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6899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压力补偿阀、第二压力补偿阀、梭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及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第一压力补偿阀及第二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分别经液压油管连接外部的液压油泵;第一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第二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连接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的工作油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连接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的工作油口;梭阀的一个进油口连接第一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梭阀的另一个进油口连接第二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梭阀的出油口分别连接第一压力补偿阀及第二压力补偿阀的控制口。

A caterpillar walking synchronous contro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ynchronous control system of a crawler, including a first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second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shuttle valve, the first solenoid valve, solenoid valve second, the first crawler hydraulic walking device and two crawler hydraulic walking device, hydraulic pump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oil fill into the first and two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the hydraulic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port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of the oil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lectromagnetic valve of the oil inlet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second oil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second electromagnetic valve of the oil inlet, the first electromagnetic valve of the oil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rawler hydraulic walking device working oil outlet. Second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of the oil port connecting the second track hydraulic walking device working oil outlet; an oil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il outlet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shuttle valve, shuttle Another inlet port of the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port of the second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and the outlet port of the shuttle valv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port of the first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and the two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由液压驱动的履带行走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领域。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履带行走控制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行走控制系统100包括分流阀101,第一电磁换向阀102、第二电磁换向阀105、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3及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4,所述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3和所述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4分别设置在履带的两侧,其内分别集成有液压马达,所述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3和所述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4在各自的液压马达的同步驱动下行走,从而带动履带运行。具体的:所述分流阀101的进油口连接液压油泵,所述分流阀101的两个出油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02的进油口和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105的进油口,第一电磁换向阀102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3的工作油口,第二换向阀105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第二履带行走装置104的工作油口。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行走控制系统100的工作原理如下:液压油泵(未图示)将压力油输送给分流阀101,压力油在分流阀101分流后分别流入第一电磁换向阀102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05,第一电磁换向阀102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05通过换向操作控制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3和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4实现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行走控制系统100采用单一的分流阀101作为分流机构,而分流阀的分流特点是较大的负载侧相应会分得较大的流量。然而,履带行走时,其两侧的负载难免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分流阀101的两个出油口的油压P1和P2不一致,造成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3内的液压马达和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4内的液压马达获得的压力油的流量不同,最终造成履带两侧的行走动作难以同步,造成履带跑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其包括第一压力补偿阀、第二压力补偿阀、梭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及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及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分别经液压油管连接外部的液压油泵;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的工作油口,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的工作油口;所述梭阀的一个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所述梭阀的另一个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所述梭阀的出油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的控制口及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的控制口。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泵的液压油管上设有第一阻尼孔,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与所述液压油泵的液压油管上设有第二阻尼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设有由阻尼孔、压力补偿阀及梭阀组成非分流平衡结构,其实现了履带两侧的流量平衡,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履带容易跑偏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行走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200包括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第二压力补偿阀208、梭阀203、第一电磁换向阀204、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5及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6,具体的: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进油口、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进油口分别经液压油管连接外部的液压油泵(未图示)。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04的进油口,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进油口。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04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5的工作油口,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6的工作油口。所述梭阀203的一个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出油口,所述梭阀203的另一个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出油口,所述梭阀203的出油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控制口及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控制口。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泵的液压油管上设有第一阻尼孔201,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与所述液压油泵的液压油管上设有第二阻尼孔209,所述第一阻尼孔201与所述第二阻尼孔209的阻尼系数相等。本实施例中的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液压油泵(未图示)输出的压力油分别经第一阻尼孔201、第二阻尼孔209分流至第一压力补偿阀202及第二压力补偿阀208,随后在梭阀203的控制下,再次分流至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5及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6,以驱动履带运行。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阻尼孔201和第二阻尼孔209的阻尼系数相等,因此流经第一阻尼孔201和第二阻尼孔209的流量基本相同。因此,第一阻尼孔201和第二阻尼孔209对两侧流量的分配进行了初步平衡。梭阀203比较其两个进油口的油压P1及P2,并选择较大的油压作为其唯一的输出油压LS,输出油压LS同步作用于第一压力补偿阀202和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控制油腔,使得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输出油压和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输出油压相一致,从而使得第一电磁换向阀204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07获得的压力油的流量相一致,最终保证了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3和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104同步运行。可见,通过设置由阻尼孔、压力补偿阀及梭阀组成的分流平衡结构,本技术实现了履带两侧的流量平衡,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履带容易跑偏的技术问题。上文对本技术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第二压力补偿阀(208)、梭阀(203)、第一电磁换向阀(204)、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5)及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6),其中: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进油口及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进油口分别经液压油管连接外部的液压油泵;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04)的进油口,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进油口,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04)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5)的工作油口,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6)的工作油口;所述梭阀(203)的一个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出油口,所述梭阀(203)的另一个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出油口,所述梭阀(203)的出油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控制口及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控制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第二压力补偿阀(208)、梭阀(203)、第一电磁换向阀(204)、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5)及第二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6),其中: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进油口及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进油口分别经液压油管连接外部的液压油泵;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20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04)的进油口,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208)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7)的进油口,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04)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履带液压行走装置(205)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钢陆猛龙小平胡孝新邵海瑞石姚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谷登工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