孔与通液孔,所述旋转施力机构上设置有第二通管孔,所述第一挡板通过第一通管孔与冷流体出液管焊连,所述旋转施力机构通过第二通管孔与冷流体出液管焊连,所述冷流体出液管的一端穿过外壳与冷流体出液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流体出液端的顶部设置有端口,所述端口与冷流体出液管的一端焊连,所述冷流体出液端的两端弧面上设置有切口,所述切口嵌合于换热管内壁的豁口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冷流体过渡管,所述冷流体过渡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环口,所述换热管的一端穿过环口进入冷流体过渡管,所述冷流体过渡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引流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隔温层。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旋转施力机构,可以在换热过程中清除换热管表面与换热管内壁的污垢,通过设置的压降档杆可以在提高流体流速的时候降低流体对换热器设备的压力降,从而提高换热系数,通过设置的搅拌叶可以增强流体的湍流强度,从而提高流体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四;图6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五;图7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六;图中:1、外壳;2、热流体进液口;3、热流体出液口;4、热流体过渡管;5、旋转施力机构;6、旋转浆叶;7、换热管;8、冷流体出液端;9、冷流体出液管;10、搅拌叶;11、压降档杆;12、冷流体进液口;13、二冷流体出液口;14、进液阀门;15、出液阀门;16、第一挡板;17、第一通管孔;18、通液孔;19、第二通管孔;20、端口;21、切口;22、豁口;23、冷流体过渡管;24、第二挡板;25、环口;26、引流板;27、隔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热流体进液口2,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热流体出液口3,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热流体过渡管4,热流体过渡管4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施力机构5,热流体进液口2的的位置正对于旋转施力机构5,旋转施力机构5上设置有若干旋转浆叶6,旋转施力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管7,换热管7的一端内壁上焊接有冷流体出液端8,冷流体出液端8的一侧设置有冷流体出液管9,换热管7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叶10,冷流体出液端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压降档杆11,若干压降档杆11呈“米”字型焊接在换热管7的内壁上,外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流体进液口12与冷流体出液口13,冷流体进液口12上设置有进液阀门14,冷流体出液口13上设置有出液阀门15。换热管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6,第一挡板1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管孔17与通液孔18,旋转施力机构5上设置有第二通管孔19,第一挡板16通过第一通管孔17与冷流体出液管9焊连,旋转施力机构5通过第二通管孔19与冷流体出液管9焊连,冷流体出液管9的一端穿过外壳1与冷流体出液口13连接,提高了换热器各个元件的稳定性。冷流体出液端8的顶部设置有端口20,端口20与冷流体出液管9的一端焊连,冷流体出液端8的两端弧面上设置有切口21,切口21嵌合于换热管7内壁的豁口22上,有利于冷流体的流动换热。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冷流体过渡管23,冷流体过渡管2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24,第二挡板24上设置有环口25,换热管7的一端穿过环口25进入冷流体过渡管23,冷流体过渡管23的内壁上设置有引流板26,引流板26将冷流体导入换热管7。外壳1上设置有隔温层27,避免热流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具体的,使用时,热流体通过热流体进液口2进入热流体过渡管4,由于热流体进液口2的的位置正对于旋转施力机构5,热流体将重力势能转化为旋转施力机构5的动能,旋转施力机构5会通过冷流体出液管9带动换热管7转动,换热管7内的冷流体通过换热管7进行热量交换,同时旋转的换热管7会受到热流体的对其作用力,这样就会清理掉换热管7壁上的污垢,“米”字型的若干压降档杆11会在换热器增加流速时,降低流体本身对换热器内部元件的损伤,搅拌叶10随着换热管7的旋转提高热流体的湍流强度,冷流体依次通过冷流体出液口13、冷流体过渡管23、换热管7、冷流体出液端8、冷流体出液管9和冷流体出液口13。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旋转施力机构,可以在换热过程中清除换热管表面与换热管内壁的污垢,通过设置的压降档杆可以在提高流体流速的时候降低流体对换热器设备的压力降,从而提高换热系数,通过设置的搅拌叶可以增强流体的湍流强度,从而提高流体的换热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热流体进液口(2),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热流体出液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热流体过渡管(4),所述热流体过渡管(4)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施力机构(5),所述热流体进液口(2)的位置正对于旋转施力机构(5),所述旋转施力机构(5)上设置有若干旋转浆叶(6),所述旋转施力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的一端内壁上焊接有冷流体出液端(8),所述冷流体出液端(8)的一侧设置有冷流体出液管(9),所述换热管(7)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叶(10),所述冷流体出液端(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压降档杆(11),所述若干压降档杆(11)呈“米”字型焊接在换热管(7)的内壁上,所述外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流体进液口(12)与冷流体出液口(13),所述冷流体进液口(12)上设置有进液阀门(14),所述冷流体出液口(13)上设置有出液阀门(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热流体进液口(2),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热流体出液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热流体过渡管(4),所述热流体过渡管(4)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施力机构(5),所述热流体进液口(2)的位置正对于旋转施力机构(5),所述旋转施力机构(5)上设置有若干旋转浆叶(6),所述旋转施力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的一端内壁上焊接有冷流体出液端(8),所述冷流体出液端(8)的一侧设置有冷流体出液管(9),所述换热管(7)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叶(10),所述冷流体出液端(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压降档杆(11),所述若干压降档杆(11)呈“米”字型焊接在换热管(7)的内壁上,所述外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流体进液口(12)与冷流体出液口(13),所述冷流体进液口(12)上设置有进液阀门(14),所述冷流体出液口(13)上设置有出液阀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唐叶红刘景光唐崇栋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华尔克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