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900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包括阀体,其分别连接有主进油管路和主出油管路,阀体上还安装有三个控制组,每个控制组分别连接有一个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一个与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并联的慢速液压控制单元;三个控制组,其包括升降控制组、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升降控制组还连接有比例减压阀和比例溢流阀,且两者均安装于阀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大大节省了换辊时间,提高换辊效率。操作工人可以通过按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方便快捷地调整出所需要的压力值,用以实现不同重量的辊系的升降动作。

A hydraulic valve table for a roll changing manip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ydraulic valve, roll changing manipulator comprises a valve body,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oil inlet pipe and the main pipe, the valve is installed on the three control groups, each control group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control unit and a hydraulic and hydraulic control slow fast parallel unit control unit; three control group,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push pull shift and control group; lifting control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portional valve and proportional relief valve, and both of them are installed on the valve body. The hydraulic valve table of the roll changing manipula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greatly saved the time for changing the roll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roll change. The operator can adjust the required pressure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by pressing the button on the operation panel, so as to achieve the lifting action of different weight roll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
本技术属于钢带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辊设备。
技术介绍
热轧带钢生产线中,轧机中的轧辊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会产生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需要更换。在实际生产中,更换轧辊的操作,很多都是通过操作者人为地实现。这种方法效率低,孔和轴的对正非常困难,容易造成密封圈的挤压变形、失效。后来,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换辊机械手,它使用液压缸作为驱动元件,来实现轧辊的横移、升降和推拉一系列的动作。但是现有的液压控制系统功能单一,只能控制液压缸实现简单的移动,对于液压缸在运行时的平稳性、精确性都不能很好的满足。同时,现有的控制系统一般都需要操作者对系统内的各个控制阀进行调节手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控制系统调整过程繁琐,液压缸运行稳定性和精确度较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包括阀体,其分别连接有主进油管路和主出油管路,阀体上还安装有三个控制组,每个控制组分别连接有一个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一个与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并联的慢速液压控制单元;三个控制组,其包括升降控制组、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升降控制组还连接有比例减压阀和比例溢流阀,且两者均安装于阀体上。进一步,所述阀体共有两个,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升降控制组安装于第一阀体上,所述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安装于第二阀体上;第一阀体连接有第一进油支管和第一出油支管;第二阀体连接有第二进油支管和第二出油支管;第一进油支管、第一出油支管、第二进油支管和第二出油支管上分别安装有球阀。进一步,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固接于同一阀台支架上。进一步,所述升降控制组、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分别连接有压力表,压力表安装于所述阀台支架上。进一步,与所述升降控制组连接的所述压力表共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比例减压阀的前侧和后侧。进一步,所述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慢速液压控制单元结构相同,包括串联的双单向节流阀和三位四通电磁阀。进一步,所述升降控制组包括两个升降液压缸,每个升降液压缸分别与一个所述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一个慢速液压控制单元连接;与升降液压缸连接的慢速液压控制单元,共有包括两个串联的双单向节流阀。进一步,所述升降控制组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所述推拉控制组包括两个推拉液压缸,每个推拉液压缸分别与一个所述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一个慢速液压控制单元连接。进一步,所述移辊控制组包括一个移辊液压缸。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大大节省了换辊时间,提高换辊效率。通过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慢速液压控制单元对升降液压缸、推拉液压缸和移辊液压缸进行快速和慢速两种控制,操作工人可以通过按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方便快捷地实现快慢速动作的切换,不再需要对各个控制阀逐一手动调整。通过比例减压阀和比例溢流阀,使得操作者可以方便快捷地调整出所需要的压力值,用以实现不同重量的辊系的升降动作。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的液压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双单向节流阀;2-比例溢流阀;3-比例减压阀;4-压力传感器;5-球阀;6-第二阀体;61-第一阀体;7-阀台支架;8-升降液压缸;9-推拉液压缸;10-移辊液压缸;11-压力表;12-三位四通电磁阀;13-第二进油支管;14-第二出油支管;15-第一进油支管;16-第一出油支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3,本技术提出一种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包括阀体,其分别连接有主进油管路和主出油管路,阀体上还安装有三个控制组,每个控制组分别连接有一个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一个与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并联的慢速液压控制单元;三个控制组,其包括升降控制组、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升降控制组还连接有比例减压阀3和比例溢流阀2,且两者均安装于阀体上。三个控制组所包括的液压缸(升降液压缸8、推拉液压缸9和移辊液压缸10)的行程比较大,当液压缸空载时,需要其快速动作;当液压缸接近负载或对液压缸的位置进行微量调整时,又需要其慢速动作。本技术通过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与之并联的慢速液压控制单元实现对各个液压缸的快慢两种工况的控制,提高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工时。采用比例减压阀3和比例溢流阀2,使得操作者可以通过对这两种阀的电流值的调整,方便快捷地调整出所需要的压力值,用以实现不同重量的辊系的升降动作。上述升降控制组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能够把此压力值及时准确地传输回PLC,并能够控制使得此压力值保持稳定。上述阀体共有两个,包括第一阀体61和第二阀体6;上述升降控制组安装于第一阀体61上,上述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安装于第二阀体6上;第一阀体61连接有第一进油支管15和第一出油支管16;第二阀体6连接有第二进油支管13和第二出油支管14;第一进油支管15、第一出油支管16、第二进油支管13和第二出油支管14上分别安装有球阀5。第一阀体61和第二阀体6分别通过不同的球阀5来进行控制,即使其中一个阀体出现问题需要处理时,可以将对应的球阀5关闭,不会影响到另一个阀体的工作。上述第一阀体61和第二阀体6固接于同一阀台支架7上。该结构有助于节省空间和制作成本。上述升降控制组、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分别连接有压力表11,压力表11安装于上述阀台支架上。与上述升降控制组连接的上述压力表11共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上述比例减压阀3的前侧和后侧。上述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慢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其分别连接有主进油管路和主出油管路,阀体上还安装有三个控制组,每个控制组分别连接有一个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一个与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并联的慢速液压控制单元;三个控制组,其包括升降控制组、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升降控制组还连接有比例减压阀(3)和比例溢流阀(2),且两者均安装于阀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其分别连接有主进油管路和主出油管路,阀体上还安装有三个控制组,每个控制组分别连接有一个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和一个与快速液压控制单元并联的慢速液压控制单元;三个控制组,其包括升降控制组、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升降控制组还连接有比例减压阀(3)和比例溢流阀(2),且两者均安装于阀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共有两个,包括第一阀体(61)和第二阀体(6);所述升降控制组安装于第一阀体(61)上,所述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安装于第二阀体(6)上;第一阀体(61)连接有第一进油支管(15)和第一出油支管(16);第二阀体(6)连接有第二进油支管(13)和第二出油支管(14);第一进油支管(15)、第一出油支管(16)、第二进油支管(13)和第二出油支管(14)上分别安装有球阀(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61)和第二阀体(6)固接于同一阀台支架(7)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辊机械手的液压阀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组、推拉控制组和移辊控制组分别连接有压力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